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2014-12-02 04:34:02连海荣魏增永罗建成方侯平
山东医药 2014年32期
关键词:氨甲环酸止血带

连海荣,魏增永,罗建成,王 波,方侯平,王 平,乔 木

(榆林市中医医院,陕西榆林719000)

跟骨骨折为足部常见损伤,约占跗骨骨折的60%[1]。临床大多认为,Sanders分型Ⅱ~Ⅵ型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2],其手术多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但术后部分创口边缘易出现皮肤坏死或继发感染,发生率为2.0%~28.2%[3],是影响术后伤口愈合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观察氨甲环酸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8月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4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18~65岁,平均39岁;Sanders分型Ⅱ型24例,Ⅲ型16例,Ⅵ型8例;其中高处坠落伤38例,交通伤、砸伤10例。术前凝血功能障碍、糖尿病、既往有血栓栓塞史及合并严重内外科合并症者均排除。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两组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均在伤后7~14 d、肿胀消退、皮肤出现皱褶时进行;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并选用山东威高钛合金跟骨钢板。术前常规使用止血带,压力45 kPa。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紧贴跟骨外侧壁进行全层皮瓣骨膜下锐性剥离,不用电刀以保护皮肤血运。剥离向上达距下关节水平,向前达距前关节水平,将2 mm克氏针从皮瓣下钻入腓骨、距骨、骰骨,全层“无接触”牵开皮瓣,直视下显露跟骰关节、距下关节,术中防止损伤腓骨肌腱和腓肠神经。恢复Bohler角、Gissane角,重建跟骨的长度、高度、宽度。骨缺损明显者取同种异体骨植骨,C臂透视复位满意后采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固定。用尖刀戳孔,血管钳辅助放置引流管,接上普通负压引流球,非真空设计,可提供10~20 kPa的低负压,容量为200 mL。缝合切口,术后加压包扎。每24 h负压引流量在10 mL左右时去除负压引流,记录引流总量。延迟至2~3周拆线或间断拆线,避免过早拆线。试验组术中松止血带前0.5 h给予氨甲环酸10 mg/kg静滴,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滴。

1.2.2 指标观察方法 ①引流量:拔管前每日引流量的累计值;②引流时间:即术后至拔管前的时间,拔管标准为每24 h负压引流量<10 mL;③切口干燥时间:局部无明显红肿、渗出;④术后并发症:感染和切口裂开。诊断感染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切口裂开为手术切口肉眼可见的皮缘两端分离;⑤切口愈合时间;⑥凝血功能:术后24 h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符合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切口引流量、引流时间、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试验组切口裂开2例,无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3%(2/24);对照组切口裂开6例,感染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3%(8/24);P<0.05。两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1 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n 总引流量(mL) 引流时间(d) 切口干燥时间(d) 切口愈合时间(d)试验组 24 112.12 ±23.20* 3.38 ±0.74* 4.23 ±1.58* 14.32 ±2.21*对照组 24 235.23 ±45.21 6.50 ±1.62 7.23 ±1.42 16.56 ±4.4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比较(±s)

注:两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比较,P均>0.05

组别 n FIB(g/L) PT(s) APTT(s)试验组24术前 2.5 ±1.2 15.1 ±2.1 35.6 ±7.6术后24 h 3.8 ±1.6 18.7 ±2.3 39.8 ±5.6对照组 24术前 3.0 ±1.4 16.2 ±2.0 33.5 ±4.6术后24 h 3.6 ±1.9 17.8 ±1.7 36.8 ±7.1

3 讨论

切口处皮肤感染坏死是跟骨骨折术后不可忽视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 13.6%~ 22.0%[4,5]。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与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的解剖特点有关。由于足跟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切口皮肤软组织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愈合能力差。②手术时机的选择。跟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结构较为特殊,皮肤血供较少,骨折导致局部组织肿胀,张力增高,引起皮肤血供进一步减少[6]。此外,过早手术不利于切口愈合。目前多数观点认为,跟骨周围皮肤开始出现皱褶、肿胀消退是进行手术的理想时机[6,7],本组48例均在伤后7~14 d、肿胀消退后行手术治疗。③手术操作。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跟骨外侧“L”形切口入路,切口选择在足底和足背皮肤交界的红白线,采用直切法,直达跟骨外侧壁骨面,用刀片紧贴外侧壁骨质,小心剥离全厚皮瓣。不使用电刀,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皮瓣血供的影响。④术后皮下血肿的形成。跟骨是松质骨,血供丰富,术后骨折断端渗血较多;同时,为了保持术野清晰,术中常规使用止血带。但松止血带后血管内纤溶系统被激活会导致术后出血量进一步增加。切口内易积血形成血肿,血肿导致切口不能及时干燥,皮缘长期渗血渗液,皮瓣苍白坏死。同时,伤口作为良好细菌培养基极易出现局部感染。预防皮下血肿形成是预防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重要一环。

氨甲环酸是类似于赖氨酸的人工合成衍生物,和纤溶酶原的赖氨酸结合位点可逆性结合,可使纤溶酶原的赖氨酸结合位点饱和,从而竞争性阻断纤维蛋白的赖氨酸残基与纤溶酶原或纤溶酶结合,抑制纤溶酶将纤维蛋白凝块裂解,从而产生止血的作用[8]。在骨外科领域,氨甲环酸已经逐渐用于膝、髋关节置换手术中,既可减少术中出血,也不会增加相关并发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9~12]。

本研究发现,试验组术中松止血带前0.5 h给予氨甲环酸10 mg/kg静滴,术后切口引流量明显减少,说明其可有效拮抗止血带引起的纤溶系统亢进。且出血量的减少可有效减少骨折术后皮下血肿的形成,促进皮瓣和下方组织早期粘连,减少渗出,减轻局部组织张力,促进切口早期干燥和愈合,切口感染几率降低。而且,治疗前后患者FIB、PT、APPT变化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10 mg/kg氨甲环酸对凝血系统因子的功能无影响,不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综上所述,在跟骨骨折手术过程中使用氨甲环酸抗纤溶治疗,可减少术后出血量、皮下血肿的形成,缩短引流管使用时间,促进切口的愈合,并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806.

[2]范江荣,蔡林,郑勇.跟骨骨折的分型和治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2):126-127.

[3]黄超文,姚共和.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不愈合原因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6):82-83.

[4]张传毅,王章富,洪正华,等.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原因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07,9(5):656-657.

[5]张殿英,姜保国,付中国,等.跟骨解剖板治疗累及跟距关节的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3,5(3):197-199,202.

[6] Rammelt S,Zwipp H.Calcaneus fractures:facts,controversies and recent developments[J].Injury,2004,35(5):443-461.

[7]Sander R.Current concepts review: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calcaneus[J].J Bone Joint Surg(Am),2000(82):225-250.

[8] Jares M,Vanek T,Straka Z,et al.Tranexamic acid reduces bleeding after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tting[J].J Cardiovasc Surg(Torino),2003,44(2):205-206.

[9]王浩洋,康鹏德,杨静,等.氨甲环酸减少全髋关节翻修术围手术期失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3,7(5):603-607.

[10]傅德杰,陈凯宁,杨柳.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3):1172-1177.

[11]Ferrer P,Roberts I,Sydenham E,et al.Anti-fibrinolytic agents in post partum haemorrhage:a systematic review[J].BMC Pregnancy childbirth,2009,15(9):29.

[12]Lozano M,Basora M,Peidro L,et al.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ranexamic acidadministration dur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ly[J].Vox Sang,2008,95(1):39-44.

猜你喜欢
氨甲环酸止血带
战场上的第一救生器材:止血带
军事文摘(2023年20期)2023-10-31 08:42:34
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的疗效观察
一次性TPE止血带
现代塑料(2018年5期)2018-06-05 08:03:49
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的使用对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在对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期间用不同的氨甲环酸止血法对其进行止血的效果
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对单髁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
局部注射联合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影响
膝关节镜手术中止血带压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