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冉
2014郑州产业转移对接活动签约项目643个、引进省外资金3123亿元。其中,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现代家居、服装服饰等6大高成长性制造业承接项目387个、总投资2377亿元。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家居、制鞋等4个近期重点推进的产业承接项目140个、总投资965亿元。
就在中国大陆没有被苹果公司列入iPhone6首发名单的新闻被炒的沸沸扬扬时,另一则富士康郑州工厂刚刚下线的93吨iPhone6被机场工作人员紧急装机、准备运往美国芝加哥的图片引起无数网友感慨:“原来国内买不到的苹果6竟然是河南制造。”
“其实,从3年前郑州引入富士康,河南制造的智能终端产品就已经开始源源不断的供给国内外用户。只是近期的新闻才让外界对河南在智能终端方面的生产能力有所了解。”
10月31日,在2014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开幕式上,河南省工信厅厅长王照平表示:“除了富士康项目,目前郑州已经全产业链引进了中兴、酷派、天宇、创维等国内一大批一线品牌。2014年可实现手机产量1.5亿部,2018年产能将达到5亿部。经过几年发展,郑州将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研发设计中心和移动互联网应用中心。”
智能终端只是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众多产业中的一个。据王照平介绍,2014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签约项目643个、总投资3548亿元,引进省外资金3123亿元。其中,转型升级项目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现代家居、服装服饰等6大高成长性制造业承接项目387个、总投资2377亿元。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家居、制鞋等4个近期重点推进的产业承接项目140个、总投资965亿元。郑州航空港与酷派集团合作的智能手机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8亿元;洛阳洛宁县政府与苏州阿帕奇电动车公司合作的电动汽车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登封市政府集群引进的39个家具制造项目,总投资427亿元。此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项目90个,总投资537亿元。
从此次产业转移对接会能看出,沿海、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态势明显。此次产业转移签约项目中,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转移而来的项目有408个,总投资2152亿元,占对接会全部投资额的61%。
产业转移到转型升级
来自十几个省市的上千客商带着项目或者招标书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如火如荼的进行产业项目对接洽谈时,一场智能终端博览会也在隔壁场馆进行着。
在两块液晶玻璃基板展示台前,郑州旭飞光电科技公司市场主管张志成自豪地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这两块玻璃基板都产自旭飞光电的TFT-LCD液晶玻璃5代生产线。从2009年立项、2010年第一条生产线点火投产至今,旭飞光电已经拥有4条生产线,月产6—7万块液晶玻璃基板。旭飞光电是首家打破国际垄断,拥有5代TFT-LCD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的企业。而且,迄今为止国内拥有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能力的企业也仅有两家,旭飞光电的5代TFT-LCD液晶玻璃产量又占据绝大多数。”
而旭飞光电的前身正是以生产彩色显像管、显示管、背投管玻壳,以及与之配套的元器件、原材料为主业,彩色显像管玻壳生产规模全球第一的安彩集团。随着CRT电视逐步被平板电视取代,安彩集团也面临转型升级的命运。
2009年,由河南省国有资产经营公司、郑州投资控股公司、东旭投资集团三方出资成立的旭飞光电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安彩集团的部分员工也转入旭飞光电。
“虽然从表面上看,旭飞光电生产的液晶玻璃基板只是手机或者笔记本显示屏的上游原材料,和富士康这样的智能终端生产商没有直接关联,但富士康生产基地落地河南后,加大了对本地供应商的采购量,最终也间接的促进了旭飞光电的销售。”张志成向记者表示。
而且,随着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的增多,河南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2009年到2013年,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省的主营业务收入由578亿元跃升至2724亿元,年均增长70 %以上。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以智能终端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将打造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作为河南的一个发展目标。从某种意义上,旭飞光电的迅速发展也和此背景密不可分。
除了旭飞光电,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玻璃面板为主业的南阳华祥光电科技公司也是一家受益于富士康落地河南的企业。2012年5月,南阳华祥光电通过富士康验厂,之后又相继通过PANTECH、JM、LG、信利、超声电子、欧菲光等公司现场审核认证,目前已经取得酷派、华为、联想、索尼、小米、华硕、诺基亚、LG等40多款4G手机及平板电脑的面板生产资格。
或许,3年前河南引入富士康项目时只是考虑到一旦一期工程落地就能解决18万人的就业,还能使全省的出口额翻一番甚至两番。但是蝴蝶的翅膀一旦扇动,随之引发的可能就是一系列产业转型升级的风暴。
继电子信息之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也成为今年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上的热门项目。
新乡市外商服务中心副主任孙恒就是今年对接会上众多寻找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中的一员。拿着厚厚的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招商项目表,孙恒向记者表示,新乡的电池产业有着60多年的发展历史。1950年,河南省第一家电池企业新乡电池厂建立,生产的“中华牌”电池名噪全国,上世纪80年代,新乡新型动力电池产业开始起步,随后在动力锂电池隔膜、正极材料等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新乡已成为种类最齐全的电池及原材料生产基地之一,是国内十大电池出口基地。
“看到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巨大发展潜力,2009年9月,新乡市决定把电动车产业作为战略先导产业来发展。一方面加速本地企业项目建设步伐,在电池及电动车方面形成原材料、电池零部件、电池产品及电池生产专用设备、电池回收、电动车等较完整的产业链;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引进外来投资、外来技术。”孙恒表示。endprint
记者感受到的产业转移项目的变化也从统计数据上得到了印证。据王照平介绍,从2010年起,工信部与河南省政府已共同主办了三届承接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共签约项目1687个、总投资8530亿元,履约率达87.55%。其中,2010年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共签约项目381个,总投资额为1371.3亿元,引进省外投资资金1210亿元,园区开发、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食品分别位列省外引进签约项目前五位。
2011年,产业转移对接再次签约813个项目,签约金额达到3608.6亿元,引进省外投资3154.8亿元,新能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轻工和食品分别位列省外引进项目前五位。
2012年,产业转移对接共计签约987个项目,总投资额5155.94亿元,引进省外资金4428.4亿元。装备制造、轻工、食品、纺织服装和新能源成为省外引资前五大行业。
而且,产业转移也正在由单纯的产业转入变为产业转出、转入双向流动。据王照平介绍,此次产业转移对接会上,河南企业与内蒙古电解铝、铝后深加工、精细化工,以及煤化工设备、电力设备;山西铝镁精深加工等企业达成投资、合作意向。
其实,在2012年的产业转移对接会上,河南产业就已经出现向省外转移的情况,河南企业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煤炭、风电、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签署产业援疆项目33个,投资104亿元。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正由单向转入向转入转出双向流动延伸,由单纯承接资金向资本、技术、人才多元化承接延伸,由局部的项目引进向集群式引进延伸。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河南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深化承接产业转移的长效机制,我们力争把河南打造成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集聚地和周转地。”王照平最后表示。
产业转移正当其时
郑州产业转移对接会显然只是中国正在经历的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迁徙历程的一个缩影。
国泰君安分析师姜超表示,在资源、环境的压力下,我国长久以来由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经济全面转型势在必行,而东、中、西部地区的梯次、协调发展,既可以有效扩大我国经济的增长空间,也是经济全面向“内”转型的一条重要路径。
就如上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日本承接美国的相关产业转移,由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成功升级至以专用机械设备、精细化工为主导的格局。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也将如当年的日本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一样,承接来自东部地区的梯次产业转移。
而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家不断出台区域振兴规划,将十几个区域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其中,东部地区16项,中部地区9项,西部地区14项。从东至西,从南到北,全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涵盖在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棋局之中。这更加速了国内不同地区产业梯次转移的速度。
产业转移体现最为明显地就在对外贸易方面。过去,中国出口增长主要就是依靠江苏、广东、浙江、上海等东部地区,这些出口大省的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2011年之后,东部地区省市的出口增速开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这种情况在2012年之后表现得更为明显。2012年第一季度,江苏出口增速仅为2.8%,上海为3.2%,山东为1.3%,北京、广东和浙江的出口增速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出口则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重庆和河南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50%和140%,广西、四川、湖南增速分别达到了41.2%、31.9%、18.7%。
“这说明国内东部地区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趋势已经形成,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趋势仍将继续。”姜超表示。
渤海证券分析师周喜认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中、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巨大,这些都成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向其迁徙的主要因素。早年间,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也都经历过支持落后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平衡的过程,中国产业转移过程亦会如此,随着产业的不停流转,区域间经济最终将重新达到平衡。endprint
中国工业评论2014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