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玮
国网潍坊供电公司 山东 潍坊 261021
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人才在企业发展和核心竞争优势构建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以信息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更彰显了对知识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随着信息化和物联网的充分渗透,企业竞争日渐显现出动态化的超竞争状态,特别是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较为显著的人才困境,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和经济发展,表现为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持续存在,另一方面企业人才匮乏特别是结构性缺员问题严重,难以获得有效支撑企业发展的优秀适用人才。究其原因,浅层次来看是因为高校培养学生难以完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企业培训难以像高校那样理论化、系统化;深层次来看则是因为人才供需的深层次矛盾,人才供给难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进而表现为毕业生知识储备脱节、工作能力偏差、专业技能失衡等现象。由此,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的课题提上日程,甚至成为迫切需要。纵观业界已有研究,大多集中于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性及意义等宏观方面的研究 (刘祥和,2012;余坤和、易思飞,2013),真正对校企合作模式特别是以企业为主导模式的探讨不多见。鉴于此,本研究拟以知识经济(马克鲁普,1962)、人力资本(舒尔茨,1963)、产学研合作及“双边”经济等理论为基础,深入解构校企合作的“黑箱”,结合实践案例,拟以电网企业为例,探讨校企合作培养适用性人才的有效模式。
基于经济学视角,校企合作是指高校和企业两者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共享资源,实现互利双赢的一项活动,强调在相互信任、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共同进行技术创新、知识传递、价值共享,实现双方效益最大化。基于高等教育视角,校企合作则是指一种把高校教育资源和企业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使学生可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学习,企业将学生当作正式员工使用,并且按照要求对其进行管理考核,以培养企业或行业所需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早在1906年,美国学者施奈德便提出合作教育的理念,主张把课堂的理论学习与在公共或私营机构中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摆脱校园的界限,深入现实世界,从而取得基本的实践技能。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有助于培养适应企业现实发展需求的适用性人才,有助于打造科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双边平台,有助于提高员工招聘和遴选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陆道纲、刘洋,2012)。
一般认为,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以高校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强调企业配合和联合教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强调经济利益驱动和实用型人才培养;以产业集群为主导的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用的综合合作模式。本文重点探讨以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致力于企业发展效益导向下,探索培养电网企业适用性人才的校企合作模式。
围绕校企合作的模式和路径,本研究分别选择了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地访谈和案例研究。上述学校大多选择了与中广核、华能集团等知名企业进行联合培养,且都具有较长时期的联合培养合作经历,取得了一定的培养成效。本研究基于联合培养全过程管理视角,分别从学生选拔、参与培养、激励约束、培养绩效等进行了对比分析 (如表1所示)。
从分析结果来看,基于学生选拔,企方在面试环节参与较多,有效保障了联合培养生源的适用性;基于参与培养,企方不同程度参与了培养方案制定,确保了培养课程的针对性;基于激励约束,企方大多通过奖学金激励和经济约束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效率;基于培养绩效,企方能够获得较为适用的岗位人才,一定程度提升了毕业生适用性。但总体来看,上述合作模式大都为在校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切实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切身感受企业文化,也因此大多只满足于基础岗位需要,难以成为企业真正适用的后备人才。
表1 校企联合硕士培养的案例对比分析
随着清洁能源、智能电网、信息和网络技术不断突破,以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兴起,承接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新使命,电网企业对知识型、创新型、实用型人才队伍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目前,从整个电网企业发展来看,高层次、创新型专家人才存量、质量等尚不能适应电网科学发展的需要,集中表现为:整体学历层次和技能等级偏低。现有人才知识结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不尽匹配、青年后备人才准备不足、结构性缺员现象严重等问题。同时,由于电网企业作为传统国有企业,对人才的引进受到诸多限制,导致招聘的准确性和人才的适用性变得尤为重要。因此,电网企业对高知识型、技术型、适用性后备人才的需求决定了其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不宜像上述案例中那样仅限于在校培养,仅限于招聘流程前置,而更应当侧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现场感知的全面培养。
鉴于此,本研究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电网企业运营管理实际,拟提出“以科研项目为引领,以生产任务为导向,以试验平台为基础,以合作创新和成果转化为目标”的企业主导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电网企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选择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模式主要以企业参与为主导,在大学生涯的后期将学生统一组织到企业生产实践中进行实践锻炼和分散培养,注重企业文化传递的同时,更侧重从科研、生产、试验、成果等维度进行全面培养。
(1)科研项目引领。以适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企业应以自身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课题为引领,将对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学生培养方向聚集到科技创新和科研素质提升方面。围绕具体科研项目的培养发展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学生研究思维素质的提升和技术攻关潜质的培养,能够实现人才的快速成长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迅速提升。同时,还可以从某种意义上承担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实践功能。
(2)生产任务导向。从上述在校培养的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校园实训设施多么完善,学生课题任务设计多么周全,都难以跟上电网企业发展的实际,特别是当前以特高压和智能电网为主流的技术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技术及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由此,以实际生产任务为导向,培养学生知识实践能力,与生产实践和问题攻关过程中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实际需要,更好地培养学生工作实践能力,进而有效提升毕业生招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试验平台基础。在电力等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技术试验是保障科研能力和技术攻关的重要保障,是技术型人才成长提升的坚实基础和前提保障。在校园培养过程中,往往因为经费的缺失和经济效率的限制,使得校园试验设施难以跟上电力行业的发展实际。而电网企业自身试验平台的建设则是紧跟电力技术发展实际,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科研试验所需要的基础条件,特别是对于科研素质的培养和生产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
(4)成果转化目标。一般认为,衡量校企培养绩效的标准主要是更好地满足企业基础岗位需要。事实上,从电网企业发展的实际来看,对人才的真正需求不只是弥补一定生产岗位的缺失,而是基于生产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素质的技术型人才。鉴于此,衡量企业主导模式校企联合培养的标准则应当是成果的产出与转化。成果的产出和转化分别从量和质的层面检验学生科研素质和生产能力的培养绩效。因此,这种模式更注重成果导向和生产业绩导向,更有助于提升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综合上述分析,以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最重要的特征便是企业的充分介入和学生对企业生产实践的充分参与,强调的不只是招聘流程的前置,更是培养教育的前移,进而能够更好地实现适用性人才的培养和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提升。诚然,短期看这种培养模式的成本较为高昂,但从企业发展的长远来看,由于招聘低效引致的结构性缺员和人才机会成本更高,影响更深。特别是基于电网企业发展的实际,这种企业主导模式的培养更为适宜。
校企联合培养是当前有效弥补在校教育和企业需求之间结构性供需矛盾的重要平台和路径。而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选择则往往决定了企业适用性人才培养的绩效。当前,电网企业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管理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推动特高压、智能电网建设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适用性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由此,本文在实践调研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企业为主导,企方深度介入,学生广泛实践为特征的、适宜电网企业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诚然这种模式的培养绩效提升程度尚待进一步实证检验,但这种学生深度参与企业发展实践的培养思想和理念无疑能够更有效地提升人才招聘的效率和效益,更有效地满足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限于篇幅,有关企业主导模式联合培养的微观作用机理、操作路径对策及培养绩效的实证检验等将构成本文后续研究的方向。
[1]陆道纲、刘洋.华北电力大学与企业“订单+联合”核电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电力交易,2012,24 (2):25-27.
[2]刘祥和.基于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讨[J].高等教育,2012,121(11):129-130.
[3]陈松.基于校企合作的企业人才培养探究[J].企业研究,2012,20(10):154-155.
[4]余坤和,易思飞.校企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软科学,2013,27(5):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