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力理论下的化学学困生转化

2014-12-01 21:38沈吉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转化

沈吉

摘 要:本文基于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分析多元智力下的化学学困生,得出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学困生转化策略与具体实施方法,以期为解决化学学困生问题提供新方法。具体转化的方法步骤包括树立信念、了解学生智力轮廓及引导学生运用优势智力带动弱势智力的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力;化学学困生;转化

化学学困生问题历来都是化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而现今对于学困生的研究多是基于传统智力观,在这种理论下发展起来的学困生转化策略大多是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考试成绩为导向,忽略了学生个体间的内在差异,其转化效果也并不显著。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从智能轮廓差异、智能迁移等角度为化学学困生转化提供了新思路。

一、多元智力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批判传统智力测试以及智力单因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具有多元性,一方面表现在每个人都至少拥有七种以上的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我—认知智力、交往—交流智力;另一方面,每个人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组合”这些智力,形成独特的智力轮廓。正是这些多样的、独一无二的智力组合,构成了每个与众不同的人,多元智力理论为化学学困生转化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思路。

二、多元智力理论下的化学学困生

在多元智力理论视野中,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七种智力,这些智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相互独立的,这就意味着每个学生都具有其优势智力和弱势智力。分数不能代表一切,化学成绩差并不意味着学生所有方面智力发展都较弱。因此,若把传统智力观下的化学学困生放在多元智力视野下,他们不再是一个个难教的、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要依据学生的智力轮廓,充分调动学生的优势智力,将学生在从事优势智力领域活动时表现出的优良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以优势智力带动弱势智力,那么学生就有可能摆脱“学困”的状态。

三、多元智力理论下化学学困生转化的方法

1.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

只有教师相信学生能够成功时,才有可能成功转化学困生。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和弱势智力。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关注的不是哪个学生更聪明,而是学生在哪些方面更加聪明,要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智力,提升每个学生的弱势智力。

2.全面了解学生的智力轮廓

只有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智力特点,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转化学困生。评估学生智力轮廓的最好办法就是,评价学生在与每种智力相关的多种任务、活动、经历中的表现。通过对学生在各项任务或活动中的观察,有助于教师精确掌握学困生的智力轮廓。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不同智力倾向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见表1)。

表1 不同智力倾向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主要特征

3.根据学生智力特点采用特定的转化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优势智力解决问题

任何一个有意义的问题都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教师需要引导学困生运用自己的优势智力解决问题。如氯化钠晶体结构的学习由于涉及到微观世界,学生较难理解。对于具有不同优势智力的学困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视觉空间智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展示NaCl晶体模型,通过观察理解NaCl晶体的结构和Na+和Cl-的空间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对于身体运动智力较强的学生,参照图1将标有Na+和Cl-的小球堆砌起来,运用触觉和视觉感受NaCl晶体结构。

图1 NaCl晶体结构模型

(2)将学生的优势智力与弱势智力领域进行联结,促进弱势智力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将学困生最感兴趣的活动方式(优势智力领域)和需要学生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的任务(弱势智力领域)进行联结(见表2)。将学生在从事优势智力活动时表现的个性品质和方法特点带到弱势智力领域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强项的同时也使弱势智力尽可能地发展起来,实现智力的正迁移。

表2 不同智力在高中化学中涉及的内容与其活动表现方式

4.动态评价促进学困生发展

加德纳和大多数心理学家一样都认为,人的智力是不断发展的和变化的。那么,在对学生评价尤其是对学困生评价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而是要纵向地考察“学困生”的发展进程。学生成长记录袋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活动,真实客观地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全方位、动态地评价学生。学生成长记录袋需要分门别类地放入学生资料,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测验与考试、特长展示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智力理论改变了一元智力理论下消极的学生观,使我们对化学学困生具有了更深的认识:每个化学学困生都有各自的智力强项与智力弱项,在化学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我们更加需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作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弱势智力为辅助,促进学困生全面且富有个性地发展。

摘 要:本文基于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分析多元智力下的化学学困生,得出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学困生转化策略与具体实施方法,以期为解决化学学困生问题提供新方法。具体转化的方法步骤包括树立信念、了解学生智力轮廓及引导学生运用优势智力带动弱势智力的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力;化学学困生;转化

化学学困生问题历来都是化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而现今对于学困生的研究多是基于传统智力观,在这种理论下发展起来的学困生转化策略大多是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考试成绩为导向,忽略了学生个体间的内在差异,其转化效果也并不显著。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从智能轮廓差异、智能迁移等角度为化学学困生转化提供了新思路。

一、多元智力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批判传统智力测试以及智力单因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具有多元性,一方面表现在每个人都至少拥有七种以上的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我—认知智力、交往—交流智力;另一方面,每个人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组合”这些智力,形成独特的智力轮廓。正是这些多样的、独一无二的智力组合,构成了每个与众不同的人,多元智力理论为化学学困生转化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思路。

二、多元智力理论下的化学学困生

在多元智力理论视野中,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七种智力,这些智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相互独立的,这就意味着每个学生都具有其优势智力和弱势智力。分数不能代表一切,化学成绩差并不意味着学生所有方面智力发展都较弱。因此,若把传统智力观下的化学学困生放在多元智力视野下,他们不再是一个个难教的、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要依据学生的智力轮廓,充分调动学生的优势智力,将学生在从事优势智力领域活动时表现出的优良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以优势智力带动弱势智力,那么学生就有可能摆脱“学困”的状态。

三、多元智力理论下化学学困生转化的方法

1.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

只有教师相信学生能够成功时,才有可能成功转化学困生。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和弱势智力。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关注的不是哪个学生更聪明,而是学生在哪些方面更加聪明,要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智力,提升每个学生的弱势智力。

2.全面了解学生的智力轮廓

只有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智力特点,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转化学困生。评估学生智力轮廓的最好办法就是,评价学生在与每种智力相关的多种任务、活动、经历中的表现。通过对学生在各项任务或活动中的观察,有助于教师精确掌握学困生的智力轮廓。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不同智力倾向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见表1)。

表1 不同智力倾向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主要特征

3.根据学生智力特点采用特定的转化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优势智力解决问题

任何一个有意义的问题都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教师需要引导学困生运用自己的优势智力解决问题。如氯化钠晶体结构的学习由于涉及到微观世界,学生较难理解。对于具有不同优势智力的学困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视觉空间智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展示NaCl晶体模型,通过观察理解NaCl晶体的结构和Na+和Cl-的空间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对于身体运动智力较强的学生,参照图1将标有Na+和Cl-的小球堆砌起来,运用触觉和视觉感受NaCl晶体结构。

图1 NaCl晶体结构模型

(2)将学生的优势智力与弱势智力领域进行联结,促进弱势智力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将学困生最感兴趣的活动方式(优势智力领域)和需要学生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的任务(弱势智力领域)进行联结(见表2)。将学生在从事优势智力活动时表现的个性品质和方法特点带到弱势智力领域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强项的同时也使弱势智力尽可能地发展起来,实现智力的正迁移。

表2 不同智力在高中化学中涉及的内容与其活动表现方式

4.动态评价促进学困生发展

加德纳和大多数心理学家一样都认为,人的智力是不断发展的和变化的。那么,在对学生评价尤其是对学困生评价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而是要纵向地考察“学困生”的发展进程。学生成长记录袋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活动,真实客观地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全方位、动态地评价学生。学生成长记录袋需要分门别类地放入学生资料,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测验与考试、特长展示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智力理论改变了一元智力理论下消极的学生观,使我们对化学学困生具有了更深的认识:每个化学学困生都有各自的智力强项与智力弱项,在化学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我们更加需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作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弱势智力为辅助,促进学困生全面且富有个性地发展。

摘 要:本文基于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分析多元智力下的化学学困生,得出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学困生转化策略与具体实施方法,以期为解决化学学困生问题提供新方法。具体转化的方法步骤包括树立信念、了解学生智力轮廓及引导学生运用优势智力带动弱势智力的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力;化学学困生;转化

化学学困生问题历来都是化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而现今对于学困生的研究多是基于传统智力观,在这种理论下发展起来的学困生转化策略大多是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考试成绩为导向,忽略了学生个体间的内在差异,其转化效果也并不显著。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从智能轮廓差异、智能迁移等角度为化学学困生转化提供了新思路。

一、多元智力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批判传统智力测试以及智力单因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具有多元性,一方面表现在每个人都至少拥有七种以上的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我—认知智力、交往—交流智力;另一方面,每个人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组合”这些智力,形成独特的智力轮廓。正是这些多样的、独一无二的智力组合,构成了每个与众不同的人,多元智力理论为化学学困生转化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思路。

二、多元智力理论下的化学学困生

在多元智力理论视野中,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七种智力,这些智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相互独立的,这就意味着每个学生都具有其优势智力和弱势智力。分数不能代表一切,化学成绩差并不意味着学生所有方面智力发展都较弱。因此,若把传统智力观下的化学学困生放在多元智力视野下,他们不再是一个个难教的、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要依据学生的智力轮廓,充分调动学生的优势智力,将学生在从事优势智力领域活动时表现出的优良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以优势智力带动弱势智力,那么学生就有可能摆脱“学困”的状态。

三、多元智力理论下化学学困生转化的方法

1.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

只有教师相信学生能够成功时,才有可能成功转化学困生。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和弱势智力。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关注的不是哪个学生更聪明,而是学生在哪些方面更加聪明,要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智力,提升每个学生的弱势智力。

2.全面了解学生的智力轮廓

只有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智力特点,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转化学困生。评估学生智力轮廓的最好办法就是,评价学生在与每种智力相关的多种任务、活动、经历中的表现。通过对学生在各项任务或活动中的观察,有助于教师精确掌握学困生的智力轮廓。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不同智力倾向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见表1)。

表1 不同智力倾向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主要特征

3.根据学生智力特点采用特定的转化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优势智力解决问题

任何一个有意义的问题都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教师需要引导学困生运用自己的优势智力解决问题。如氯化钠晶体结构的学习由于涉及到微观世界,学生较难理解。对于具有不同优势智力的学困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视觉空间智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展示NaCl晶体模型,通过观察理解NaCl晶体的结构和Na+和Cl-的空间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对于身体运动智力较强的学生,参照图1将标有Na+和Cl-的小球堆砌起来,运用触觉和视觉感受NaCl晶体结构。

图1 NaCl晶体结构模型

(2)将学生的优势智力与弱势智力领域进行联结,促进弱势智力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将学困生最感兴趣的活动方式(优势智力领域)和需要学生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的任务(弱势智力领域)进行联结(见表2)。将学生在从事优势智力活动时表现的个性品质和方法特点带到弱势智力领域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强项的同时也使弱势智力尽可能地发展起来,实现智力的正迁移。

表2 不同智力在高中化学中涉及的内容与其活动表现方式

4.动态评价促进学困生发展

加德纳和大多数心理学家一样都认为,人的智力是不断发展的和变化的。那么,在对学生评价尤其是对学困生评价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而是要纵向地考察“学困生”的发展进程。学生成长记录袋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活动,真实客观地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全方位、动态地评价学生。学生成长记录袋需要分门别类地放入学生资料,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测验与考试、特长展示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智力理论改变了一元智力理论下消极的学生观,使我们对化学学困生具有了更深的认识:每个化学学困生都有各自的智力强项与智力弱项,在化学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我们更加需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作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弱势智力为辅助,促进学困生全面且富有个性地发展。

猜你喜欢
转化
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策略
大学生外在压力的转化研究
引例浅谈导数应用中的转化策略
对小学副班主任做好育人工作的思考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