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岩
(哈尔滨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中国现代室内乐作品中的支声织体现象窥探
曾岩
(哈尔滨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在中国现当代的音乐创作中,支声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被应用,同时产生支声音乐织体。本论文以部分中国现代室内乐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支声织体的现象。
支声音乐;中国现代室内乐;支声织体
支声音乐最早产生于各国的民间音乐中,中国的支声音乐也不例外,在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存在着大量的支声现象。“支声音乐是同一旋律的变体在同一时间内的结合发展。它由单声部音乐发展而来,起源于民间的齐唱、齐奏和演唱与伴奏之间的集体音乐形式”①。
根据张磊博士论文《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一书中对支声织体的分类,笔者对部分中国现代作曲家的室内乐作品进行了研究和梳理,把支声织体从形态和进行分类为按着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横向上,着力于旋律的变奏,纵向上,注重音高的变化。具体分类为,横向上的变化包括:装饰性支声、简化式支声、变化节奏式支声和展开式支声;纵向上的变化包括:时分时合式支声与平行进行式支声。②在笔者选择的大多数作品中,均体现如上数种支声现象,有单独运用一种支声手法的,也有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支声手法综合运用的例子。
本文选取的五部中国近现代作曲家室内乐作品包括:叶小刚的《马九匹》、郭文景的《巴》、徐昌俊的《寂》、唐建平的《玄黄》和秦文琛的《幽歌II号》,下面将分别对这几部室内乐作品中出现的支声现象进行分析。
(一)《马九匹》(Nine Horse)Op.19创作于1993年,是作曲家叶小刚应美国匹兹堡新音乐团的委约而创作的,首演于1996年3月10日,由戴维·斯托克(David Stock)指挥。该曲的灵感来源于中国的京剧、越南及印尼的民间音乐,表达了作曲家内心的一种幽默感。该曲为十位演奏员而作,乐器包括:长笛、双簧管、bB调单簧管、三件无音高的打击乐、马林巴、颤音琴、钢琴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各一把。
作品中出现的支声织体现象主要有平行进行式支声与时分时合式支声两种类型。
全曲的开始处第1—3小节,长笛、双簧管和bB调单簧管三个声部均以相同的节奏演奏不同的音高,各声部之间的进行属于严格平行进行式支声织体,纵向上构成以双簧管声部为旋律声部的大二度进行。
排练号2处的38—41小节,第38—39小节,长笛、双簧管和bB调单簧管以长笛声部为旋律声部,纵向上以每声部相差八度关系结合,第40小节bB调单簧管声部消失,而在第41小节的前两拍却以低于另外二声部大二度的关系出现,此时,上两声部同度结合。从该小节的第三拍开始又以同度结合的形式三个声部再次合为一体。表现出时分时合式支声织体特征,此类织体在作品中还有很多处。
下面这个例子又是一个严格平行进行式的支声织体。
排练号6于87小节开始,87—91小节双簧管与bB调单簧管声部担任乐队的旋律声部,二者以减七度相结合,并严格平行至第91小节结束。
(二)《巴》——为大提琴与钢琴而作,Op.8是由作曲家郭文景创作于1982年。全曲纵横均由“山歌”主题与“老六板”主题构成,全曲织体构成主要以对比复调、支声织体为主。
全曲开始,大提琴声部以老六板主题进入,而钢琴声部则演奏山歌主题,在纵向上二者结合形成对比复调的织体。第6—8小节的钢琴声部由三行谱组成四个声部,上两声部与下两声部在主题与音区音色上形成传递效果,同时,下两声部之间形成时分时合式支声织体形态。
排练号4开始的第73—75小节,大提琴与钢琴声部主要骨干音为:#G、B、#C,各声部骨干音相同二节奏不同,形成展开性支声织体。与传统民间音乐中的展开性支声织体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民间音乐中的展开性支声织体在纵向上偶尔带有时分时合式支声的特征——在某一节拍点处声部会有短暂演奏同音的特征,而这一片段中的展开性支声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却是同音异节奏,更倾向于对比复调的特征。
排练号6处的第123—124小节,很显然,在这个音乐片段中是以大提琴声部为主要旋律声部的,钢琴声部此时起到打击乐的效果,在重要的节拍点上强调旋律声部的主要音,二者构成简化式支声织体的特征。
与例6相同的织体出现在接下来的第135—136小节。
第137—139小节的钢琴声部则表现出时分时合式支声织体的特征。
第235—236小节,大提琴与钢琴的高声部体现出简化式支声与变节奏式支声两种支声织体的结合。而与钢琴的低声部则体现出对比复调的织体性质。
《巴》全曲体现出织体的复调性和支声性非常明显,比比皆是,本文只简单举出个别片段作为分析佐证。
(三)《寂》——为次女高音、蝶式筝、柳琴、中音笙和传统打击乐而作,该曲由作曲家徐昌俊创作于1985年,是将人声和民族乐器相结合的一种尝试,歌词引用唐代诗人柳宗元《江雪》中的两句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音高上以五声性音列为动机进行创作,乐器演奏上则以传统演奏法为主,织体却很有现代风格,意在以传统音响创作非传统效果,因此,该作品中对支声织体的运用甚少。
例中蝶式筝的前三组音的音高相同,只存在一个声部,第4组音突然出现在下面叠加出一个低声部,与之前出现的高声部形成纯四度的平行进行式的支声织体。
(四)《玄黄》——为一支竹笛和八把大提琴而作,作曲家唐建平创作于1994年1月,作品中音高组织运用了新石器时期出土的三个埙上的五个音:F、#C、E、D、B,结合中外技法,织体以支声织体、复调织体结合主调织体而成。其中,支声织体的分析请详见如下:
第14小节,大G调竹笛是主要声部,反复演奏E、F、B、#C四音,大提琴Ⅰ、Ⅱ和大提琴Ⅶ、Ⅷ分成两组织体,分别演奏E、bE、#F、C与B、#C、D、F各音,在主要拍点上呼应主要声部,与竹笛声部形成简化式支声的写法。
接下来的第15小节,八把大提琴与竹笛声部形成装饰性支声织体,主要声部强调#D音,其余各声部围绕主要音做装饰性变奏。
第45小节,大提琴Ⅴ、Ⅵ、Ⅶ、Ⅷ声部构成了所谓的平行进行式支声织体,但是,与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中的的平行进行式织体的不同之处在于:(1)改变纵向叠置关系。传统平行进行式支声织体各声部之间是严格的平行进行,通常纵向上以五度关系平行,这样就使得各声部之间彼此调性改变而调式不变。而本例中的平行进行式织体四个声部之间则以小二度关系在纵向上重叠,突破了传统平行式支声织体中五度关系叠置的原则,而各声部旋律本身的非调性化进行使得横向进行中突破传统调性色彩。作曲家预设音列产生横、纵两方面突破传统调式调性语言的束缚导致此类结果的产生。(2)节奏的错位。传统平行进行式支声织体中各声部之间要在同一时间内产生支声效果,而本例中的各声部依次晚于上一声部一个十六分音符。此例中织体更倾向于严格的模仿复调织体,造成块状音效。
第60—64小节乐队全体的织体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综合性支声织体的实例。此例中竹笛声部是主要声部,八把大提琴是辅助声部。先单独看大提琴各声部之间的关系构成变化节奏式支声织体,再把竹笛声部加进来一起观察,全乐队则形成以竹笛声部为主要声部的简化式支声织体。进入第64小节时,竹笛声部的三个旋律构成音#D、#C、E平铺到大提琴各声部中,横纵两方向均由此三音构成,织体上形成横纵同音交替的简化式支声织体与变节奏式支声织体混合的综合性支声织体。
排练号16处的第101—102小节,织体形态是装饰性支声织体与时分时合式支声织体的混合,也属于综合性支声织体。竹笛声部仍是主要声部,由主要音bB形成,大提琴的八个声部围绕主要音做装饰性进行,当乐队一齐进入第102小节时,101—102作为一个整体则变成时分时合式支声织体。
在《玄黄》中有很多处都存在支声织体,本文只举出典型几例以供分析参考。
(五)《幽歌Ⅱ号》——为两把大提琴、钢琴和两位打击乐手而作,作曲家秦文琛创作于1990年,1994年由台湾省立交响乐团室内乐团首演于台北。全曲音乐的情绪正如作品的名称,两把大提琴的相互交流尽显悲凉,特别是在某些段落中,大提琴声部用协和的四五度平行进行式支声织体显示出悲凉后类似宗教似的平和。曲中支声织体分析如下:
这是乐曲开头处两把大提琴之间的对话,尽显悲凉情绪,两个声部的主要音是B,上下声部围绕主要音稍作不同的装饰,体现出围绕主要音的展开性支声织体特性。
例17中是第2—8小节,两把大提琴悲凉对话结束之后的严格平行进行式支声织体,与传统的平行式进行式织体的特征完全相同,二声部以四五度关系结合,表现出悲凉之后宗教式的平和情绪。
下例是全曲第29小节的弱起—32小节大提琴Ⅰ、Ⅱ与钢琴声部,各声部均演奏C音,大提琴Ⅰ、Ⅱ与钢琴声部形成变化节奏式支声织体。
从排练号9第73小节开始至全曲结束,大提琴两个声部之间保持四度严格平行进行式织体,例19只截取了开始的三小节。从76小节起至结束,钢琴一、二声部之间也采用了严格的平行进行式支声织体,声部内部采用小七度做叠置,与大提琴声部之间的平行进行相结合,体现出平和、宁静的音乐情绪。(例20)
此作品虽篇幅不长,却多处可见平行进行式支声织体,个别处还存在其他支声织体,可见支声织体在作品中的重要。
支声织体本身来源于民族民间音乐,而本文笔者恰好对中国部分室内乐的织体研究,因此而看到,中国现当代作曲家们扎根民族音乐,结合西方作曲技法,作品从调式调性、音列构成、编制选择、主题构思、创作织体等各方面均表现出民族性来,特别是对支声织体的选择上,大多数作曲家的作品中都采用了此种做法,根据作品的需要,把支声织体的各种类型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扎根民族、中西结合。
注释:
①樊祖荫.论支声音乐.中国音乐,1983年第3期,第22页.
②详细介绍请参看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1]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2]中国作曲家作品系列室内乐篇.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J605
A
1005-5312(2014)23-006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