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2014-12-02 03:16黄武强凌永平黎向群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广东化州525100
吉林医学 2014年22期
关键词:误诊率淋巴瘤胃肠道

黄武强,凌永平,黎向群 (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化州 525100)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简称PMLGI,是胃肠道肿瘤中较特殊的一种,该症术前诊断困难,且误诊率较高[1-2]。该症的患者群以成人为主,儿童较少见,主要病发于小肠、胃、大肠及回肠部,一般不会发生在食管或直肠。该症极易被误诊为胃肠癌,且漏诊率较高。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与其他淋巴瘤有所不同,故必须提高对该症的认识,尽早发现、确诊,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我院对60例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现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共收治的60例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23~75岁,平均(45.6±3.4)岁。全部患者行内镜活检或是手术病理,均符合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标准,未见纵膈淋巴结肿大,未见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异常,全身无病理性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无异常,手术证实病变仅限于胃肠、引流区域淋巴结,排除其它严重性疾病。所有患者在年龄、病理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特征:60例患者中,出现腹痛、腹胀感觉的为37例,约占61.7%,5例合并肠梗阻,约占8.3%;7例合并消化道穿孔,约占11.7%;6例上消化道出血,约占10.0%;2例出现吞咽困难,约占3.3%;3例腹部肿块,约占5.0%。

1.3 临床分期:根据辅助检查,手术检查及病理切片,并按照Ann.Arbor分期标准,可将病理分为Ⅰ、Ⅱ、Ⅲ、Ⅳ期。其中Ⅰ期26例、Ⅱ期18例、Ⅲ期12例、Ⅳ期4例。52例以B淋巴细胞型为主,8例以T淋巴细胞型为主。

1.4 辅助检查:22例行胃镜检查及活检;7例行胃肠钡餐检查,见胃壁僵硬;8例行肠镜检查,初诊为结肠癌;10例行X线检查,5例有肠梗阻表现、2例肠蠕动减弱、1例肠腔狭窄、2例消化道穿孔;9例行腹部CT检查,3例胃癌、2例结肠癌、1例克隆病、3例肠梗阻;5例为淋巴瘤HP阳性。

1.5 治疗方法:对于Ⅰ~Ⅲ期的56例病例给予手术治疗,Ⅳ期的4例给予单纯活检,术后49例辅助化疗,10例全身放疗及局部放疗相结合。

1.6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60例患者的诊断情况分析:60例患者中,22例行内镜活检确诊,38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误诊率为63.3%。具体见表1。

表1 60例患者的诊断情况分析[例(%)]

2.2 60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分析:60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Ⅰ、Ⅱ、Ⅲ、Ⅳ期例数分别为26、18、12、4例。56例行手术切除,4例Ⅳ期单纯活检,术后49例辅助化疗,10例全身放疗及局部放疗相结合。随访1年内的Ⅰ~Ⅲ期患者,其生存率达100%,Ⅳ期仅为50%;3年后Ⅰ~Ⅲ期的总生存率为80.0%。

3 讨论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临床中较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原发于胃肠壁内淋巴滤泡。该症没有特异性,和消化道癌肿类相似,故鉴别较难,术前确诊率也较低。在本次研究中,术前诊断出22例,误诊率为63.3%。导致误诊的因素较多,如胃部症状与胃癌相似、小肠病变以慢性机械性肠梗阻出现、大肠病变与大肠癌症状相似等,这些都增加了诊断的难度[3]。内镜活检及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该症的重要依据,但偶尔会由于内镜下钳取不当,导致黏膜腺癌病变组织不被取到而误诊。

除此之外,淋巴瘤细胞及未分化腺癌细胞的体积均较小,两者较难鉴别。消化道造影检查中恶性淋巴瘤的典型之处在于黏膜表层存在多个不规则圆形,结肠淋巴瘤在黏膜下会有多个隆起;小肠淋巴瘤的消化道造影肠管则会出现不规则的扩张、僵硬、狭窄及肠套特征。在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时,若见质地柔软、黏膜皱裂不向中心集中且水肿皱裂粗大,但又位于肿块周边,并有黏膜下肿块,且病变呈多灶性,则应考虑其是否患淋巴瘤[4]。由于该症多发于黏膜下层,因此活检阳性率很难提高,只有深钳或是一穴二钳才可提高检出率。

术前误诊率、病理分期及术后接受化疗与否等因素,直接关系着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时,大多医学家建议采取手术治疗为主,放疗、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在本组60例患者中,56例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还结合化疗、放疗的辅助方式;4例Ⅳ期则行单纯活检治疗。结果发现,随访1年内Ⅰ~Ⅲ期患者,其存活率为100%,而Ⅳ期患者的存活率仅为50%;3年内Ⅰ~Ⅲ期患者的存活率为80.0%。由此可见,如果是Ⅰ~Ⅲ期患者,应给予手术治疗,并在术后给予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对于Ⅳ期患者,则给予全身化疗与局部放疗相结合的治疗。

由上述可知,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加之其症状无特异性,故误诊率较高。为了有效提高该症的诊断率,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必须对该症的相关知识有更多认识。因此,在进行早期诊断时,应结合肿瘤的大小、分期、分化进行,提高确诊率,并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对于症状较轻的以手术治疗为主,症状严重的则给予化疗、放疗等综合方法治疗,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1] 刘从明,黎启菊,王 剑.原发性结外淋巴瘤40例误诊分析[J]. 吉林医学,2011,32(15):3051.

[2] 吴旦平.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10,36(4):482.

[3] 谭鹤龙,刘 兵.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诊断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89.

[4] 张建都,王绍闯,陈 剑.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2):1904,1913.

猜你喜欢
误诊率淋巴瘤胃肠道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