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麻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60例临床观察

2014-12-01 17:51郑桂玲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郑桂玲等

摘要:目的观察参麻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麻通络胶囊口服。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及中医证侯积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65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及中医证侯变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麻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药疗法;参麻通络胶囊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10-0037-03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及复发率高[1],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提高脑梗死的疗效,对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010年3月—2013年6月,笔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参麻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60例,并与常规西医治疗60例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源于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7~85岁,平均(539±70)岁;病程(168±69)周;其中单灶性梗死12例,多发性梗死21例,腔隙性梗死27例;重型5例,中型30例,轻型25例。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36~87岁,平均(535±71)岁;病程(161±68)周;其中单灶性梗死13例,多发性梗死22例,腔隙性梗死25例;重型6例,中型28例,轻型26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按照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进行诊断,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②中医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中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疾病分期属脑梗死恢复期。疾病分期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有关中风病诊断标准。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14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者;②中医辨证不符合气虚血瘀证者;③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④未按规定服药者。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常规予拜阿司匹林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100mg,每日1次口服为确保患者的健康及安全,对降压药、降糖药以及与本病治疗无关的药物不作特殊的限制,停用其他改善循环药物、促进脑代谢药物。

2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制剂参麻通络胶囊(药品批号:冀药制字Z20051611,由唐山市丰南区中医医院制剂室提供,每次5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3疗程2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4观察指标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4];随时记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25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和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进行综合评价:基本治愈:功能缺损积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功能缺损积分减少46%~90%;进步:功能缺损积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积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积分增加在18%以上[5]。

26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4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严重影响者人们的生活质量。脑梗死属中医之中风范畴,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病性多为本虚标实。急性期以风、火、痰、瘀为主,恢复期以气虚血瘀为主。王履曾言:“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之际,或因忧喜恼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景岳全书》中有“凡非风猝倒等症,无非气脱而然”之述,已提出气虚是导致中风的重要因素。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赖血载,血赖气行,气虚则血瘀,气行则血行。“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东医宝鉴内景篇》)。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复加诸因相诱,终至气血逆乱,瘀血阻于脑络,而成中风。王清任言:“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必停留而瘀。”可见气虚血瘀是脑梗死恢复期的基本病机,益气活血是基本治法,

参麻通络胶囊(药品批号:冀药制字Z20051611)是本院在治疗本病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方,由本院制剂室制成胶囊。主要成分有:黄芪、当归、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牛膝、枸杞子、天麻、白芍、清半夏、竹茹、石菖蒲、郁金、僵蚕、鸡血藤。方中黄芪补气,使气旺则血行;当归养血活血,祛瘀而不伤正,二味气分血分之药合用相得益彰,共奏补气活血之效,是为君药。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牛膝养血活血化瘀;其中红花味辛性温,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效。《药性论》记载红花能“生新破瘀”,治疗“口噤风瘫”。丹参味苦微寒,有沉降之性,《本草正义》记载丹参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能达脏腑而化瘀滞,外能利关节而通脉络。以上各药共为臣药。中风恢复期除气虚血瘀的主要病机外,常兼肝肾不足、风痰上扰、筋脉失养、肢体不利等症,故用枸杞子、牛膝补养肝肾;天麻平肝熄风;白芍养血柔肝,平抑肝阳;清半夏、竹茹健脾燥湿化痰;菖蒲、郁金祛痰利窍;僵蚕祛风通络;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均为佐药。以上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脑髓得养,诸证渐愈。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参麻通络胶囊能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海军,吕平脑心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2):150-151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4]Lawton MP,Brody EMAssessment of older people:self-maintaining and instrumental activites of daily living[J].Gerontologist,1969,9(3):179-186

[5]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收稿日期:2014-05-19)endprint

摘要:目的观察参麻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麻通络胶囊口服。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及中医证侯积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65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及中医证侯变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麻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药疗法;参麻通络胶囊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10-0037-03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及复发率高[1],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提高脑梗死的疗效,对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010年3月—2013年6月,笔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参麻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60例,并与常规西医治疗60例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源于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7~85岁,平均(539±70)岁;病程(168±69)周;其中单灶性梗死12例,多发性梗死21例,腔隙性梗死27例;重型5例,中型30例,轻型25例。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36~87岁,平均(535±71)岁;病程(161±68)周;其中单灶性梗死13例,多发性梗死22例,腔隙性梗死25例;重型6例,中型28例,轻型26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按照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进行诊断,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②中医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中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疾病分期属脑梗死恢复期。疾病分期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有关中风病诊断标准。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14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者;②中医辨证不符合气虚血瘀证者;③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④未按规定服药者。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常规予拜阿司匹林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100mg,每日1次口服为确保患者的健康及安全,对降压药、降糖药以及与本病治疗无关的药物不作特殊的限制,停用其他改善循环药物、促进脑代谢药物。

2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制剂参麻通络胶囊(药品批号:冀药制字Z20051611,由唐山市丰南区中医医院制剂室提供,每次5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3疗程2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4观察指标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4];随时记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25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和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进行综合评价:基本治愈:功能缺损积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功能缺损积分减少46%~90%;进步:功能缺损积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积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积分增加在18%以上[5]。

26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4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严重影响者人们的生活质量。脑梗死属中医之中风范畴,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病性多为本虚标实。急性期以风、火、痰、瘀为主,恢复期以气虚血瘀为主。王履曾言:“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之际,或因忧喜恼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景岳全书》中有“凡非风猝倒等症,无非气脱而然”之述,已提出气虚是导致中风的重要因素。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赖血载,血赖气行,气虚则血瘀,气行则血行。“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东医宝鉴内景篇》)。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复加诸因相诱,终至气血逆乱,瘀血阻于脑络,而成中风。王清任言:“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必停留而瘀。”可见气虚血瘀是脑梗死恢复期的基本病机,益气活血是基本治法,

参麻通络胶囊(药品批号:冀药制字Z20051611)是本院在治疗本病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方,由本院制剂室制成胶囊。主要成分有:黄芪、当归、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牛膝、枸杞子、天麻、白芍、清半夏、竹茹、石菖蒲、郁金、僵蚕、鸡血藤。方中黄芪补气,使气旺则血行;当归养血活血,祛瘀而不伤正,二味气分血分之药合用相得益彰,共奏补气活血之效,是为君药。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牛膝养血活血化瘀;其中红花味辛性温,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效。《药性论》记载红花能“生新破瘀”,治疗“口噤风瘫”。丹参味苦微寒,有沉降之性,《本草正义》记载丹参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能达脏腑而化瘀滞,外能利关节而通脉络。以上各药共为臣药。中风恢复期除气虚血瘀的主要病机外,常兼肝肾不足、风痰上扰、筋脉失养、肢体不利等症,故用枸杞子、牛膝补养肝肾;天麻平肝熄风;白芍养血柔肝,平抑肝阳;清半夏、竹茹健脾燥湿化痰;菖蒲、郁金祛痰利窍;僵蚕祛风通络;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均为佐药。以上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脑髓得养,诸证渐愈。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参麻通络胶囊能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海军,吕平脑心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2):150-151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4]Lawton MP,Brody EMAssessment of older people:self-maintaining and instrumental activites of daily living[J].Gerontologist,1969,9(3):179-186

[5]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收稿日期:2014-05-19)endprint

摘要:目的观察参麻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麻通络胶囊口服。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及中医证侯积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65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及中医证侯变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麻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药疗法;参麻通络胶囊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10-0037-03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及复发率高[1],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提高脑梗死的疗效,对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010年3月—2013年6月,笔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参麻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60例,并与常规西医治疗60例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源于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7~85岁,平均(539±70)岁;病程(168±69)周;其中单灶性梗死12例,多发性梗死21例,腔隙性梗死27例;重型5例,中型30例,轻型25例。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36~87岁,平均(535±71)岁;病程(161±68)周;其中单灶性梗死13例,多发性梗死22例,腔隙性梗死25例;重型6例,中型28例,轻型26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按照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进行诊断,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②中医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中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疾病分期属脑梗死恢复期。疾病分期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有关中风病诊断标准。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14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者;②中医辨证不符合气虚血瘀证者;③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④未按规定服药者。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常规予拜阿司匹林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100mg,每日1次口服为确保患者的健康及安全,对降压药、降糖药以及与本病治疗无关的药物不作特殊的限制,停用其他改善循环药物、促进脑代谢药物。

2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制剂参麻通络胶囊(药品批号:冀药制字Z20051611,由唐山市丰南区中医医院制剂室提供,每次5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3疗程2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4观察指标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4];随时记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25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和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进行综合评价:基本治愈:功能缺损积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功能缺损积分减少46%~90%;进步:功能缺损积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积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积分增加在18%以上[5]。

26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4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严重影响者人们的生活质量。脑梗死属中医之中风范畴,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病性多为本虚标实。急性期以风、火、痰、瘀为主,恢复期以气虚血瘀为主。王履曾言:“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之际,或因忧喜恼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景岳全书》中有“凡非风猝倒等症,无非气脱而然”之述,已提出气虚是导致中风的重要因素。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赖血载,血赖气行,气虚则血瘀,气行则血行。“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东医宝鉴内景篇》)。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复加诸因相诱,终至气血逆乱,瘀血阻于脑络,而成中风。王清任言:“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必停留而瘀。”可见气虚血瘀是脑梗死恢复期的基本病机,益气活血是基本治法,

参麻通络胶囊(药品批号:冀药制字Z20051611)是本院在治疗本病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方,由本院制剂室制成胶囊。主要成分有:黄芪、当归、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牛膝、枸杞子、天麻、白芍、清半夏、竹茹、石菖蒲、郁金、僵蚕、鸡血藤。方中黄芪补气,使气旺则血行;当归养血活血,祛瘀而不伤正,二味气分血分之药合用相得益彰,共奏补气活血之效,是为君药。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牛膝养血活血化瘀;其中红花味辛性温,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效。《药性论》记载红花能“生新破瘀”,治疗“口噤风瘫”。丹参味苦微寒,有沉降之性,《本草正义》记载丹参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能达脏腑而化瘀滞,外能利关节而通脉络。以上各药共为臣药。中风恢复期除气虚血瘀的主要病机外,常兼肝肾不足、风痰上扰、筋脉失养、肢体不利等症,故用枸杞子、牛膝补养肝肾;天麻平肝熄风;白芍养血柔肝,平抑肝阳;清半夏、竹茹健脾燥湿化痰;菖蒲、郁金祛痰利窍;僵蚕祛风通络;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均为佐药。以上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脑髓得养,诸证渐愈。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参麻通络胶囊能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海军,吕平脑心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2):150-151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4]Lawton MP,Brody EMAssessment of older people:self-maintaining and instrumental activites of daily living[J].Gerontologist,1969,9(3):179-186

[5]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收稿日期:2014-05-19)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医药疗法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失眠临床研究近况
三仁汤在眼科的应用研究进展
自拟祛风解痉平喘方治疗支气管哮喘风痰哮证26例疗效观察
三芪丹颗粒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重剂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8例疗效观察
柴枳理中汤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疗效观察
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现状
方邦江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举隅
自拟中药方治疗更年期失眠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