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敬 浦晓东 郭延松 陈诗泉 颜光烈 吴志勇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学院心内科 福州350001)
桡动脉途径已成为目前冠脉介入治疗的主要途径[1~3]。目前国内外常规首选亲水超滑涂层导丝输送导管,该导丝的特点是导丝表面光滑、对血管刺激小、不易引起血管痉挛、容易通过狭窄病变的血管,但正是由于上述特点,加之导丝头端弯曲度小容易进入细小血管分支,导致血管穿孔出血[4];而且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常规应用多种抗血小板药物导致穿孔血管不易止血,进而发生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虽然通过全程透视下操作可避免上述部分并发症,但因为上肢动脉解剖变异性大,即使在X线曝光透视下输送亲水超滑导丝仍时有血管穿孔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增加了医生及患者的X射线接触吸收量。经过探索及论证,我们中心于2006年开始使用0.035英寸直径的普通J型导丝进行经桡动脉途径输送导管,极大地提高了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人群与分组 选取我院2006年8月~2012年12月共1 400例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治疗病例。随机平均分为超滑导丝组(n=700)与普通J型导丝组(n=700),超滑导丝组患者使用亲水涂层超滑导丝,普通J型导丝组患者使用普通J型导丝。入选标准:(1)Allens试验阳性者;(2)有冠脉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排除标准:无桡动脉搏动、Allens试验阴性者、肾透析者桡动脉造瘘桡动静脉短路。其中超滑导丝组男355例,女345例,年龄 35~79 岁,平均(57±5.6)岁,平均体重(61.5±6)kg;普通J型导丝组男353例,女347例,年龄38~82 岁,平均(60±6.3)岁,平均体重(68.6±3)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器械与材料(1)西门子大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2)5F 共用造影导管[生产企业: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型号:RADIAL5TIG110M];(3)6F桡动脉穿刺鞘[生产企业:美国ST.JUDE MEDICAL公司];(4) 普通 J型导丝 [生产企业:美国MERITMEDICAL 公司,型号:IQ35F150J3];(5)亲水涂层超滑导丝[生产企业: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型号:GA35153M]。
1.3 方法(1)术前做Allen试验:Allen's试验阳性者方能行该侧桡动脉介入治疗;(2)行桡动脉穿刺:选择右侧桡动脉为穿刺插管部位,用桡动脉穿刺套装包,穿刺成功后经桡动脉鞘内注入硝酸甘油200μg,以防血管痉挛;注入肝素3 000 U,介入治疗前追加肝素100 U/kg,以减少血栓形成和发生桡动脉闭塞的可能性;(3)导丝及导管的输送:操作固定由我院两名心内科专业具有6年以上介入治疗经验的医师进行操作,送入不同导丝及导管至升主动脉根部,记录人员同时使用秒表记录引入导丝及导管到达主动脉根部的操作时间、透视时间,并记录透视期间X线曝光剂量。介入检查或治疗结束后,使用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观察前臂及上臂有无皮下瘀斑、血肿及大出血等并发症情况。(4)9个月后通过超声检测桡动脉闭塞的情况。
1.4 评价指标(1)操作时间:指从桡动脉穿刺鞘将导丝及导管送入鞘管至主动脉根部的时间;(2)透视时间:指有使用X线曝光透视下推送导丝及导管的时间;(3)射线暴露量:指在推送导丝及导管过程中X线的曝光量;(4)导丝通过成功率:指成功推送导丝及导管至主动脉根部的例数占相应组别总例数的百分率;(5)并发症:指在操作过程发生并发症的情况,通常包括导丝及导管输送过程中发生皮下淤血、瘀斑和导丝穿孔导致任何部位的血肿及大出血等并发症;(6)9个月随访的桡动脉闭塞率:指操作成功9个月后通过超声检测桡动脉闭塞的例数占相应组别总例数的百分率。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S),采用两组均数比较的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超滑导丝组比较,普通J型导丝组操作时间更短(P<0.01),透视时间缩短(P<0.01),射线暴露量更低(P<0.01)。普通J型导丝组导丝通过失败12例,导丝通过成功98.28%;超滑组导丝通过失败5例,导丝通过成功率99.2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超滑组发生前壁张力性血肿5例、腋动脉分支穿孔损伤导致血胸1例、颈动脉分支穿孔损伤致颈部血肿导致气管受压迫移位1例、超滑导丝误入冠脉回旋支导致冠脉穿孔引起心包积液1例;普通组发生桡动脉痉挛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9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的桡动脉闭塞率情况:超滑导丝组8例,普通J型导丝组10例,P>0.05,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评价指标比较(n=700) (±S)
表1 两组各项评价指标比较(n=700) (±S)
注:与超滑导丝组相比,*P<0.01;与超滑导丝组相比,#P>0.05。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中,安全顺利地将导丝及导管通过上肢动脉输送至冠状动脉口是成功完成介入手术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国内外将亲水涂层超滑导丝作为输送导管的首选,但其表面亲水光滑、触觉反馈差等特性时常有发生血管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的报道。
我中心在通过临床实践操作对比发现使用普通J型导丝组进行输送导管时操作时间、透视时间、射线暴露量均少于超滑导丝组,未发现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这和其头端有一呈J型的较大弯曲、表面无亲水涂层、不易进入血管的细小分支、且头端较软触觉反馈好、可及时调整导丝的走行、避免血管穿孔出血的发生有关,同时也减少了医生及患者X射线的吸收量,这比Sciahbasi A[6]等TRI所提的透视时间和曝光剂量更少。在导丝通过率方面普通J型导丝组发生12例未能通过是因桡动脉远端狭窄伴明显迂曲或锁骨下动脉和升主动脉严重扭曲有关,改为超滑导丝完成导丝及导管的输送;亲水涂层超滑导丝组5例未能通过系因为桡动脉远端几近闭塞且扭曲有关,改为左桡动脉途径完成操作。本研究超滑导丝组发生8例并发症,其中3例为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均因为亲水超滑导丝表面光滑、头端弯曲度小、头端进入细小血管、且其触觉反馈差、仍然继续推送导丝导致血管穿孔出血所致[5]。通过全程透视下操作可部分避免上述部分并发症,但因为上肢动脉解剖变异性大,即使在X线曝光透视下输送亲水超滑导丝仍时有血管穿孔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增加了医生及患者的X射线接触吸收量。而普通J型导丝组仅发生2例桡动脉痉挛并发症,经鞘管内注射硝酸甘油和利多卡因后缓解,临床操作安全。本研究通过超声检测随访发现两组9个月的桡动脉闭塞率相近,约在1%左右,这与国外报道一致[7]。因此我们认为与亲水涂层超滑导丝相比,经桡动脉途径使用普通J型导丝进行导管输送更安全、有效,可作为常规首选导丝输送导管。
[1]傅向华,马宁,刘君,等.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8):573-577
[2]Rao SV,Cohen MG,Kandzari DE,etal.The transradial approach to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historical perspective,current concepts,and future directions[J].J Am Coll Cardiol,2010,55(20):2 187-2 195
[3]Va lgimigli M,Saia F,Guastaroba P,et al.Transradial versus transfemoral intervention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 propensity score-adjusted and-matched analysis from the REAL(Registro regionale AngiopLastichedell'Emilia-Romagn)multicenter registry[J].JACC Cardiovasc Interv,2012,5(1):23-35
[4]Sondagur AR,Wang H,Cao Y,etal.Success rate and safety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angioplasty via radial artery approach among a Chinese population [J].J Invasive Cardiol.2014,26(6):273-275
[5]Farooqi F,Alexander J,Sarma A.Rare vascular perforation complicating radial approach to 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plasty[J].BMJCase Rep,2013,28;2013
[6]Sciahbasi A,Romagnoli E,Burzotta F,Trani C,etal.Transradial approach (left vs right)and procedural times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procedures:TALENT study[J].Am Heart J,2011,161(1):172-179
[7]Tuncez A,Kaya Z,Aras D,etal.Incidence and predictors of radial artery occlusion associated transradial catheterization.[J].Int J Med Sci,2013,10(12):1 715-1 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