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与金融体系风险关系分析

2014-11-26 01:08李久磊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33期
关键词:实证分析居民消费

李久磊

内容摘要:增加国内需求,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成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良方。围绕消费需求不足问题的分析研究成果丰富。关于居民消费与金融体系风险的分析却鲜有所闻。本文通过实证方法,对居民消费与金融体系风险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文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VAR模型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然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关建议:鼓励居民消费的同时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加强对银行体系监管,控制金融体系风险;提高银行体系自身经营能力,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关键词:居民消费 居民储蓄 金融体系风险 实证分析

问题的提出

当今,扩大以消费需求为核心的国内需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成为保持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良方。刺激国内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议题。消费需求历来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分析与研究的重点对象,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国外对于消费需求早已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凯恩斯(Keynes)的消费函数,系统论述了有效需求理论,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萧条和大危机。在凯恩斯之后又出现了许多消费理论,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Duesenberry)提出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弗里德曼(Friedmam)的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等。Hall(1978)把理性预期学说开创性引入到消费函数理论,对消费增长的不可预见性进行了检验。在行为经济学领域, Kahneman和Tversky(1979)创立了著名的前景理论,使对消费者行为的描述更加精确。Porter(1990)和Rostow(1990)基于竞争优势理论和国家经济增长五阶段划分,研究指出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才是健康可持续的,建立消费型社会是一国经济发展最终目标。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消费问题渐渐为国内专家学者所重视。从目前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研究消费需求的重点在于影响消费需求因素的分析、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和影响、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与意义以及如何提高消费需求等方面。尹世杰(2002)论述了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问题,并从消费的观念、政策、结构、环境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消费率,促进经济增长。范剑平(2003)提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由投资主导型向居民消费、社会投资双拉动型转换。李文星等(2008)实证考察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得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不是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原因。田青等(2008)利用相关数据分析了消费习惯、收入、购房支出、医疗、教育支出、收入波动及利率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刘惯超(2010)研究概括了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的高投资挤占消费论、高储蓄挤占消费论、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制约消费论等7种观点。李燕桥和臧旭恒(2011)动态分析了1978-2008年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储蓄)行为,表明预防性储蓄动机对居民消费水平变动及居民消费增长率变动产生的作用强度均不大。王勇(2012)认为发展消费金融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之一。陈健等(2012)从信贷约束角度探讨了房价波动对消费的影响机制,经实证分析发现总体上房价上涨会抑制消费。夏杰长(2012)分析认为仅靠投资与净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正逐步不可持续,必须扩大消费需求、调整经济结构、稳定经济增长。洪银兴(2013)认为发展消费经济是解决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供给问题,尤其需要企业的创新,引导和创造消费者,推动消费方式的多样化,消费状态的扩展,消费模式的调整。

梳理和回顾国内外已有研究,可以发现对消费需求问题的研究硕果颇丰,无论理论分析还是实证分析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呼吁增加居民消费的同时,对于居民消费与金融体系风险的分析在已有文献中鲜有提及,系统性论述和相关成果更是少见。但是,随着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地位的提高,管控金融体系风险对于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居民消费与金融体系风险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鉴于此,本文就居民消费与金融体系风险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居民消费、居民储蓄、间接融资规模的实证分析,揭示居民消费与金融体系风险的关系。其中,运用计量工具进行实证模型数据化研究是本文分析的重点部分。期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述,对当前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当下,控制好金融体系风险,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有所参考和帮助。

分析方法介绍及变量数据选取

本文针对所要分析的问题,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选取取自然对数后的居民消费率(LNHCR)、居民储蓄率(LNHDR)和间接融资规模指标(LNIFR),结合我国1989-2011年之间的年度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一)分析方法及模型简介

相关性分析方法,通过计算相关系数能精确的反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及其程度的大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建立的模型,通过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回归分析,以估计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VAR模型不以经济理论为基础,避免了经济学先验理论的束缚,在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中常常被使用。

(二)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居民消费率(LNHCR)=LN(居民消费支出/GDP),以LNHCR来衡量居民消费需求的水平,该数值越大表明居民消费水平越高。

居民储蓄率(LNHDR)=LN(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GDP),以LNHDR来衡量居民储蓄的状况,其数值越大则居民储蓄水平越高。

间接融资规模(LNIFR)=LN(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年末金额/GDP),以LNIFR作为衡量金融体系风险的指标,LNIFR值越大,银行体系积聚的风险越多,金融体系风险也就越大。endprint

本文搜集我国1989 -2011年之间的年度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时间跨度共计23年,所有样本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和历年的《中国金融年鉴》。由于统计指标呈指数化变化,本文对选取的变量进行了对数化处理,起到压缩数据、消除异方差等作用,但并不会改变时间序列的性质。

实证检验与分析

鉴于对居民消费与金融体系风险实证分析需要,本文利用Eviews7.2软件,对LNHCR和LNHDR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对LNIFR和LNHDR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建立VAR模型判定其平稳性,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

(一)居民消费率(LNHCR)和居民储蓄率(LNHDR)相关性分析

为了实证分析居民消费与居民储蓄之间是否存在消费-储蓄的收入支配模式,对LNHCR和LNHD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LNHCR与LNHDR的相关系数为-0.745633,可以判定居民消费与居民储蓄之间存在强烈的负相关关系,消费-储蓄的居民收入支配模式确实存在。居民储蓄率提高说明居民消费率降低了,居民储蓄率下降则说明居民消费率升高了。

(二)间接融资规模(LNIFR)和居民储蓄率(LNHDR)实证检验与分析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由于序列LNIFR、LNHDR都是时间序列数据,为了防止虚假回归等问题的出现,首先需要检验其平稳性,再进行VAR建模及后续相关的检验和分析。本文选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来检验序列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结果显示,序列LNIFR、LNHDR的ADF值均小于相应的5%临界值,即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下,间接融资规模(LNIFR)、居民储蓄率(LNHDR)都是平稳序列。

2.建立VAR模型判定其平稳性。经检验LNIFR与LNHDR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下面来构造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判定VAR模型平稳性。通过LR、FPE、AIC、SC和HQ准则选择VAR模型最优滞后阶数为3,即建立VAR(3)模型。进一步对VAR(3)模型进行平稳性判定。通过AR根的判断,被估计的VAR(3)模型所有单位根都落在单位圆内,因此可以判定VAR(3)模型是平稳的。

3.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与方差分解分析。在已经判定VAR(3)模型是稳定的前提下,就可以进一步对VAR(3)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与方差分解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图1表明了居民储蓄率(LNHDR)对间接融资规模(LNIFR)的冲击效应。 LNIFR在受到LNHDR一个标准差变化的单位正向冲击之后,由开始值为零1年内迅速上升,上升到第2期的最大正效应值(0.025)之后又迅速下降,并在第3期由正效应变为负效应,在第4期达到最大负效应值(-0.01)之后逐步上升,在第5期再次上升为正效应,之后小幅变动,但其值始终是大于零的。这说明居民储蓄率(LNHDR)上升,即居民消费率(LNHCR)下降,总体上对间接融资规模(LNIFR)有正向促进作用,从而增加了金融体系风险。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居民消费率下降,居民储蓄率提高对间接融资规模扩大保持相对稳定的正向作用,金融体系风险不断积累。

图2表明了间接融资规模(LNIFR)对居民储蓄率(LNHDR)的冲击效应。居民储蓄率在受到间接融资规模单位正向冲击之后,前3年由正向效应不断下降并转负,之后持续下降到第5期最大负效应值(-0.032),到第6期保持相对平稳的负值状态,而后开始持续上升,在第9期上升为正值,之后小幅度继续上升。这说明随着金融体系风险积聚,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对居民储蓄率的负面作用较大,但在近期和较长的远期表现出正效应的影响。

方差分解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间接融资规模(LNIFR)标准差从100%-87.4%的绝大部分被自身承载。居民储蓄率(LNHDR)对间接融资规模(LNIFR)的影响力第1年为0,之后从第2期到第10期影响力在10.9%-13.1%之间小幅度波动。这表明间接融资规模在较长时期内受自身影响,并稳定在一定水平,期间受到的居民储蓄率影响是稳定的且相对较小的。进一步反映出金融体系风险在较长时期内受自身影响较大,居民低消费、高储蓄对金融体系风险的加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表4表明,居民储蓄率(LNHDR)标准差被自身承载的比例不断下降,而由间接融资规模(LNIFR)承载的比例不断上升。居民储蓄率受自身影响第1期为82.18%,之后到第3期有微幅上升,随后下降并且到第10期基本稳定在60%以上。居民储蓄率受间接融资规模的影响总体不断上升,由期初的17.82%,到第10期为38.01%。这表明居民储蓄率受间接融资规模的影响随时间推移而加大,反映了银行体系为了维持巨大的间接融资规模,而努力扩大储蓄尤其是积极吸收中长期的定期储蓄,以获得稳定的负债。当然,银行体系的这一行为过程,抑制了居民消费的提升,也不断集聚着风险,给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带来隐患。

4.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为了更进一步发现间接融资规模(LNIFR)和居民储蓄率(LNHDR)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LNIFR和LNHDR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和分析。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在1%显著性水平下,居民储蓄率(LNHDR)是间接融资规模(LNIFR)的格兰杰原因;而间接融资规模(LNIFR)不是居民储蓄率(LNHDR)的格兰杰原因。即居民储蓄率(LNHDR)是间接融资规模(LNIFR)单向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居民储蓄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的下降,能够促使间接融资规模扩大,也就使银行体系积累风险,金融体系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暴露。同时,在接受LNIFR不是LNHDR的格兰杰原因零假设时,相伴概率为0.1374,这一概率值并不高。其表明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金融体系风险的加剧,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引起居民储蓄率提高、消费率下降。endprint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居民消费与金融体系风险的探究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居民消费率低、储蓄率高是我国间接融资规模占比很高的重要原因,随着间接融资规模扩大大量风险向银行体系积聚,金融体系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暴露,这些对于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是不利的。第二,由相关性分析可知,居民低消费、高储蓄现象一直存在并不断加强,消费与储蓄此消彼长,消费-储蓄是居民收入支配主要模式。第三,脉冲响应函数表明,一方面居民消费下降、储蓄上升促进了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增加了金融体系风险。另一方面随着间接融资规模扩大、金融体系风险积聚,在近期和较长远期能使居民储蓄增加、消费下降。第四,从方差分解来看,金融体系风险加大是居民低消费、高储蓄下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银行体系在追求利润加大吸储力度,维持较大间接融资规模聚集较大金融体系风险的同时,客观上抑制了居民消费的提升。第五,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居民消费、居民储蓄与间接融资规模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消费水平下降、储蓄水平上升对间接融资规模扩大、金融体系风险增加的影响更为显著。

(二)对策建议

基于结论,为了在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金融体系风险,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鼓励居民消费的同时拓宽居民投资渠道。鼓励居民消费只是从数量上能降低居民的储蓄水平,而未能改变居民收入的消费-储蓄支配模式。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分散居民消费后闲置资金流向,降低对储蓄依赖,一方面能给居民带来较之单一储蓄更高的收益,满足其合理理财需求;另一方面能从源头上降低居民储蓄率,缓解风险向银行体系过分积聚的现状,合理配置社会资金,分散风险,保持金融体系健康稳定。拓宽居民投资渠道主要是从股票、债券、信托产品等方面入手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在2006年到2007年股票市场处于持续大涨之时居民储蓄水平就明显下降,资本市场十分活跃,直接融资规模增大显著。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网络金额的发展,开发出适合众多小额闲余资金方便快捷的投资渠道和投资产品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

2.加强对银行体系监管并控制金融体系风险。在银行占主导地位的金融体系里,监管好银行体系就能有效控制金融体系风险。针对本文研究问题,货币当局一方面要严格监管银行体系信贷规模、信贷结构和信贷方向,在长期中控制间接融资在社会总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优化融资结构,同时在短期内防止金融体系风险的形成和不断积累;另一方面要合理干预银行吸收储蓄行为,积极引导银行理性吸储,真正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加快社会资金流动,合理配置资金资源,而不是银行采用一切手段大量揽储然后大量放贷,挤占居民消费支出,抑制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并且增加社会间接融资规模,积聚金融风险。

3.提高银行体系自身经营能力并保持金融体系稳定。伴随着金融改革加快,银行业改革势在必行,银行体系今后必将面临更加复杂和严酷的经营环境。民营银行的进入、高利差的结束、资本市场的发展、居民投资渠道的多元化等都对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挑战。居民消费潜力的逐渐释放,储蓄水平随之降低也会对银行体系产生冲击。银行体系必须提高自身经营能力,从人员素质、产品创新、业务拓展、贷款管理、服务水平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自身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维持银行体系健康状态,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继续发挥银行调节和配置社会资金的作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梅纳德·凯恩著.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99

2.Kahneman, D., Tversky, A.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 Econometrica, 1979, 47(2)

3.尹世杰.提高消费率拉动经济增长[J].经济学动态,2002(10)

4.李文星,徐长生,艾春荣.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1989-2004[J].经济研究,2008(7)

5.田青,马健,高铁梅.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J].管理世界,2008(7)

6.王勇.通过发展消费金融扩大居民消费需求[J].经济学动态,2012(8)

7.洪银兴.消费需求、消费力、消费经济和经济增长[J].中国经济问题,2013(1)endprint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居民消费与金融体系风险的探究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居民消费率低、储蓄率高是我国间接融资规模占比很高的重要原因,随着间接融资规模扩大大量风险向银行体系积聚,金融体系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暴露,这些对于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是不利的。第二,由相关性分析可知,居民低消费、高储蓄现象一直存在并不断加强,消费与储蓄此消彼长,消费-储蓄是居民收入支配主要模式。第三,脉冲响应函数表明,一方面居民消费下降、储蓄上升促进了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增加了金融体系风险。另一方面随着间接融资规模扩大、金融体系风险积聚,在近期和较长远期能使居民储蓄增加、消费下降。第四,从方差分解来看,金融体系风险加大是居民低消费、高储蓄下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银行体系在追求利润加大吸储力度,维持较大间接融资规模聚集较大金融体系风险的同时,客观上抑制了居民消费的提升。第五,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居民消费、居民储蓄与间接融资规模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消费水平下降、储蓄水平上升对间接融资规模扩大、金融体系风险增加的影响更为显著。

(二)对策建议

基于结论,为了在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金融体系风险,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鼓励居民消费的同时拓宽居民投资渠道。鼓励居民消费只是从数量上能降低居民的储蓄水平,而未能改变居民收入的消费-储蓄支配模式。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分散居民消费后闲置资金流向,降低对储蓄依赖,一方面能给居民带来较之单一储蓄更高的收益,满足其合理理财需求;另一方面能从源头上降低居民储蓄率,缓解风险向银行体系过分积聚的现状,合理配置社会资金,分散风险,保持金融体系健康稳定。拓宽居民投资渠道主要是从股票、债券、信托产品等方面入手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在2006年到2007年股票市场处于持续大涨之时居民储蓄水平就明显下降,资本市场十分活跃,直接融资规模增大显著。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网络金额的发展,开发出适合众多小额闲余资金方便快捷的投资渠道和投资产品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

2.加强对银行体系监管并控制金融体系风险。在银行占主导地位的金融体系里,监管好银行体系就能有效控制金融体系风险。针对本文研究问题,货币当局一方面要严格监管银行体系信贷规模、信贷结构和信贷方向,在长期中控制间接融资在社会总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优化融资结构,同时在短期内防止金融体系风险的形成和不断积累;另一方面要合理干预银行吸收储蓄行为,积极引导银行理性吸储,真正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加快社会资金流动,合理配置资金资源,而不是银行采用一切手段大量揽储然后大量放贷,挤占居民消费支出,抑制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并且增加社会间接融资规模,积聚金融风险。

3.提高银行体系自身经营能力并保持金融体系稳定。伴随着金融改革加快,银行业改革势在必行,银行体系今后必将面临更加复杂和严酷的经营环境。民营银行的进入、高利差的结束、资本市场的发展、居民投资渠道的多元化等都对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挑战。居民消费潜力的逐渐释放,储蓄水平随之降低也会对银行体系产生冲击。银行体系必须提高自身经营能力,从人员素质、产品创新、业务拓展、贷款管理、服务水平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自身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维持银行体系健康状态,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继续发挥银行调节和配置社会资金的作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梅纳德·凯恩著.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99

2.Kahneman, D., Tversky, A.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 Econometrica, 1979, 47(2)

3.尹世杰.提高消费率拉动经济增长[J].经济学动态,2002(10)

4.李文星,徐长生,艾春荣.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1989-2004[J].经济研究,2008(7)

5.田青,马健,高铁梅.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J].管理世界,2008(7)

6.王勇.通过发展消费金融扩大居民消费需求[J].经济学动态,2012(8)

7.洪银兴.消费需求、消费力、消费经济和经济增长[J].中国经济问题,2013(1)endprint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居民消费与金融体系风险的探究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居民消费率低、储蓄率高是我国间接融资规模占比很高的重要原因,随着间接融资规模扩大大量风险向银行体系积聚,金融体系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暴露,这些对于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是不利的。第二,由相关性分析可知,居民低消费、高储蓄现象一直存在并不断加强,消费与储蓄此消彼长,消费-储蓄是居民收入支配主要模式。第三,脉冲响应函数表明,一方面居民消费下降、储蓄上升促进了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增加了金融体系风险。另一方面随着间接融资规模扩大、金融体系风险积聚,在近期和较长远期能使居民储蓄增加、消费下降。第四,从方差分解来看,金融体系风险加大是居民低消费、高储蓄下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银行体系在追求利润加大吸储力度,维持较大间接融资规模聚集较大金融体系风险的同时,客观上抑制了居民消费的提升。第五,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居民消费、居民储蓄与间接融资规模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消费水平下降、储蓄水平上升对间接融资规模扩大、金融体系风险增加的影响更为显著。

(二)对策建议

基于结论,为了在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金融体系风险,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鼓励居民消费的同时拓宽居民投资渠道。鼓励居民消费只是从数量上能降低居民的储蓄水平,而未能改变居民收入的消费-储蓄支配模式。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分散居民消费后闲置资金流向,降低对储蓄依赖,一方面能给居民带来较之单一储蓄更高的收益,满足其合理理财需求;另一方面能从源头上降低居民储蓄率,缓解风险向银行体系过分积聚的现状,合理配置社会资金,分散风险,保持金融体系健康稳定。拓宽居民投资渠道主要是从股票、债券、信托产品等方面入手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在2006年到2007年股票市场处于持续大涨之时居民储蓄水平就明显下降,资本市场十分活跃,直接融资规模增大显著。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网络金额的发展,开发出适合众多小额闲余资金方便快捷的投资渠道和投资产品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

2.加强对银行体系监管并控制金融体系风险。在银行占主导地位的金融体系里,监管好银行体系就能有效控制金融体系风险。针对本文研究问题,货币当局一方面要严格监管银行体系信贷规模、信贷结构和信贷方向,在长期中控制间接融资在社会总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优化融资结构,同时在短期内防止金融体系风险的形成和不断积累;另一方面要合理干预银行吸收储蓄行为,积极引导银行理性吸储,真正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加快社会资金流动,合理配置资金资源,而不是银行采用一切手段大量揽储然后大量放贷,挤占居民消费支出,抑制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并且增加社会间接融资规模,积聚金融风险。

3.提高银行体系自身经营能力并保持金融体系稳定。伴随着金融改革加快,银行业改革势在必行,银行体系今后必将面临更加复杂和严酷的经营环境。民营银行的进入、高利差的结束、资本市场的发展、居民投资渠道的多元化等都对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挑战。居民消费潜力的逐渐释放,储蓄水平随之降低也会对银行体系产生冲击。银行体系必须提高自身经营能力,从人员素质、产品创新、业务拓展、贷款管理、服务水平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自身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维持银行体系健康状态,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继续发挥银行调节和配置社会资金的作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梅纳德·凯恩著.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99

2.Kahneman, D., Tversky, A.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 Econometrica, 1979, 47(2)

3.尹世杰.提高消费率拉动经济增长[J].经济学动态,2002(10)

4.李文星,徐长生,艾春荣.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1989-2004[J].经济研究,2008(7)

5.田青,马健,高铁梅.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J].管理世界,2008(7)

6.王勇.通过发展消费金融扩大居民消费需求[J].经济学动态,2012(8)

7.洪银兴.消费需求、消费力、消费经济和经济增长[J].中国经济问题,2013(1)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证分析居民消费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2017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
2017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
安徽省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居民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