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妮妮 窦 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外语系,陕西 杨凌 712100)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出国留学、访问学者、跨国公司谋职人员数量与日俱增,这些无不表明跨文化交际需求日益增多。在这些日常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文化碰撞、交流不畅时有发生,因此了解并熟悉对方的文化背景,降低文化交流障碍以及跨文化交际失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彭世勇,2005:74)。跨文化敏感度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二者进行调查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市场营销系教授Linda Beamer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是指对意义和编码、解码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美国跨文化交际著名学者Yong Yun Kim提出跨文化适应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不同的层面,而认知层面强调文化知识,情感层面强调跨文化敏感,行为层面强调的是交际方式。最早提出跨文化敏感度的学者是Bronfenbrener,Harding和Gallway教授,他们认为对本国文化和对个体差异的敏感是两个重要的交际能力(周杏英,2007:62)。美国跨文化交际学者Chen和Starosta提出跨文化敏感的定义为:人激发自己理解、欣赏并且解释文化差异的主观意愿,他们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跨文化敏感一共包含了5个层面,分别是交际信心、差异认同感、交际参与度、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Chen和Starosta设计了测定跨文化敏感的6个特点的利克量表,并于2000年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发表了该研究所采用的跨文化敏感量表。Chen和Starosta的研究比较清晰地将跨文化能力、跨文化敏感、跨文化意识这几个不同的概念区分开来,为我们进行跨文化敏感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比较容易操作的概念框架(彭世勇,2007:83)。
Chen&Starosta设计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经过了反复验证,体现了较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我国,近年来使用Chen&Starosta设计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的定量研究开始增多,多数是在研究中国学生与国外人士交际或是在外语学习中呈现的情感特点(王晓玲,2012:74)。但是,他们的跨文化敏感量表对农林院校中有出国意向和具有海外经历的外语学习者是否能够体现出可靠性和实用性,还鲜有研究涉足。
本研究旨在调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情况,对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统计和描述性分析,同时对跨文化敏感度的五个要素之间的进行了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同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之间进行了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以充分了解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现状,找出影响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的因素,给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敏感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对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一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出国留学人员提供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指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985”和“211”工程建设高校,每年有几百名师生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被选派出国交流和学习。本次调查测试对象为该校300名外语学习者,其中包括150名有出国打算的外语学习者,80名具有海外留学经验的外语学习者,60名具有海外访学经历的青年教师以及10名具有海外培训经历的行政管理人员。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全部数据输入EXCEL,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分析以及皮尔逊相关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涉及四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有关英语国家背景知识;(2)有关言语交际行为;(3)有关非语言交际行为;(4)有关文化意蕴词汇的理解(屈妮妮,2013:179)。问卷内容共46项,每题分值为一分,总分为46分。跨文化敏感度调查问卷采用Chen Guoming教授和Starosta教授开发设计的跨文化交际敏感测试量表,该测试量表包含跨文化敏感度的五个因素,采用标准利克特量表,受试者从(1)完全不符合;(2)基本不符合;(3)有时符合有时不符合;(4)完全不符合;(五)完全符合五个标准对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五个方面问题进行作答。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6份,有效率为98.66%。
表1 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统计数据
通过对表1进行统计分析,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低得分为九分,最高分为35,平均分为23.66,充分说明外语学习者对英语国家相关文化知识、英语国家的思维方式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掌握明显不足,对理解蕴含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和行为不能正确理解,同时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一定欠缺,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往往受母语和中国文化思维定式的影响,导致交流不畅,甚至引起跨文化交际失误。
表2 跨文化敏感度5个因素之间皮尔逊分析相关关系
表2的分析结果表明,跨文化交际敏感的五个因素当中,外语学习者的交际参与度最强,其次是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关注度,而交际愉悦感最弱。外语学习者的交际参与度和交际信心比交际关注度、交际愉悦感和差异认同感高,而交际参与度比其他四项都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更加频繁,外语学习者目前跨文化交际机会明显增多,交际参与度越来越高。尽管本次调查测试对象都不同程度的与英语人士进行过跨文化交流,但交际愉悦感最弱,说明虽然跨文化交流机会增多了,由于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不高,能真正流畅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仍非常有限,他们与英语人士接触的机会也有限。因此,在交际愉悦感、交际专注度、交际信心方面自然弱些。此外,交际信心不足的原因还在于一些外语学习者在与英语人士交往时常常担心出错,碍于丢“面子”,从而导致情绪更加紧张。
表3 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间皮尔逊相关分析
4.3.1 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的相关关系
如表3所示,SPSS17.0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皮尔逊相关系数达到0.014(r=0.014)。从数据来看,可以预测两者间存在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在5% 水平上显著相关)。
4.3.2 跨文化敏感度五因素之间的皮尔逊相关关系
如表3所示,在跨文化敏感度五个分项中,交际信心、交际参与度、交际愉悦感与跨文化敏感程度较高,而差异认同感、交际关注度相关程度较弱。
4.3.3 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五因素之间的皮尔逊相关关系
如表3所示,交际信心、交际参与度、交际愉悦感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联系比差异认同感、交际关注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联系更紧密。
通过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问卷和跨文化敏感度量表的测试,不难发现外语学习者的错误答案大多集中于称呼、打招呼、手势语、文化蕴涵词汇的理解能力。同时,通过调查发现,有59.5%的调查对象希望提高口语,45.8%的调查者希望提高听力,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外语学习者充分意识到听力和口语是他们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他们希望通过提高听力和口语保障跨文化交流的顺畅。
上述表3数据分析表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之间的相关程度高,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外语学习者跨文化敏感度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学习者要想顺畅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交流,成为一名成功的交际者,他们不仅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要遵循特定的跨文化交际原则,要学习和了解对方的文化,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成功的交际,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
在跨文化敏感度中,交际信心,交际参与度、交际愉悦感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联系比差异认同感、交际关注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联系更紧密。所以在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敏感过程中,应该以这三方面为重,兼顾差异认同感,交际关注度。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和培训过程中要注意提高跨文化敏感的训练,受训者通过一系列活动对自己的文化有所了解,从而举一反三,了解文化的特性,并进而了解其他的文化,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敏感度(胡文仲,2012:194)。同时,除了提高外语学习者的交际信心,增强交际参与度之外,更要注重对交际关注度、差异认同感的培养,注重英语文化知识的吸收和学习,全面提高跨文化敏感度,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事实上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涉及外语系学习者的情感问题,而交际专注度又是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在交际行为上的反映。长期以来,除了部分院校开设有跨文化交际的选修课外,英语课程设置中缺少直接从情感和行为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而要提高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要设置专门的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培训,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体验,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次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充分反映出外语学习者对含有文化蕴涵的词汇的理解能力欠佳,得分较低。纵观英语的发展历史遗迹其长期的演变的过程,英语语言中有很多词汇文化含义尤其丰富,甚至一些词汇的所有文化内含都没能有被词典收录,因为它们的涵义有的出自文学作品,有的出自神话传说。因此掌握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含义是文化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了解不同语言中由于文化而形成的词汇的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的异同,是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交流的关键之一(关世杰,2012:232)。因此,外语学习者可通过阅读积累知识,不断增进对词的文化内含的了解,从而进一步了解英汉两种文化差异,为日后进行跨文化交际扫除文化交流障碍。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屈妮妮.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78-181.
[4]彭世勇.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亟待多学科化[J].文化视野,2005(7):74-79.
[5]彭世勇.英语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多层面间相关系数对比[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6):82-85.
[6]王晓玲.跨文化敏感:民族院校与非民族院校学生对比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73-77.
[7]周杏英.大学生跨文化敏感水平测评[J].山东外语教学,2007(5):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