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名称探究

2014-11-30 11:16王华树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术语语料库

◆王华树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MTI教育中心)

一、引言

随着语言服务迈向全球化和市场化,翻译的职业化进程进一步深化,翻译市场对翻译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当前外语、翻译高校掀起了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热潮。从中国知网中以“计算机辅助翻译”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共找到414篇文献(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搜索的日期为2013年12月29日),而且近十年来呈现递增的趋势,2013年高达59篇,可见学界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课程名称和课程内容不相符的问题,长此以往,不利于翻译学科的发展。

二、国内主要“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内容概览

针对目前国内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内容,笔者通过网络及在校师生访谈的形式,整理了具有代表性的十所高校(这十所高校既有来自北京和上海一线城市,也有来自西安、武汉、成都、长春、昆明、厦门等二线城市。课程资料来自近3年来网络公开的资料以及通过师生访谈获取到的相关资料。文中所列的CAT课程并非完美,每年会有变化,不便公开具体院校名称,课程资料仅供教学研究,数据更新至2013年11月)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介绍或培养大纲。限于篇幅,只把课程主要内容按照原课程先后顺序罗列如下:

?

通过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国内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内容甚广,涵盖了计算机基础、Office办公基础、文字编码、搜索引擎、OCR识别、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语料库分析工具、机器翻译、Google翻译、双语对齐、字幕翻译、术语技术、语料库及其工具、电子词典、项目管理、文档管理、软件本地化、桌面排版等。在上述课程中,存在严重的概念错误,如电脑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区别,有些甚至把翻译教学系统同CAT工具混为一谈。不少学校CAT课程中设有Office操作、项目管理、桌面排版等内容,这些能否称作计算机辅助翻译值得商榷。上述课程几乎清一色地冠以“计算机辅助翻译”名称,这些课程内容究竟能否以“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统称,是否“名副其实”,这个问题颇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三、“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内涵探析

与“计算机辅助翻译”这个名称相关,存在不少类似的概念,如人们经常见到的“计算机翻译”“电脑翻译”“机械翻译”“自动翻译”“机器翻译”“机器辅助翻译”“电脑辅助翻译”“人工辅助翻译”等,很容易引起概念混淆。那么究竟什么是计算机辅助翻译?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此做了相关的研究。

Bowker(2002)认为,机器翻译(MT)与计算机辅助翻译(CAT)的主要区别在于谁在翻译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前者是计算机在翻译文本,而后者在翻译过程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的是人工译员,他们利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化工具辅助翻译,提高翻译效率。她指出广义上的CAT技术指的是译员在翻译过程中所用到的一切计算机化的工具,如文字处理器、文法检查程序以及互联网等。

Quah(2006)认为,CAT属于翻译研究与本地化产业领域所用到的术语,CAT工具的开发者习惯将其称为机器辅助翻译(MAT)。在他看来,人工辅助机器翻译(HAMT)与机器辅助人工翻译(MAHT)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都属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范畴。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包括翻译工具、语言工具以及诸如翻译记忆系统、电子辞典和语料库检索工具之类的工具。

Austermuhl(2006)认为,CAT工具涵盖的范围极其广泛,它不仅涵盖从拼写检查工具到机器翻译系统、从文字处理软件到术语库、从电子百科全书到在线词典、从HTML编辑器到软件本地化工具等,还包括电子报纸存档、视频会议、绘图软件、翻译记忆、电子杂志等。Austermuhl介绍了三种CAT工具的分类方式:Alan Melby在二十世纪八十年早期提出的功能分类法(functional approach),按照翻译过程中翻译工具自动化程度(degree of automation)的分类方法以及过程导向型的分类方法(process-oriented approach)。第一种分类方法将翻译工具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文本处理、远程通信软件、术语管理系统等;第二层次包括文本分析、自动查词、双语文本检索等;第三层次为机器翻译。第二种分类方法将翻译工具分为全自动高质量机器翻译、人助机译、机助人译、纯人工翻译四类。其中人助机译和机助人译又被归为计算机辅助翻译(CAT)一大类。第三种分类方法将翻译作为一项商业活动和语言、文化过程进行探讨。Austermuhl将翻译涉及的语言文化过程从源文本到目标文本分为接受阶段、转换阶段、形成阶段三个阶段,并分别分析了各个阶段涉及的翻译工具。例如在接受阶段,主要涉及术语库、接受词典、电子百科、知识库、属于提取等,在形成阶段,主要涉及术语、产出词典、电子文档、数字语料库、文件管理等。

从国内研究情况来看,徐彬、郭红梅(2007)认为,广义的CAT工具,包括所有能服务于翻译流程的软件和硬件工具,如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光学字符识别(OCR)软件、电子辞典、电子百科全书、搜索引擎以及桌面搜索等;狭义的CAT工具,则专指为提高翻译效率,优化翻译流程而设计的专门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如翻译记忆软件等。

苏明阳(2007)指出,人们笼统地将使用翻译记忆辅助译者进行翻译的系统称作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这种认识颇为以偏概全。广义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还应包括电子辞典、对齐工具、术语管理系统以及平行语料库等,有时还应将机器翻译包括在内。

陈群秀(2007)认为,智能化的CAT系统至少应该包括译前编辑、译后编辑、翻译记忆和检索、基于实例模式翻译以及项目工程管理等功能。

俞敬松、王华树(2010)从宏观角度概述,认为CAT包括:语言服务项目执行过程的信息环境与信息技术、网络搜索与电子资源、主流翻译辅助工具和本地化翻译、项目管理系统、辅助写作以及校对工具、机器翻译、语料库与翻译、语言资产管理、网络化团队协同翻译等多方面的内容。

钱多秀(2011)提到计算机辅助翻译(电脑辅助翻译)是从机器翻译(MT)或计算机翻译发展而来的,也可以称之为机器辅助翻译(MAT)。现行主流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核心技术是翻译记忆,并与附带或独立存在的术语管理工具、翻译对齐工具以及翻译流程管理工具等结合使用,对翻译流程进行优化。

张宵军、王华树、吴徽徽(2013)区分了广义和狭义的CAT,前者是指凡是在语言和翻译文化交流中能够提高效率的电子工具都可称之为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后者主要是指利用翻译记忆技术来提高翻译工作效率的系统。

从上面文献综述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辅助翻译涉及相当宽泛的内容,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也是容易引起混淆的一个概念,虽然多数学者区分了狭义和广义的CAT概念,但是不同人仍会有不同的理解,很难一概而论,这也是当前CAT课程内容杂乱以及定位不准的主要原因。

四、“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正名

既然计算机辅助翻译容易引起混淆,也很难明确区分广义和狭义的概念,我们不妨考虑采用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即翻译技术。所谓翻译技术,是指在语言交流和文化传播过程中所能应用到信息技术。如果将翻译实践过程分为译前、译中、译后三个阶段,翻译技术则是指在三个过程中使用的信息技术,如译前的文档编码或格式转换、术语提前、双语对齐技术、重复片段抽取技术;译中的辅助拼写、辅助输入、电子词典和平行语料库查询及验证、翻译记忆匹配、术语识别;译后的QA检查、翻译格式转换、双语或多语排版、翻译产品功能和语言测试等。上述高校CAT课程的内容,基本上都可被涵盖在翻译的三个阶段之中,课程内容完全可囊入“翻译技术”范畴,这个名称要比“计算机辅助翻译”更合适,也不会引起太多争议。

同时,课程名称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技术发展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翻译技术发展迅猛,对翻译行业和翻译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当前翻译工具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从最初的翻译和编辑功能,扩展到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客户管理、语言资产管理等,很难再用“计算机辅助翻译”一词概括。另外,以云计算为依托,定制化的机器翻译和大规模的翻译记忆技术发展迅速,云计算逐渐成为翻译技术发展的强劲驱动力。云计算和泛在网络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语联网技术的发展,这也是未来翻译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必将改变未来语言服务生产方式和产业格局。可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翻译技术的范畴也将逐步扩大,远远超越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范畴,越来越多的内容将来会逐步纳入到翻译教学之中。

综上所述,将“计算机辅助翻译”改为“翻译技术”或“现代翻译技术”,更显得“名副其实”,也有助于其“声名远扬”。在北京大学MIT和CAT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们一直就将类课程名称定为“翻译技术实践”,目前已经沿用六年之久,实践中证明这个名称是行之有效的。

五、结语

在《论语》中,子路曾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回答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当前,国内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同其名称不正有直接关系,只有把什么是计算机辅助翻译以及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本质属性等问题搞清楚了,我们的教学定位才会更加明确,我们的教学任务以及组织实施才能落到实处。课程名称的确立是学科完善和成熟的重要标志,课程名称是否合适,不仅关系到学科未来发展的问题,还关系到翻译研究导向的问题,对于翻译教育和翻译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1]Bowker,Lynne.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 Technology: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Ottawa: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2002.

[2]Quah,C.K,Li Z.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M].Hampshire and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6.

[3]Austermuhl,Frank.Electronic Tools for Translator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06.

[4]徐彬,郭红梅,国晓立.21世纪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J].山东外语教学,2007,(04).

[5]苏明阳.翻译记忆系统的现状及其启示[J].外语研究,2007,(05).

[6]陈群秀.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漫谈[C].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7]俞敬松,王华树.计算机辅助翻译硕士专业教学探讨[J].中国翻译,2010,(03).

[8]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9]张霄军,王华树,吴徽徽.计算机辅助翻译: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计算机辅助翻译术语语料库
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新形式下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建设探究
论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智能化趋势
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在WhenYouAreOld翻译中的应用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