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茵 欧阳旭伟 李仲强 唐 鹏 邱 剑 鲁 娓 杨改芳 袁 梦
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流浪儿童指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或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连续超过24 小时,失去基本生存和可靠保障而陷入困境的少年和儿童。长期以来,流浪儿童作为家庭、社会的边缘群体依靠乞讨、偷盗等方式艰难地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目前救助保护机构对流浪儿童提供的保障型救助服务集中在收容和遣送两方面,部分流浪儿童将救助保护机构当成自己的家长期驻留不愿离开,大部分被遣送回户籍所在地的流浪儿童很快又会出现二次流浪(二次流浪的比例占40%[1]),真正“回归”是流浪儿童救助面临的难题。
儿童流浪行为是一种人格异常的反社会行为或精神病行为,他们为了解决与父母的持续性冲突,采取了一种与父母分离的“自我放逐”行为[2],在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对家庭的绝望无助和关怀支持的缺乏,如此特殊的处境容易使得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研究文献提示,流浪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正常儿童,表现出较多的焦虑、低自尊、忧郁、自卑、冲动、认知偏差、退缩倾向、问题行为[1,3]。流浪儿童的数量巨大,目前国内关于流浪儿童心理行为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探讨转型时期中国国情下流浪儿童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从内在状态和外在表现了解流浪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流浪儿童心灵救助提供依据。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取样方法在成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成都市救助管理站)抽取13~16岁的流浪儿童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50 份,回收有效问卷129 份,有效回收率为86%。其中男生112人,女生17人;平均年龄(14.70±0.989)岁;农村110人,城镇19人;小学及以下文化43人,初中文化77人,高中文化9人;汉族101人,彝族16人,其他少数民族12人。
1.2 方法
1.2.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4]该量表1973年由Derogatis 编制,经修订后在国内用于成人和中学生群体心理状况调查。共90个项目,包含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10个因子,采用5级评分,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8。
1.2.2 长处与困难问卷(SDQ)[5]该量表由R Goodman 编制,包括情绪症状、多动、品行问题、同伴交往问题和亲社会行为5个因子,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按(0~2)3级评分。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3。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2.1 流浪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性别差异检验发现,男生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得分显著低于女生,男生敌对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见表1。
表1 流浪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s)
表1 流浪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s)
注:* P<0.05,**P<0.01,***P<0.001,下同
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对流浪儿童心理健康在流浪次数、留守经历维度进行差异检验,见表2。二次以上流浪的儿童焦虑、偏执、强迫显著高于初次流浪的儿童;留守过的流浪儿童在偏执、精神病性两个维度的分数显著高于未留守过的流浪儿童。
表2 流浪儿童心理健康在是否留守、流浪次数维度的差异性(±s)
表2 流浪儿童心理健康在是否留守、流浪次数维度的差异性(±s)
2.2 流浪儿童心理健康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对流浪儿童心理健康与行为表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提示,除同伴交往与躯体化、敌对不存在相关关系外,心理健康各维度与问题行为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亲社会行为仅与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存在正相关(P<0.05)。
表3 流浪儿童心理健康与行为的相关(r)
3.1 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的差异性分析 在流浪儿童中,除敌对因子外,男生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女生,与以往普通学生研究结果一致[6]。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男性竞争、攻击、占有的特征可能使得男童在流浪过程中更容易接受和适应社会生存的挑战,女童是更为弱势的群体,在缺乏支持和保护的流浪过程中可能更容易遭致较多的危险,感受到强烈的内外不安与失控,强迫、躯体化、焦虑、害怕、担心等症状自然更为明显。二次以上流浪的儿童在心理健康状况的诸多维度上较初次流浪儿童差,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长期流浪的儿童更多采用压抑、制止的防御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流浪后,对人生采取一种消极的自我态度,躲避现实,缺乏进取心[7]。但并不是在所有维度上,二次流浪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都较初次流浪的儿童差,说明二次或多次流浪的孩子在长期的流浪过程中,可能逐渐认同流浪生活,选择包括并归属于某一类同伴群体,形成一套在社会上得以生存的心理行为适应模式,感知到较少的负性心理体验。长期留守是许多流浪儿童“无家可归”或“有家不愿回”的原因,与祖父母相依为命甚至独自留守在家让流浪儿童爱和情感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长期处于一种“缺爱”、“空虚”、“无助”、“埋怨”的心境中,逐渐难以忍受,选择“逃离”精神贫乏的家庭,走上“外出打工”和流浪的道路。所以,经历过留守的流浪儿童负性心境更明显,内心较不安全,个性偏执不易相处,在一定程度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8-9]。
3.2 流浪儿童心理健康与行为的相关性 流浪儿童是社会的边缘群体,对人的信任程度较低,对于流浪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通过细致的交流、深度的调查之后才能获得相对真实的数据。本研究发现,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程度越差越容易表现出较多的问题行为,也就是说,透过行为这种直接的外在表现可以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0]。对于儿童来讲,内心的状态可以通过非言语的方式外化,问题行为可以作为其外化内心状态的一种方式。心理症状越明显,内心越痛苦,流浪儿童就会越容易用品行、多动、同伴问题等外化的行为替代表达,宣泄或释放内部痛苦体验。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内部状态下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值得一提的是,敌对症状与同伴交往问题不存在相关,可能是因为长期流浪中,缺乏社会支持、家庭关怀,同伴交往是其唯一可获得情感链接并相互依赖的途径,所以,流浪儿童的敌对并未指向同伴,更多针对令其受到伤害、威胁、排斥的家庭和社会。本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并未呈现负相关关系,反而呈正相关或不相关关系,当流浪儿童存在恐怖症状时不容易表现出品行方面的问题,表现出较多亲社会行为,可能的原因是,当流浪儿童存在恐怖体验时,如果选择偷盗、抢劫等违反社会道德的品行问题会加重流浪儿童陷入危险和被逮捕的恐惧,通常情况下,流浪儿童会寻求保护,企图通过友好的行为获得有限的支持及关注,帮助其避免危险、远离不利情景,从而缓解恐怖体验。当出现人际关系敏感等负性症状时,亲社会行为可以作为流浪儿童保护自我的一种方式,进一步说明了行为对于心理健康的意义。
[1]何俊华,陈新景,曹朝阳.流浪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15(3):16-21
[2]姚淑芬.陈宇嘉.台湾社会发展学术丛书儿少篇[M].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17-218
[3]Buckner J C,Ellen L,Bassuk E L,et al.Homelessness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mental health and behavior of low-income school-age children[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9(1):246-257
[4]Derogatis 编制,金华等修订.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3-19
[5]杜亚松.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91-196
[6]赵建平,葛操.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2):132-135
[7]俞彬彬,崔丽娟,尹亭亭.自尊、防御机制与流浪儿童偏差行为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6):1369-1372
[8]顾宏翔,王科敏,金钊.流浪儿童心理救助服务模式初探[J].当代青年研究,2012,30(9):55-59
[9]胡昆,丁海燕,孟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100-102
[10]刘晓芹,李寿欣,杨瑞贞.医学生心理健康与行为类型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2):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