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兰州交通大学部分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西北地区高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职业生涯模糊、就业观念陈旧、自我认识不足、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而在与中小企业对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基于调查结果,本文就西北地区高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区域性及结构性矛盾进行探究,对于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观念的更新与提升、就业意识的建立与培养以及如何快速有效对接中小企业提出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高校 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 中小企业
0 引言
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当今社会关乎民生的重大核心问题。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涌入就业人潮之中,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对于西北地区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
1 大学生就业观念及意识现状分析
1.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被选。调查内容包括就业观念及意识、不同生源就业地域选择、欲就业单位性质、在校生活状态、就业乐观程度等。
1.2 研究对象
本研究结合学生生源地、所学专业等因素,共选取兰州交通大学1500人进行调查,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244份。
1.3 结果分析
1.3.1 就业观念及意识
在调查后的比较分析中发现,选择就业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3.66%,而除了面临毕业的2010级学生大多数选择就业,占年级人数的74.05%外,其他三个年级均未超过40%。对于不确定的学生有19.34%,无打算有3.37%,其中2010级学生不确定的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9.16%,其他三个年级分别为18.05%、22.03%和25.93%。而2010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意向都有自己的规划,而其他三个年级还无打算的学生分别占年纪人数的4.44%、3.73%和4.56%。由此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对于就业方面问题到了大四才开始考虑,之前就业意识较为缺乏,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表1 学生就业意向统计表
■
1.3.2 不同生源学生对就业地域的选择
兰州交通大学地处西北,生源以甘肃省及西北各省为主。表2中可见,甘肃生源占调查总人数的53.78%,除甘肃以外其他生源占46.22%。而表3中选择就业地域在西部城市的甘肃生源学生占24.96%,再加上选择就业在生源地的27.50%,远多于9.22%选择就业地域为西部城市的其他生源学生。
表2 学生生源地统计表
■
表3 不同生源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统计表
■
1.3.3 就业意向单位性质
表4中,学生选择就业单位主要是国有企业和外资或合资企业,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22.88%和26.79%。而选择中小企业的人数位列第三,占总调查人数的18.89%。
表4 学生欲就业单位性质统计表
■
1.3.4 学生在校生活状态
由于在校期间自我认识及定位还不够明晰,在表5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会感到迷茫,占总调查人数的44%,39.7%的学生感到生活充实,还有15.14%的学生感到焦躁不安,1.1%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
表5 学生在校生活状态统计表
■
1.3.5 学生就业乐观程度
表6中,大多数学生会感到不太乐观,占总调查人数的43.18%,33.54%的学生觉得一般乐观,觉得乐观和很不乐观的各占总调查人数的11.64%。
表6 学生就业乐观程度统计表
■
2 西北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念及意识存在的问题
2.1 对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视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西北地区高校的多数大学生没有“生涯”概念,普遍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报佛脚”,在需要做出决策的时候才开始意识到要为就业做些准备。大部分学生因准备不足,面对劳动力市场没目标、没准备、没信心、没毅力,整个求职过程全凭运气碰。绝大多数毕业生没能尽早做好职业调研,部分大学生甚至产生了从众心理,看不到自己的能力,不知道作为求职者应该具备哪些技能,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等等一概不知,一大批学生因生涯模糊与准备不足产生就业恐慌的表现。
2.2 就业观念陈旧,自我就业意识亟待提高
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就业观念仍然较陈旧,所有样本中准备就业人数仅占43.66%,其它则选择出国、创业、不确定和无打算。
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部分学生没有研究留学学成后的就业方向,家庭是否能够承受留学费用,也未考虑自己目前状态是否适应国外生活,申请国家对于语言能力的要求,所学专业是否适合出国深造等问题,结果毕业后依然找不到工作,“海归”变“海待”。
二是“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因自己这样的选择而沦为“蚁族”。“蚁族”即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他们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聚拢在人均资源配置较低的大城市,而狭隘的就业观念、要求和实际相脱节,使得“蚁族”在就业上走进死胡同。
三是“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一谈到外企,毕业生首先想到的就是穿着时尚、工作体面、朝九晚五、西式三餐、出入高档写字楼等关键词,毕业生常常给外企打上诸多时尚的标签。一提到中小企业,更多反应是没前途、没钱赚、不稳定、不体面等。毕业生如此片面地概括总结,说明还未清晰认识自我与工作世界的关系。要真正理解外企与中小企业的优缺点,根据自身特质对企业进行比较,通过研究才可以将就业前景更细致有效地划分。
四是“创业不如就业”,近年来西北地区各地方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环境,通过各类极具含金量的扶持政策,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以甘肃省为例,自2014年起实施为期四年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型微型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而多数大学生因准备不足、缺乏耐心等原因感到创业艰难,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完成创业任务。
五是“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部分毕业生选择了继续读研。而目前社会“学历越高工作越好找”的时代已然过去,提升专业知识软实力,增强岗位技能硬实力,树立正确就业观才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六是“先就业后择业”,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并提前做好规划,根据自身特质去找自己热衷的愿意全身心投入的工作,这原本应是大学生普遍的就业观。而部分大学生片面的理解“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认为解决温饱和养家糊口才是就业的第一要务,结果就可能是做了一辈子自己并不合适的工作。
2.3 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通过调查得出,西北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并不仅仅是供给大于需求所致,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现象。首先表现在区域分布方面人才分布的不合理。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差距较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西北地区高校多集中在省会等大中城市,人才大多也集中在这些城市,县区以下的基层单位人才缺乏的状况仍未得到有效改善;经济发达地区人才比较集中,省直单位人才也较集中,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人才相对缺乏。
其次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教育部高教司于2014年10月13日公布了两年(2012、2013年)全国和分省就业率较低的十五个本科专业名单,对高校和考生都提出提醒。也许在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十五个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次,当前劳动力市场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集中表现为毕业生的技能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技能人才短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反映的是转型过程中更具复杂性、长期性的一种结构性矛盾。产业转型升级固然会带来大批新的岗位,但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结构性失业问题会更加突出。以财会人员为例,部分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又通过培训学校学习与财政部门的考试拿到会计从业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
2.4 就业意向仍受家庭环境因素干预
关于成熟的象征,十八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自我意识和价值观不断健全与完善,并拥有了独立自主权的孩子们成为了有志青年。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社会各界倡导青年人发挥自身的性格特质,鼓励青年人带动社会向前向上,成为社会上有用之人。而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在青年人身上只体现出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我国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家长强压、填志愿靠家长拍板定夺、上大学靠家长供给、找工作靠关系运作、选择职业靠经验感觉。子女在学生时代接触到最早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即是家长给予的,但家长在子女就业问题中,往往是起到领导、独断和包办的作用。大多数家长采取经验教育,为避免子女重蹈覆辙少走弯路,不顾子女的性格、兴趣、价值观与诉求,主观地给子女选择拥有稳定、舒适的工作环境的工作。生源地为西北地区的学生家长更多的是思想观念陈旧保守,认为孩子毕业应该离家近、进事业单位,这样所谓的好单位就意味着起点高,孩子找这样的工作会更有出息。家长的就业观念始终停留在高薪、稳定、清闲、有保障的概念上,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但是毕竟子女已经成年,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自己的理想和爱好,如果盲目地将家长的想法强加于子女,这反而扩大了家长与子女的代沟。经常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旁边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沟通时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这种陈旧的就业指导理念,正在深层次上不断影响着年青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3 改善西北地区高校学生与中小企业对接问题的对策
3.1 进一步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方位指导大学生提升就业意识
鉴于当前多数大学生因自我认知不够、缺乏职业目标、轻视知识积累、学习动力不足、就业意识不强所导致的迷茫、从众、气馁、自负等现象,从侧面反映了教育系统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存在不足。
目前西北地区各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等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多被高校设为选修课,且课程内容枯燥、授课形式单一、注重理论而与实践难以有效结合。同时,担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一般是学生政治辅导员和学校行政岗位工作人员,他们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那么更用心的投入备课与授课工作以及关心自己学生的学习状况就变得难上加难,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在各高校的表现尤为突出。这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如何协助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职业理想,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加强并巩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手段成为西北地区高校的重中之重。
学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应从强化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与师资投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服务体系以及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专职教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作用等方面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达到引起学生对于生涯教育产生足够重视、尽快树立就业信心并认真做好自我规划的目的。可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就采取邀请专业教师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辅导员集中宣讲和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大家介绍专业前景、就业方向与就业形势,让大学生尽快树立忧患意识,促使每一位大学生从入学伊始就重视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并在接下来的大学学习生活期间,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与需求,根据自我评估来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最后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家长在指导与培养子女过程中应坚持“轻管理,重支持,少打击,多鼓励”的原则,天高任鸟飞,大学生的每次成长即是家长一次次放手的过程。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
3.2 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加强基层就业信息发布时效性与覆盖率
当今我国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取方式中正式渠道主要由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和盈利性的各类就业服务中介机构两个部分组成,它们成为高校毕业生工作搜寻的主要信息来源。目前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承担了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基层搜集工作,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是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最主要的方式。而盈利性的就业服务中介机构如智联招聘、中华英才、51JOB等则是为用人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布就业信息的平台,通过企业单位购买网页指定位置达到发布招聘信息的目的。
实践中,两者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西北地区大部分高校过于注重就业的“量”,忽视了就业的“质”。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发现西北地区高校大部分学生有意向回生源地就业,学校应充分保障毕业生的利益,结合毕业生就业意向地域与生源地等条件综合收集就业信息并及时发布。盈利性的就业服务中介机构并没有从各地区发展和毕业生利益的角度出发主动去搜集各种职位空缺信息,特别是以二三线城市为主的西北地区就业信息。同时限于以利益为导向的目标,这些网站更多的关注知名企业的招聘,中小企业因无力支付高额中介费用而无法在此类平台与毕业生进行有效对接。建议这些盈利性的就业服务中介机构能够以保障民生发展为契机,向西北地区二三线城市尤其是中小企业有所倾斜,降低招聘信息的发布门槛,发展可持续可循环经济效应。
高校则应进一步与中小企业对接,敞开大门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进校园,让朝气蓬勃跃跃欲试的应届毕业生与承载着朝阳产业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齐富强共成长。并结合“90后”大学生常接触常使用的各类媒体,充分发掘新媒体传播形式,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的自媒体优势,建立就业相关的微信公众平台,每天充足开发充分搜集并通过平台及时推送就业信息,让毕业生与就业信息无缝对接,就业信息唾手可得。制作长期合作单位预计来校招聘时间表,采用预告等形式向毕业生发布,让毕业生对于即将到来的校招单位一目了然,提前做好应聘准备。建立毕业生就业档案跟踪机制,研发制作就业动态追踪系统,随时更新毕业生就业数据,掌握毕业生最新就业动向,随时研究就业数据,指定今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可行性方案。
健全政府及高校的长效帮扶机制,针对部分城乡就业困难群体的特点和需求,以各类困难地区生源为重点,不断完善推动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与此同时西北各地区政府也应考虑高校就业服务渠道的单一性与局限性,不应只注重招商引资而忽略了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应当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战略地位,以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本地的企事业单位任职工作。
另外,教育本身是调节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核心。高等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西北地区高校应研究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优化配置并整合师资资源,调研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力,适时地调整教材,适度地创新教学方法,用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定度等指标来衡量高校的运行质量,从根本上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3.3 企业规模及发展前景影响大学生就业决策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且经营范围广泛,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者,更是经济增长的有效推动者。在当今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中小企业或已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阵地。中小企业与大学生是人力资源市场中需求和供给的双方,而薪酬即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首要考虑的问题。但部分中小企业因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致使薪酬方面确实存在实际困难。相较于其他企事业单位,中小企业往往给出较低的薪酬,大学生面对如此薪酬不愿到中小企业就职。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若要吸引人才到企业任职,首要任务就是加大力度增强企业实力,优化配置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进一步研发与创新以保持企业竞争力及生命力,消除求职者对于企业前景的担忧。希望国家能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西北各地区政府能够加大力度给予更多优惠政策扶持本地的中小企业不断孵化、发展与壮大,同时积极正面宣传中小企业的就业优势,并积极制定和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进入中小企业就业的各项利好政策与措施,逐步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消除社会、高校和大学生对中小企业片面的消极的认识,构建高校与中小企业长期良好的互动性机制,搭建人才发展的良性平台,实现人才与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调研及应对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09(9).
[2]廖小文.从辅导员视角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完善[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3]吴泞江,陶小琴.促进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J].经营管理者,2010(8).
作者简介:
刘潇(1987-),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