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受虐医学生分离特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014-11-28 08:01朱相华赵后锋杨永杰耿德勤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儿童期不安全感独生子女

朱相华 李 娇 乔 娟 赵后锋 杨永杰 耿德勤

儿童期虐待尤其性虐待对受虐者具有严重的长期不良影响,能使其出现明显的分离体验与分离症状,更容易患分离性障碍[1-4]。分离即解离,是指人的精神功能不能很好地把想法、感知、记忆、注意、体验和经验正常地整合到意识和记忆流当中[5]。分离倾向不同程度地出现在正常个体中,可以看作人格中的一种特质,有人称之为解离特质并编制了相应的评估工具[5]。国内研究发现,儿童期虐待尤其情感虐待和忽视对大学生“大五”人格特质具有明显的影响[6],青年群体中分离体验与儿童期情感忽视、情感虐待和性虐待关系密切[7]。鉴于目前国内尚无关于儿童期受虐待者分离特质的研究报道,故开展此项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医学院在校学生275人,于2010年3月施测,回收有效问卷262 份。其中男性132人,女性130人;年龄17~22岁,平均(19.9±0.9)岁;汉族260人,少数民族2人;独生子女149人,非独生子女113人。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8]:共21个条目,其中有19个条目用于评估在儿童期有无遭受父母的虐待及受虐程度,包括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视4个分量表,另有2个条目补充提问本问卷没有涉及到的虐待形式和施虐者,形成1个附加分量表即其他虐待;②解离特质量表(DTS)[7]:共6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7级评分,包含出神、现实解体、躯体化、人格解体、调节性、情感麻木、疏忽遗忘、时空混乱8个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解离体验的程度越高;③不安全感心理自评量表(SRFIS)[9];④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10];⑤防御方式问卷(DSQ)[11];⑥自尊量表(SES)[11];⑦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12];⑧人口社会经济学资料调查问卷[13]:参考费立鹏等问卷编制,包含性别、年龄、民族、独生子女、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精神病家族史等。

1.2.2 施测方法 由经过严格培训的调查员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告知被试调查目的、指导语,征得知情同意并签字;被试现场答卷;调查员当面检查答卷并收回。

1.3 统计处理 使用SPSS 15.0 进行数据清理后做描述性分析、t 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 医学生分离特质的单因素分析 见表1。t 检验显示,儿童期受虐待医学生的分离特质总分和各维度分均高于未受虐待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的时空混乱分数高于男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独生子女的分离特质分数高于独生子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医学生分离特质的单因素分析(±s)

表1 医学生分离特质的单因素分析(±s)

注:* P<0.05,**P<0.01,下同

2.2 医学生分离特质的相关因素分析 见表2。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医学生的分离特质与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神经质、不安全感、不成熟防御、中间型防御、掩饰呈正相关,与外向性、开放性、友善性、谨慎性、自尊、一般自我效能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特质与其他虐待、成熟防御无明显相关。

表2 医学生分离特质的相关(r)

2.3 医学生分离特质的回归分析 见表3。分别以分离特质各维度和总分为因变量,以儿童期虐待、大五人格、不安全感、自尊、一般自我效能、防御方式及其性别、民族、独生子女与否、身体健康状况、宗教信仰、亲属精神病与否、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等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不成熟防御、中间型防御、不安全感、儿童期虐待与医学生的分离特质呈正相关;掩饰与调节性、时空混乱、疏忽遗忘呈正相关,而与现实解体呈负相关;神经质与分离特质呈正相关,而外向性、谨慎性、开放性、一般自我效能与分离特质呈负相关;非独生子女者出神、人格解体、时空混乱特质明显,亲属有精神病者现实解体特质明显。

表3 医学生分离特质的回归分析

3 讨论

分离是一个广泛存在的连续谱,包括正常的分离体验、病态的分离症状和严重的分离性障碍;分离本身具有一定的心理防御功能,能对创伤事件包括儿童虐待做出防御性反应[1,7,14]。在分离状态下,受害者可以得到一些美好的事物,回避甚至战胜不好的、可怕的东西,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是,如果这种分离阻碍了个体的正常功能或一直延续到成年期,就会形成病态的分离或分离性障碍[1,7]。

本研究发现,儿童期受虐待医学生的分离特质总分和各维度分均高于未受虐待者,分离特质与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均呈正相关,但与其他虐待无明显相关,说明儿童期遭受父母虐待的医学生具有更加明显的分离倾向,且虐待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受虐待程度越重分离特质越明显,而非家庭成员施加的虐待对受害者的分离特质无明显影响。前期研究已发现,大多数受虐待者经受了长期的、多种类型的儿童期虐待[15]。这提示长期反复的或特殊类型的儿童虐待可能会使受害者形成某些突出的分离倾向[14],即分离特质,出神、现实解体、躯体化、人格解体、情感麻木、疏忽遗忘、时空混乱等分离倾向明显。与本研究结果类似的是,Plattner 等也发现,病态性分离与家庭成员内部的虐待有密切关系,与家庭外部施加的虐待无关[14]。Wright 等认为,由父母施加的虐待能够影响受害者与他人关系中的自我和自我内部工作模式,威胁安全依恋关系的形成,更易发展出分离症状[16]。

研究结果显示,女生的时空混乱分数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的分离特质分数高于独生子女,也就是说女生的时空混乱倾向比男生明显,非独生子女具有更加突出的分离特质。国内尚未对分离特质进行系统研究,但陈静等发现女性的分离体验多于男性[7],可能分离特质明显者更容易出现分离体验所致。本研究仅发现分离的8个维度中有1个维度与性别有关,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研究还显示,被试的神经质倾向越明显,不安全感越强烈,不成熟防御机制越突出,其分离特质就越明显;其外向性、开放性、友善性、谨慎性越明显,自尊和自我效能越低,则分离特质越明显。

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不成熟防御和神经质对分离特质的影响较大,尤其不成熟防御的作用最明显,不安全感和虐待对分离特质的影响也比较明显,这可能因为分离具有不成熟的防御功能,与不成熟防御方式存在较多共性[1,7,14],虐待可能是通过对人格和不安全感的作用来影响分离特质的,这些设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与Gaon等研究结果[1]相似,本研究也发现,所有虐待类型中性虐待对受害者的影响最大。回归分析未发现情感虐待对分离有任何影响,而Sar 等研究[2]认为,所有虐待类型中情感虐待是唯一影响分离的预测因素。亲属有精神病者现实解体特质明显,这可能因为分离是比较常见的精神病理性症状[1,7],可随精神病质一起遗传给子代,或分离特质可能与虐待一样存在着代际传递现象,通过亲子互动模式与家庭情感环境传递给子代,具体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Gaon A,Kaplan Z,Dwolatzky T,et al.Dissociative symptoms as a consequence of traumatic experiences:The long-term effects 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J].Isr J Psychiatry Relat Sci,2013,50:17-23

[2]Sar V,Islam S,Ozturk E.Childhood emotional abuse and dissoci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nversion symptoms[J].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09,63:670-677

[3]Roe-Sepowitz D,Bedard L E,Pate K.The impact of child abuse on dissociative symptoms:A study of incarcerated women[J].J Trauma Dissociation,2007,8:7-26

[4]Endo T,Sugiyama T,Someya T.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dissociative disorder among abused children[J].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06,60:434-438

[5]赵丞智,朱相华,武雅学,等.解离特质量表编制及信效度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1):79-81

[6]朱相华,王成东,周勤,等.儿童期受虐待大学生的大五人格特点[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7):1083-1086

[7]陈静,施琪嘉.青年群体分离体验与儿童期创伤间的相关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6,19(5):44-46

[8]朱相华,梁光利,乔娟,等.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在医学生中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959-961

[9]沈学武,耿德勤,李梅,等.不安全感自评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9):856-857

[10]McCrae R R,Costa P T.A contemplated revision of the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4,36:587-596

[1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15-120,318-320

[12]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CD].北京:中华医学会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187-188

[13]李献云,费立鹏.自杀和自杀干预的研究方法∥王声湧,林汉生.伤害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3-218

[14]Plattner B,Silvermann M A,Redlich A D,et al.Pathways to dissociation:Intrafamilial versus extrafamilial trauma in juvenile delinquents[J].J Nerv Ment Dis,2003,191:781-788

[15]朱相华,魏贤玉,王成东,等.儿童期虐待对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交功能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5):407-408

[16]Wright M O,Crawford E,Del Castillo D.Childhood emotional maltreatment and lat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college students:The mediating role of maladaptive schemas[J].Child Abuse Negl,2009,33:59-68

猜你喜欢
儿童期不安全感独生子女
本期导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我的儿童观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引导妈妈调整情绪,促进孩子积极发展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欧洲社会为什么弥散着“不安全感”
爱伦·坡《泄密的心》中的疯狂与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