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背影

2014-11-28 17:10罗智强
情感读本·道德篇 2014年12期
关键词:基隆父母亲桥头

罗智强

已经忘了,是在什么时候读过朱自清的《背影》了。好像是在国中的课本里读到的吧。

那是国中时读过的课文中,最让我感动的一篇,因为在读《背影》之前,就曾有过和朱自清一样的心情。这篇文章,让自己想起在小学四年级时,有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我竟迟疑地停步,不确定那是不是自己的父亲。

父亲何时有了这么多白发

小学四年级时,父母亲用好不容易存起来的积蓄,在基隆的乌桥头附近买了一间20多平米大的新公寓,我们一家人便从基隆流浪头的平房搬到了乌桥头的公寓。乌桥头到流浪头搭公交车要坐十几站,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但父母亲可能觉得我已适应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不想让我重新适应新学校,所以没有帮我办转学,于是四年级开始,我常常搭公交车通勤。

有时候,在码头当装卸工人的父亲如果刚好排班在下午,下工时就会骑摩托车到我就读的中山国小校门口等我,接我回家。

有一天放学时,天空飘着霏霏细雨,天色昏暗,一片蒙蒙胧胧中,我收拾书包走向校门。基隆多丘陵,许多学校都是傍山而建,中山国小也是。我常走的学校后门并不是直接连接马路,得要爬一段陡长的阶梯。

一出校门,准备下阶梯时,就看见一个清癯的中年人,正从阶梯的底端向上走,他一看到我就立刻转身,走向停在坡边的摩托车。

我愣了一下,打量着这个背向我的中年人,手上拎着码头工人的胶盔,灰灰蓝蓝的工作服上沾满了污黑的粉屑,头发被毛毛雨微微打湿,间杂着银灰白发。拖着看起来疲惫不堪的步伐,身形略显佝偻。

“那是父亲吗?”一个疑惑闪过心头,身形是父亲的、摩托车也是父亲的,但那满身的脏污与疲惫不是我熟悉的父亲。还有,那间杂的白发,父亲何时有了这么多的白发?

只苦到父母没有苦到孩子

中年人坐上了摩托车,然后又回过头看着我,我这才确定那是父亲,赶忙走下长长的阶梯,坐上摩托车,双手扣着父亲的腰,让父亲载着我回家。坐在后头的我一言不发,难过心疼,觉得父亲很辛苦。

不知道为什么,每当在童年记忆里搜寻父亲的模样,那一幕细雨中的父亲背影,就会浮上心头。那背影太过鲜明,鲜明到,让我几乎记不起父亲年轻时的其他模样。

有一次,一位朋友问我,觉得自己小时候过得辛苦吗?

我沉吟了一会,答道:“小时候家里穷,但奇怪的是,小时候的我从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穷人家的小孩。”

我想,一方面是因为中山国小的学生,父亲们大多是码头工人或做着其他劳务工作,家庭环境差不多,也就没有感觉到谁家特别有钱或特别穷。

另一方面,我的父母亲是以孩子为人生中心的父母亲,什么事都以孩子为优先。所谓的“苦日子”,说起来,也只苦到他们,并没有苦到孩子,从小到大,吃饱穿暖,父母亲没让孩子们挨过一天饿、受过一天冻。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读起朱自清的《背影》,用平实而不华丽的辞藻,淡淡描述父亲的身影,总会勾起心头微微共鸣,总会让我想起,那个在雨中等我,在校门口转身的父亲。

张心涛摘自《联合报》

猜你喜欢
基隆父母亲桥头
桥头跳车研究
桥头跳车现象防治措施
偶尔
清明祭
桥头牧歌
父母亲的新朋友———《意林》
做父母不当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