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杨文燮
摘 要:本文对创业计划竞赛在中国和美国的社会认可度及实际效果所存在的明显差异进行了原因分析,然后依托东南大学的创业教育实践,论证了创业计划竞赛成为创业教育体系核心的理由和可能,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基于竞赛模拟的高校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创业计划竞赛;创业教育;体系建构
创业计划竞赛社会适应的差异性
创业计划竞赛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由清华大学引入国内后,得到社会各界包括高校师生的认同,迅速成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在团中央等部门联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强力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参与到创业计划竞赛中,并逐渐受到创业教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何红峰(2004)分析了创业计划竞赛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问题;丁三青(2007)则以“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竞赛参与各方的主观态度,进而探讨了创业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胡成祥(2010)、赵福才(2012)在研究中更加关注创业计划竞赛引起的创新创业教育精神的培养;李永慧(2012)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创业计划竞赛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汤伟伟(2013)则探讨了由创业计划竞赛引起的、更趋向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
政府的重视、高校的追捧使得各类创业计划竞赛层出不穷,除了国家级、省级的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外,许多市县、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纷纷组织开展创业计划竞赛,且竞赛的奖励额度也不断提高。然而,这种表面上的欣欣向荣却难掩我国创业计划竞赛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一是形式化倾向显著。很多创业计划竞赛“游戏” “表演”的成分较大,主办方(政府)把举办创业计划竞赛作为响应国家鼓励创业政策的政绩工程,参与方(高校)则把参加创业计划竞赛作为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以及创业教育推进程度的指标。二是业余化情况严重。创业计划竞赛的核心是对参赛的创业团队进行后续的创业指导,帮助创业团队获取风险投资基金,而目前国内很多创业计划竞赛的评委却是自身缺乏创业实战经历的高校教师、政府官员以及企业管理者,并且很少能够吸引风投机构参与其中。三是低效化问题突出。创业计划竞赛的目的是为了挖掘和培育优秀的创业项目,引导潜在的创业者以获得风险投资为途径创办新企业或扩大已有企业的规模,而目前国内的创业计划竞赛很难培育出获得风投、进入实战的创业项目,从目标设定角度来看,当前国内创业计划竞赛的效率较低。以上问题的出现,让许多学者仅仅能够认同创业计划竞赛对青年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作用,但对创业计划竞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不以为然。
目前,我国创业计划竞赛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有创业计划竞赛起,规模最大、参与者最多的就是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地方政府联合主办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仅决赛阶段规模,从最初的300多项作品发展到近700项作品,从100多所高校发展到400多所高校,若算上各高校和各省的选拔赛,参与高校近1,000所,在全社会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力。但同时也给社会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即创业计划竞赛就是政府部门搭台、高校和学生唱戏,因此很多人认为创业计划竞赛只是锻炼学生能力的竞赛活动而已,和高校其他的竞赛没有本质区别。第二,虽然每届创业计划竞赛都会有一些风投机构和竞赛项目达成投资意向,但是,最后真正形成合作、项目落地产业化的极少,而媒体时有报导的创业先锋榜样,占总体项目数的比例极低。诚然,这种项目的实际转化效率低下有多种原因,但客观上造成的社会影响就是:大学生创业还缺乏必要的准备,创业计划竞赛也只能是学生能力训练活动。
反观美国,创业计划竞赛自1983年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开始,很快风靡全美。创业竞赛在美国已经成为创意项目寻求风险资金的重要平台,Yahoo、Excite、Netscape等成功吸引了无数创业青年和风投机构的集聚。例如,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全球社会企业创业大赛(Global Social Venture Competition)、斯坦福商会年度企业家挑战赛( BASES $150,000 Challenge)等已吸引了全球的关注,这些成功赛事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专业资源的全过程介入,充分体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仅斯坦福大学的教师与学生,就已经成功创办了4万多家公司,提供了540多万个工作岗位,共计产生2.7万亿美元的年收入,这其中近七成的企业是近30年内创办的,且这七成中的相当数量的新创企业是通过创业计划竞赛而成长起来的。虽然我们承认中美两国在创业环境,如创业政策、社会文化、教育方式、支撑体系等方面的差异是导致两国大学生创业率以及创业成功率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也能佐证:创业计划竞赛不仅是可以营造创业氛围、提升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的学生活动,如果组织得当、资源环境支撑到位,创业计划竞赛同样能够产生直接的、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创业计划竞赛在中美两国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格局,这也反映出创业计划竞赛的观念及方式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着变化。因此,解决创业计划竞赛的社会适应差异、建立适合中国社会的创业计划竞赛,是当我国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点和关键。
我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及其创业计划竞赛
1.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基本体系
我国创业教育最早开始于研究型大学,并由研究型大学逐步向外推广,可以说当前的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在我国最具典型性与先进性。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的框架初步建立,形成了包括创业教学子系统、创业训练子系统、创业实践子系统和创业研究子系统的“四位一体”的基本格局。
创业教学子系统,内容上偏重理论性,但也兼顾实践性。在教学对象方面,可以分本科生、研究生(包括MBA)和学科兴趣生;在课程性质方面,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师资方面,以校内专业教师为主,校外专家为辅。从实践来看,在本科生中加强创业启蒙类课程教育,在研究生中加强创业实战课程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客观需求,且创业教育作为提升职业发展能力的有效支撑,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创业训练子系统,内容上偏重创业氛围营造、创业技能训练、创业知识实训为主,多以讲座、论坛、竞赛等形式开展,这些活动能够覆盖或者影响到绝大部分在校的学生,提升学校的创业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或参与创业活动。
创业实践子系统,内容方面主要包括职业能力提升训练、实战知识学习和学生创业中心。社会尤其是企业界的参与,在国外的创业教育中十分普遍。学生创业中心则直接在创业空间、工商注册、税收、日常服务等方面直接提供帮扶,另外通过定期组织新创业者与资深专家对话、提供创投基金等方式,制度化地扶持初创企业和创业者成长。
创业研究子系统,主要依托相关专业学科点,培养一批专兼职的创业管理、创业教育研究人员,条件允许的机构还可以专门设立“创业教育”研究学科点,培养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研究的高水平人才,并且为有志于从事创业教育的其他专业研究者搭建平台。
2.研究型大学的创业计划竞赛分析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创业计划竞赛在其创业教育体系中多扮演创意选拔和拔尖人才培养的角色。哈佛大学商学院明确提出,其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创业计划竞赛旨在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创业学习,更倾向于作为模拟真实创业流程的一种体验式教学,重在培养拔尖创业型人才;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10万美元创业大赛则更倾向于创意选拔,该项创业计划竞赛在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功能更倾向于将校外风险投资等资源引入校内,为学生提供将潜在创意转化为实体企业的平台。美国研究型大学创业计划竞赛的主要特征:一是注重依托高校自身。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中,高校自行组织各类创业计划竞赛,政府和企业很少直接参与创业计划竞赛。二是注重与创业教育的结合。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创业计划竞赛多以训练营为主要形式,并以导师制配合训练营的开展,将创业计划竞赛与创业教育紧密结合。三是注重引入校外优质资源。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创业计划竞赛大多数与风投机构、创业孵化项目等结合,积极引入校外优质资源,注重创业竞赛的后续阶段,重视创业计划项目向商业实体的转变。
在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中,创业计划竞赛属于大学生创业模拟练习的一项有效方式,可以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两部分内容,也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它与我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体系中的教学、训练、实践、研究等四个子系统均有非常强的关联性。换言之,我国研究型大学四个创业教育子系统的工作均可以围绕创业计划竞赛展开,具体可见下图。
基于创业计划竞赛的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四象限图
创业计划竞赛作为创业训练的构成部分,通过模式设计和资源整合,能够和其他创业教育子系统产生直接联系,从而成为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核心,不仅将各种资源为竞赛所用,而且通过专业资源的介入,不断提高创业教育过程的仿真性和专业性,就有可能提升创业项目实际转化的效率。基于此,创业计划竞赛作为创业理论学习和创业实践、高校平台和社会资源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创业教育成效的重要检验方法,通过竞赛模拟创业过程,不仅可以营造创业氛围,而且更可以了解大学生对创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促进有市场潜力的项目和具有创业才华的学生与社会创业资源的结合。
基于创业竞赛的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建构
创业计划竞赛能够与校内外的各类创业教育资源形成直接或间接联系,而校内外的创业教育资源的专业化水平决定了创业计划竞赛是否真正受到欢迎并起到实效。课题组对部分江苏研究型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调研发现:一是大学生普遍乐于接受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在激烈的职业发展竞争压力下,为提升未来职业发展能力,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积累必要的创业经验,增强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他们的迫切需要。无论毕业后是否直接自主创业,学生们都愿意接受创业教育、参与创业活动,目的是体验创业过程,提升职业发展能力。因此,提升创业教育内容的“仿真度”和专业性,将会更易得到学生的欢迎。二是能否选择实用的授课内容、合适的授课人以及新颖的授课形式,也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缺乏实战经验的师资是面临的一大难题,现在很多高校通过聘请、邀请社会企业家讲座或授课的方式来缓解这一问题,但受众面太小,且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研究型大学多数设有EMBA教育,EMBA学员大多是具有多年企业工作经验,甚至有很多学员具有创业经验且有企业经营管理经历,对经济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对某些具体行业的认知水平要高于一般高校教师,因此这个资源应当充分运用好。三是在政策扶持方面,82%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系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启动基金以及政策扶持,其中95%的受访者认为学生创业项目应纳入大学科技园区,为其提供场地、实验设备等环境和服务。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公司等机构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作用。
基于创业计划竞赛的研究型大学特色的创业教育新体系,其实质就是充分借助好校内外各种资源。一是学校内部资源整合。一方面,学生在参与创业计划竞赛时,因为拥有自有技术的学生极少,往往缺乏具有实际市场转化可能的项目,就通过实验室的项目或技术进行包装参赛,并没有考虑这个项目或技术的市场可行性,从而使得参赛作品缺乏成长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的很多技术,因经验或精力原因,缺乏市场化分析和商业化包装,往往只能束之高阁,从而造成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因此,对教师科研成果进行汇总,筛选相对完整、具有市场化可能的项目,与对学科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双选对接,进而组合成项目团队。通过创业计划竞赛,帮助教师项目向市场化推进,且节约了专业公司推广的费用,同时教师方面的内在动力得到了保障。二是学校外部资源的引入。一方面,项目团队组建后,便开展系统化的训练,其中重要的改进是引入EMBA学员资源,以一对一的方式指导团队,让项目团队充分接触行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从而使得项目论证更具现实针对性;另一方面,作为EMBA学员,在指导项目团队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管理咨询能力,而且可以获得替代性的实践学分,还有参与项目投资的优先可能,从而学员的内在动力问题也获得了解决。三是项目团队的不断磨砺。经过系统训练的项目团队,通过参与各级各类的竞赛,进一步检验项目的可行性,并且获得各个领域专业人员的建议,从而使得项目的市场化分析和商业化包装更加专业和准确,且团队成员通过系列比赛,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等都得到了提升。四是竞赛项目成果的完成与完善。比赛周期结束后,对于相对成熟和完整的项目书,一方面按照专家建议进一步进行完善,另一方面进行标准化,即按照市场资本关注的主要内容进行调整,最终形成标准化的项目商业计划书,进入技术成果转移中心的种子项目库,即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供社会资本与项目的有效对接。五是竞赛项目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发展。进入种子项目库的项目,在技术成果转移体系中,将会接受来自校内外专门的和专业的资源,如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技术专利的教师或学生、创投公司、社会专业孵化器等的扶持,从而真正走向市场。
高校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文化、教育、环境、政策等诸多因素。相应的,涉及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两个系统,学校内部还要细分为创业教学、创业训练、创业实践、创业研究等多个子系统且涉及多个部门和院系;学校外部则涉及政府、包括企业、风投在内的商业组织等诸多机构。但长期以来,高校和政府、社会机构对创业教育存在着关注重心错位的窘境:高校更关注创业教育的教育本质,即启蒙意识、传授知识、提升技能;政府、社会机构则更关注高校创业教育的创业功能,即创业促进就业、创业催生经济、创业驱动创新。这种错位带来的客观后果就是创业教育整个系统各部门之间,特别是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缺乏衔接、彼此脱节,造成高校创业教育陷入传统教育的困境,即教育应试、竞赛功利、表面热闹、缺乏实效。
创业计划竞赛虽然不能被社会充分认可,但它仍有可能成为创业教育体系核心的理由。与此同时,构建一套基于竞赛模拟的创业教育新模式是极为有意义的。一方面,体现创业教育的教育本质,关注学生知识教育之外的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整体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至少能够部分实现创业教育的创业功能。201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实体支撑,缓解就业压力、实现转型升级、支撑创新建设,这些都是创业功能的重要体现。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竞赛模拟的高校创业教育创新链式协同运作模式研究,14YJCZH230)
参考文献:
[1]木志荣.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 2007, 27(11): 79-84.
[2]孟芊, 刘震, 申跃. 从创业竞赛到创业教育: 对于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思考[J]. 特区经济, 2009, (11): 17-20.
[3]石巧君, 雷虹, 吴丹. 促进大学生创业竞赛良性发展管窥[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3, (4): 98-101.
[4]丁三青. 中国需要真正的创业教育——基于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 2007, 28(3): 87-94.
[5]张英成. 浅议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推动作用[J]. 劳动保障世界, 2010, (6).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李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