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霞
摘要:青年学生到农村基层的实践锻炼,既是当前中国实行的一项政策,也是延安时期所在的陕甘宁边区的一项重要政策。虽然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村环境较为恶劣,但是在革命理念的助推下,他们与基层民众打成一片,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学生进入农村基层社会,利用自己的学识和优势开展社会动员工作。为中共实现对基层社会的动员与整合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青年学生;陕甘宁边区;延安时期
在战时的陕甘宁边区,一批极具理想信念的青年学生,面临严峻的民族危机,跋山涉水历尽艰险,从各地涌到革命圣地延安。这座依傍在黄河之滨的塞外小城,在革命战争和中共抗战政策的推动和吸引下,为民族解放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聚集在延安的这些年青人中,不乏有一些出身富裕家庭的子弟,有的生活条件极为优越。当年曾在延安战斗和生活过的女青年(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曾撰文回忆称,当年不少青年同志出身较好,他们要么是书香门第,要么就是豪富人家。丁雪松说,有一位大资本家的女儿来自成都,她的哥哥曾是国民党内的一位军政要员。但是这位女生却一心想去找共产党,她的家人为此发动动兄弟姐妹看着她,结果她与管家疏通了关系,最终逃出看护来到延安。还有一位叫康岱沙的女生,她家是重庆的金融世家,为了寻找共产党,她和她的父亲甚至发展到决裂的程度,最后愤然出走来到延安。还有一位女作家颜一烟,她是留日学,曾经是清朝贵族的后裔,后来只身东渡日本,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就读。抗战爆发之后,因不忍看到中国受到日本的蹂躏,毅然决然的离开日本。在她离开日本时,距离她拿到文学学士学位只差半年。回国后辗转来到延安。[1](P.284)
辗转来到延安的各地青年学生,首先要经过一些培训工作,之后就要投入到火热的革命浪潮中。许多青年学生尽管想到延安的生活是艰苦的,但是到了延安后多数人觉得延安的艰苦要比想象的还要复杂。因此,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自然要有吃苦的思想和心理准备。为此,毛泽东专门在抗大发表了一次演讲。他说:你们从祖国四面八方辛辛苦苦地来延安学习,这是下了决心的。这个决心是什么呢?就是为了抗日救国。你们的决心就是抗日救国的决心,而不是别的,更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因为延安没有升官发财的机会。当你们决定出发到延安,有的人可能想到了延安很苦,也有的人恐怕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延安到底有多苦。你们来延安前,可能有鱼有肉有大米饭,但是延安只有小米饭,而且还得整日凉山。既然你们来延安了,也就是说你们已经有吃小米饭、爬清凉山的决心了,但这还不够,因为你们将来还要去“拖牛尾巴”,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征途上,依然有很多困难。所以你们还得下一个更大的决心,这个决心就是不怕任何艰苦向前迈进的决心!因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不是一年半载可以解决的,而且将来还要建设新的中国。[2](P.118)
青年学生来到延安,但并非只是呆在延安,大多数青年学生要深入到农村各地,开展各项社会动员工作。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这些青年学生不怕艰辛深入基层农村的生动事例,著名的外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采访陕甘宁边区的农村时,就发现了不少青年学生在农村基层开展实践活动的一幕。
一个出身于江苏省的女学生,家庭很富有,她的父亲是一个工厂的负责人。此前她曾准备当一名教师,因为她在延安师范学校毕业。但是最终却被派往农村去办冬学。她在农民的窑洞里住了一晚上之后就哭着回来了。但是为了革命的需要,经过教育劝说之后,这位姑娘再次回到乡村农民的窑洞里。但是起初农民因为踏实陌生人并不热情。她就同一个老祖母和两个孩子睡在一个土炕上。等到第二天起来后,她发现她的头发里已经长了虱子。吃饭时,她竟然发现窝窝头里也有一只虱子。但是出于礼貌,这位姑娘没有把窝窝头扔掉,而是连虱子也一起吃下去了。由于她和农民可以同样生活,很快就和农民打成一片。逐渐地民众开始接纳她了。这样她也就可以顺利实施她的冬学计划了。在此过程中,她一方面教农民们认一些简单的汉字,另一方面告诉民众一些世界大事。同时他还为那些从来没有见过稻谷和轮船的人讲关于南方如何种稻以及长江上的轮船的故事。由于这位姑娘和农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农村里的乡村妇女已然将她看作是最好的教师了。于是她又借了一间大房子,在这里办起了冬学。经过与民众同吃同住,这位青年学生出色的完成了办冬学的任务。到了春季需要播种时,冬学就要结束了,离别时农民们纷纷向她赠送了自己的“礼物”。尽管起初她拒绝收这些“礼物”,但是鉴于民众的热情,最后她收下了妇女们用碎布缝制的四双布鞋。这些就是她整个冬季所得的工资。
还有一位鲁迅艺术学院的毕业生,是一位二十岁的青年,也在陕甘宁边区的一个乡村教冬学。起初他的学生很少,一天晚上下雪了,一个男孩离家较远,怕狼不敢回家,这位青年教师便主动送他回家。但是在返回时因为迷了路掉进了一道深沟受了伤。当民众知道这一事迹后,他办的冬学中学生人数逐渐多起来了。当冬学结束时,农民们都不肯让这位教师走。尽管他告诉这些村民,他离开是上级的指示,但是民众竟这样回答:“你们的上级必须服从人民。人民就是我们!”
应该说去往延安的青年学生,除了要经受艰苦生活的考验,还有一个语言交流的障碍。为此,相当多的青年学生在深入农村之后,首先就要学习农民当地的语言。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同样讲述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位来自北平的姑娘,只有十六岁,可以说一口“银铃般的极好的北平话”。一次在一个小村,恳请一位农村烧点水给他们喝。然而这位妇女说的是粗哑而带鼻音的当地土话。当他们在院子里喝开水时,这位姑娘指着一位外国人问:你能听懂他的话吗?这位妇女好奇地看着他们。 “从他说的话你能听得出来他是哪儿人吗?”这位妇女说:“你们说的话都很古怪。”然后又说,你说的话比这位“外国人的话还奇怪”。
回观陕甘宁边区时期青年学生在农村社会的实践,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他们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善于向基层农民学习的心态。这种工作方式和作法,可以说是陕甘宁边区青年学生能够顺利开展工作的关键所在。众所周知,陕甘宁边区农村社会生活之苦,在解放前的中国是很少见的。频繁的自然灾害和军阀豪强的掠夺,使得西北地区几乎成为灾难的代名词。只要浏览当年的一些报刊杂志,所谓“落后到了极点”、“活地狱”等字眼,是随处可见的。即便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生活之苦依然是众所周知的。当年,丁雪松曾去绥德和米脂等地开展选举动员工作。她回忆说:在当初的陕北乡村社会,一个人一年有6斗小米(每斗30斤),就能算得上是中等生活水平,一些糠菜就是半年的粮食。青年学生们见此情景也只能随大流,跟着老乡们吃糠咽菜喝稀粥。居住也是很不方便的。陕北地区的农民习惯睡大火炕,他们基本上是全家男女老少睡在一个炕上。这样一些女学生也只能跟随这种习惯,挨着主人家的女孩子睡在一起。而且当地人也不讲卫生,很难见到有人洗一次澡。因此和他们睡一在同一个炕上,很快就会传上虱子。即便是毛巾和牙刷,他们有时也随手拿起就用。但是即便如此,由于在陕甘宁边区随时随地都在讲究要深人群众,尤其是要和群众打成一片。时间长了,也能慢慢发现了乡村农民勤劳和朴实的一面。这样也就端正了态度。可见,在当初如果没有那种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精神,是很难在农村社会顺利展开各项工作的,更遑论是得到民众的认可和支持了。
如果说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当年青年学生开展工作的基础,那么善于向民众学习,则是在农村开展工作的前提。这里所谓的学习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不仅要接近群众,和群众一起生活,学得群众的语言与行动,并且要熟习群众的思想感情,从群众中吸取经验,使得群众认你是“自己人”。当年担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的负责人柯仲平先生在谈及下乡学习的经验时就指出:在乡农家里吃馍馍,即使给苍蝇叮过了的也不可剥皮。和乡农一起睡觉,即使生了虱子也不可埋怨。苍蝇和虱子都是乡农的“好朋友”。因此每一个学习的人,也就没有勇气不和它们成为明友。只有当一个知识分子向群众学习,到了农民看不出他一点知识分子的气味,而认他为自己人时,那么这个知识分子就可以成为合格的干部了。这样他伏在群众里顺从群众的心理,用群众的语言,才可宣传着他们所需要宣传的政策。[3](P.215)
值得一提的是,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谈及当前的大学生村官时同样指出,大学生应该到农村去拜人民为师,在广阔天地锻炼成长。因为一个人的成长不仅要读懂有字的书,更要读懂无字的书。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首先要拜农民为师,特别要虚心向农村基层干部学习。有的大学生村官上任后,不知道从哪里开展工作,不知道怎样和群众打交道。实际上,只要你自己不端着架子,以尊重、谦逊、平等的态度到村民中去,群众自会敬待你、接纳你。而这点与延安时期的学生村官在农村开展工作何其相似。
参考文献:
[1]丁雪松.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回忆录[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2]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陈明钦.中外人士访延纪实——封锁线内的真相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