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威
1
小笼包还剩三个,一桌人谁也吃不动了。朋友叫过服务员,非常不满地说:“我叫的杏仁豆腐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不上,如果还没做我们就不要了,退掉。”
服务员又紧张又委屈地说:“我们这里是要撤掉主食以后再上甜点的,我看您的小笼包还没用完,所以就……”
一般来说,我们将吃饭过程中的诸多不满都归罪于服务员,你到一家餐厅,看服务水平不要看门口站了多少穿旗袍的小姐,你就到里边一眼望过去听过去,如果到处都在喊“服务员,拿点儿餐巾纸”,“小姐,加双筷子”,“姑娘,有没有牙签”,“喂喂喂,我们的清蒸石斑怎么还不上来,你是现养呢还是去鱼塘捞去了”,等等,就可以肯定这家餐厅的服务不行,旗袍也白做了。
真正好的服务,是无须你开口,一切都被做到了。
最近在香港,去一家高档餐厅吃午饭,订的十二点的位,他们实际十二点才开门,所以我十一点五十分到的时候门口已经有七八个人了。两个没穿旗袍的服务员在门口,问了我的名字,叫我坐在旁边等一下。十二点整,他们两个分别冲到每位客人跟前,准确地称呼每个人的名字:李先生,请这边来;史密斯先生,您的两人桌已经准备好了;山本小姐,欢迎您到本餐厅用餐。感觉不到三十秒的工夫,一切已经安排停当。
2
我一直有个未能实现的愿望,就是做一名餐厅服务员,最好是在有小费的国家。
我的一个朋友在美国,自己学问很好,但为了支持老公读博士,自己去餐厅打工。我开始不懂,刷盘子能养活全家吗?我朋友跟我仔细讲了餐厅打工的学问,总的来说就是要做跟人交往的事情,不要只跟鱼虾鸡鸭和盘子交往;再就是到高档餐厅,西餐最好,不过英文要求较高,中餐要去最高档的,别去麦当劳中餐外卖什么的。
下面的事就看你的灵性了:服务要到位,客人一咳嗽马上递一条餐巾过去,一道菜用完马上撤盘子,杯子里的啤酒光了马上问是不是再来一点,客人起身去洗手间马上把他随手扔桌上的餐巾叠整齐。这是基本的,真正取决于小费多少还在于个性化服务,一定要记住老客户的名字和餐饮偏好。
“克林顿先生,您来了,还好吧,全家都好吧,娃也好吧。今天想吃点什么,上次的牛排煮大虾我看您特喜欢,要不要再来一次,或者换点新的口味?你喜欢偏甜一点的东西,要不要尝一尝我们新推出的糖醋烤蜗牛?”
我朋友说,有些客人小费真是大大地给,有时一天能挣一两百美元呢。就这样,人家挣出了学费、车和房子。
当然,服务只是一个方面,让客人能真正全面满意的还是食品的味道和质量,要看你追求什么了。总的来说,我们现在餐饮业关心的问题还是好吃不好吃,價格好不好,服务嘛,要多来实质的,少来花架子。
3
伦敦唐人街有家餐厅叫旺记,以物美价廉服务差而闻名。当年我们几个人去吃,在门口服务员问:“几个人?”我们说四个人,“那就坐这边吧。”朋友看到里边一桌刚刚空出来,就说我们能不能坐那边,服务员斜了他一眼:“你有毛病啊你。”
好了算了算了,不跟他计较,我们吃我们的饭。这家餐厅从来都是人满为患。我就一直想,在国内也应该开这样一家餐厅,它除了为你赚钱外还可达到一些其他的目的,比如:
树立餐饮行业坚决提供好吃食品,拒绝花哨服务的新观念。
给自以为很行的人一声棒喝,促人警醒,催人奋进。
为受虐偏好者提供一个享受的平台。
以创新的思路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总的来说,市场应该给消费者提供充分的选择,如果我们不谈上面那些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说,应该有东西特别好吃的地方,也有服务特别好的地方。但是最难的就是,好吃,服务又好,价格又便宜。谁能做到这一切呢?
为了不至于太失望,我就建议你,在国内只想怎么吃好,反正服务也好不了;在国外你就想怎么服务好,反正他们的什么好东西都配不上咱的中国胃。
4
上个月去芝加哥,在一家很高档的酒店住。你看人家,什么都那么人性化,八点钟去吃早餐,彬彬有礼的服务员把你引到一个靠窗的座位,轻轻地递过菜单。在明媚的阳光里,我欣赏着清晨的街景,听着餐厅播放的袅袅轻音,用莫扎特般优雅的声音说出两个词:“一份煎蛋,一份热红茶。”
就在中提琴组渐渐高亢时,我猛然听到一声极不和谐的打击乐,简直就是刺耳的“当啷”一声,随后,我感到腿上脚上一阵热麻。我下意识地一回头,目瞪口呆的服务员半跪在地上,左边的椅子斜在一边,一个银色的精美茶壶倒在地上,开水的热气从敞开的壶中呼呼地向外冒。我的右脚后侧面开始剧痛,湿淋淋的开水还沿着我的裤脚向下滴,我越来越痛,竟忍不住发出一声后来跟我朋友说的“让整个芝加哥都能听到的狂嚎”——“啊——”。
另外一个像是领班的服务员冲过来了,拿着三张餐巾纸,递给我两张,另一张他拿在手里随时准备。
餐巾擦不掉疼痛,我向他们要了烫伤膏,涂在脚上以后感觉好了一些。
我知道你想听下面的故事。在麦当劳吃东西被烫了嘴的老太太得到了几十万的赔偿呢,像你这种情况算得上是故意谋杀了,还不告丫一个底。
下次吧,楼下有我的客户等着一起去游览芝加哥呢。可是当天就要离开美国,什么时候回来索赔呢?
(宫铭荐自《时文博览》)
责编:E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