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看英汉语言静态与动态对比及翻译启示

2014-11-29 03:35王文莲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英汉静态隐喻

王文莲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

1.引言

关于汉英语言表达呈现静态与动态倾向的现象,一些学者曾对此有过表述,如邵志洪曾说过汉语动词的动态感强,动势强,名词则较为凝滞,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动态。作为形态语,英语理论上以动词为中心,具有繁复的形态,但繁复形态带来的结果是使用不便,由于每个句子只有一个定式动词,动词的活动尤其受约束,常需要通过构词法转化成其他词类。而在英语由综合型向分析型发展的过程中,名词的形态简化得特别厉害,动词受到限制,语言的运用必然更多地借助于名词。而介词是引导名词的,介词由于代替了以前名词的格的形态变化,变得更加灵活,因而名词、介词的优势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汉语由于重名词的结果形成了非形态语,动词由于不须受形态等的束缚,使用时就非常灵活、方便。结果反而形成了动词优势(潘文国,1997:379)。可见名词动词及介词的使用是造成汉语动态英语静态的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从语法隐喻和运动框架出发解释英汉语言中造成静态动态不平衡的原因,并浅谈其对翻译的启示。

2.英汉语法隐喻对比

语法学家从语言的形态和内容与反应外部世界的关系出发,探讨语言的象似性和语法化。他们从语言元功能的角度出发,研究语法结构对语义的体现关系。区分了两种体现关系,一种是一致式体现(congruent realization),即语言结构直接反映现实世界的结构,语法是对现实世界的语法隐喻的结果。另一种是非一致式体现(incongruent realization),即语言结构不是直接反映现实,而是表现出一种扭曲关系,这种不一致的关系是语言形式之间的隐喻过程,这种不一致的隐喻就是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或 GM)(赵艳芳,2001:167)。所谓一致式,从语言的概念意义上讲,就是通过名词体现事件过程的参与者,用动词体现过程本身,用形容词体现事物的特征,用副词或介词词组体现时间、地点、工具、方式等环境意义(Halliday,1985/1994;朱永生,2006)。比如:

He described it vividly,so the audience listened to him intently.

这个句子由两个小句组成,其中两个参与者分别由he,the audience体现,两个过程分别由动词described和listened体现,表示程度的环境意义由vividly和intently体现,表示因果关系的逻辑意义则由连词so体现,这是语法一致式的体现。

所谓非一致式,就是打破常规,通过用名词体现过程、用名词体现特征等方式,是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表层意义和话语意义层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变得不一致(朱永生,2006)。如:

His vivid description made the audience listen to him intently.

在这句话中,describe这一物质过程转化为用名词description来体现,因此是非一致式表达即语法隐喻。又如下例,

His brother is a writer.

(a)他的兄弟是个作家。

(b)他的兄弟是耍笔杆的。

由于译文(a)的表达比(b)更加靠近原文的意思,所以我们认为在这里(a)是一致式,(b)是隐喻式(黄国文,2009)。

名词化是英语常见的现象,因为英语属综合-分析语,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词缀丰富,丰富的词缀使有些动词和形容词容易派生为名词,派生名词化会使原来动态表达法转为静态表达法。比如,

后缀 概念 例子-tion 动作、状态、结果 occupation,manifestation-sion 行为、状态、性质 conclusion,decision-ence 动作、性质、状态 emergence,reference-ment 行为的结果、手段、工具、过程 development,advertisement-ance 性质、状况、行动、过程、总量 perseverance,ignorance

朱永生(2006)做过对名词化的分类,他认为名词化的类型有三种,把过程看作事物,把特征看作事物和把评价看作事物,名词化能把本来的动态范畴变为静态范畴,为人类认识世界和解读世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帮助人类对世界上的事物实现重新范畴化。总的来说,英语名词化的程度高,汉语名词化的程度低。英语名词化的使用与语言的发展是基本同步的。汉语名词化的出现比英语要早1000多年,但汉语的名词化结构在使用频率上要低于英语,在形式上更像英语的一些过渡类型,这和汉语的形式特征是密切相关的(丛迎旭,2004)。因此在英汉语的互译中,往往需要把英语的静态转换为汉语的动态,英语原文名词非一致式转换为汉语动词一致式,下面以Timothy H.Lim著,傅有德,唐茂琴(2007)译“The Dead Sea Scrolls”为例说明。

(1)原文:Popular fiction,such as the bestseller“The Da Vinci Code”by Dan Brown,peppers its narrative with references to them in order to add intrigue and mystery to the story.(非一致式,静态)

译文:通俗小说,如丹·布朗写的畅销书《达·芬奇密码》,为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神秘性而在叙事中不断提及它们。(一致式,动态)

按照一致式的要求,过程由动词体现。而在非一致式中,则可以由名词来体现。这就是说,讲话者可以把过程当作事物来看待。上例中英语原文是名词化的非一致式,即“把过程看作事物”(take process as thing),用名词 reference体现过程。而汉语译文是英语原文的一致式,用动词“提及”。英语的静态表达法转换成了汉语的动态表达法。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2)原文:There will also be a discussion of the most recent scientific techniques,often neglected by introductory textbooks.(非一致式,静态)

译文:本书还将介绍最新的科技,而这一点往往为导论性教科书所忽略。(一致式,动态)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可以看到,在英汉语际转换中,英语原文名词化非一致式往往会转换为汉语译文一致式,英语的静态表达法转换成了汉语的动态表达法。

语法隐喻的形容词化是指把不是性状的成分当做性状来处理,在动静的分析中,主要是指把动词形容词化,从而导致英语动态转换为静态,在‘The Dead Sea Scrolls’一书中例子举不胜举,例如:

(3)原文:The technical works are inaccessible to most people apart from specialists.(非一致式,静态)

译文:除了业内人士,专业著作令大多数人望而却步。(一致式,动态)

可以看到,在英汉语际转换中,英语原文形容词非一致式往往会转换为汉语译文动词一致式,英语的静态表达法转换成了汉语的动态表达法。

总之,由于英语的名词化和形容词化,使得英语的表达呈现静态。在英汉语际转换中,英汉语法隐喻使用差异主要导致的再范畴化倾向为由去语法隐喻化实现的范畴动态化。在汉英语际转换中,英汉语法隐喻使用差异导致的再范畴化倾向为由语法隐喻化实现的范畴静态化。

3.运动框架

Talmy(1985)认为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可以按动词框架语言(verb-framed languages)和卫星框架语言(satellite-framed languages)分类。运动事件框架(motion event-frame)中概念包括6个成分:4个中心成分是图形(FIGURE),背景(GROUND),运动(MOTION)和途径(PATH)。另外2个成分是选择性的:方式(MANNER)和原因(CAUSE)。途径是运动事件的中心成分之一,途径最终建立起图形(FIGURE)、背景(GROUND)和运动(MOTION)之间的关系,因此,是框架中最重要的成分,它在运动事件中起一种框架功能(a framing function)。途径的框架功能有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通过动词,比如法语中的entrer和西班牙语中的entrar.。根据这点,法语和西班牙语被称为动词框架语言。另一种是通过小品词(particles),比如英语中的go into等等。Talmy将这两类概括为一个语法范畴,称之为“卫星”(satellites)。

英语属于卫星框架语言,英语叙述者大量使用包括短语动词在内的v+satellites形式,比如:come+after,down,off,on,out,over,up…;go+down,down out,home,in,off,out,outside,over,through,up...。比较英汉对应表达,可以看到两者十分相似。汉语中与表示方向移动的小品词相应的是一些“趋向动词”,这些“趋向动词”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进、出、上、下、回、过、起、开”分别表示“往里面移动”,“往外面移动”,“往高处移动”等。“进去、出来、上来、下去”等复合趋向动词是上述两种意思的复合体。以下分别以不及物动词go(走)和及物动词put(放)构成的本义短语动词为例进行比较:

English Chinese Vi(Verbs of movement)Complementation(particles of direction)动词趋向补语(趋向动词)go across along away back beyond by down forth forward in off on out over through走 过去上去开回过过下上去上去进开下去出过过

关于汉语中的趋向动词,吕叔湘(1999:16)认为:“附在动词后边的趋向动词,有时候也表示类似于‘态’的意思。”刘宓庆(1992:61)在论述“表示行为态势或动向的述补结构”时指出:“所谓‘态势’和‘动向’,指行为或运动的趋向(direction)继续(progress)及完成(completion)。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述补结构充当了动词体的功能。”

英语和汉语同属卫星框架语言,运动事件框架中的“运动”和“途径”通常是分离表达的,即用述补结构表达的,但途径的表达状态是不同的,英语:verbs of movement+complementation(particles of direction);汉语:动词+趋向补语(趋向动词)。可以看到,英语途径由“方向性小品词”表达,相对呈静态;汉语途径由“趋向动词”表达,相对呈动态。

由于途径在运动事件框架中起“框架功能”(framing function),因此直接影响语言叙述状态。下面分别以一个英汉和一个汉英实例对比研究英汉连续性运动事件框架途径表达及其表达状态。

(1)原文:The car wound through the village and up a narrow valley following a thaw-swollen stream.

译文:小汽车迂回盘旋,穿过村庄,翻越峡谷,沿着一条因解冻而涨水的小溪行驶。

对比英汉连续性运动事件框架中途径的表达,可以看到,英语主要是[途径]连续表达式:wound(MOTION)through and up…。汉语主要是[运动+途径]连续表达式:穿过,翻越。

(2)原文:那周瑞家的又和知能儿唠叨了一回,便往凤姐处来,穿过了夹道子,从李纨后窗下越过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凤姐院中。(《红楼梦》)

译文:After gossiping a bit longer with Sapientia,Zou Rui’s wife made her way to Xi- feng’s quarters.To get there she had to go down a passage-way between two walls,under the windows at the back of Li Wan’s apartments,along the foot of an ornamental wall,and through a gateway in the western corner of the compound.

我们看到中文表达是运动加途径表达式,比如‘穿过’,‘越过’,‘往…..来’,而英语是途径表达式,如 go down… under… along… and through,可见汉语动词多用,而英语一个动词可后接几个小品词,表示一系列的运动,英语和汉语的区别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英语运动事件中,动作的表达主要是动词加小品词,相对呈静态;而汉语的表达主要是动词加趋向动词,相对呈动态;且英语一个动词可后续几个小品词,静态的表达越加强烈。

4.结语

本文从认知语法角度研究了英汉语言的不同表达。从总体来说,英语语言表达呈现静态倾向,汉语语言表达呈现动态状态。由于英语的名词化和形容词化,使得英语的表达呈现静态。在英汉语际转换中,英汉语法隐喻使用差异主要导致的再范畴化倾向为由去语法隐喻化实现的范畴动态化。在汉英语际转换中,英汉语法隐喻使用差异导致的再范畴化倾向为由语法隐喻化实现的范畴静态化。英汉认知框架途径表达对比表明,英语途径由“方向性小品词”表达,相对呈静态;汉语途径由“趋向动词”表达,相对呈动态。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1994.

[2]Lim,Timothy.The Dead Sea Scrolls.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Talmy,Leonhard.Path to realization:A typology of event conflation[A].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e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C].Berkeley:Berkeley Linguistic Society,1991.

[4]丛迎旭.名物化英汉对比[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4):89-92.

[5]黄国文.语法隐喻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翻译,2009(1):5-9.

[6]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7]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1997.

[8]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9]邵志洪.英汉运动事件框架表达对比与应用[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2):33-40.

[10]张辉.认知语义学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2).

[1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12]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83-90.

猜你喜欢
英汉静态隐喻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静态随机存储器在轨自检算法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具7μA静态电流的2A、70V SEPIC/升压型DC/DC转换器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