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茶文化作为中俄两国独有的民族文化现象,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其一是器物层面,其二是礼仪层面,最后是其精神含義。该论文主要研究中俄茶文化器物层面的异同,对比其特点,意义及发展趋势。这些饮茶的器物早已成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密切相连,不可分割。
关键词:茶文化;器物;茶具
引言:目前茶文化这个题材被很多研究者青睐,但研究茶文化器物层面的不多。从器物角度研究茶文化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文化异同点和文化特色,促进两国文化的发展。
一、中国茶文化中的茶器
中国有句古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品尝到美味的茶,必须要有很好的茶具才行。早在《茶经》中,陆羽便设计了品茶所需的24器,其中包括:
风炉:为生火煮茶之用。笤:用以采茶。炭挝:用以碎炭。火夹:用以夹炭入炉。釜:用以煮水烹茶。 交床:用以置放茶釜。纸囊:茶炙热后储存其中。碾、拂末:前者碾茶,后者将茶拂清。罗合:罗是筛茶的,合是贮茶的。则:量茶之多少。水方:用以贮生水。漉水囊:用以过滤煮茶之水。瓢:杓水用。竹荚:煮茶时环击汤心。鹾簋、揭:前者贮盐花,后者杓盐花。熟盂:用以贮热水。碗:是品茗的工具。畚:用以贮碗。扎:洗刷器物用。涤方:用以贮水洗具。渣方:汇聚各种沉渣。巾:用以擦拭器具。具列:用以陈列茶器。都篮:收贮所有茶具。
茶器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都在发生着变化。现在,功夫茶具是最讲究的一种泡茶茶具,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茶具主要包括:
盖碗,茶海(也就是公道杯),闻香杯,茶杯, 茶滤,茶夹,茶托,茶盘,茶巾。这里说的是泡乌龙茶-铁观音用的茶具, 当然有一些比如擂茶等的功夫茶就不一样了。功夫茶具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最早的功夫茶具流行与广东等地,随着后来慢慢传播到各地区。
二、俄罗斯茶文化中的茶器
在俄罗斯茶炊是饮茶时必不可少的茶器。早在18世纪,就已经出现了茶炊。俄罗斯人饮茶不同于中国人,没有专门的饮茶程序,所以茶器较中国略少。此外,俄罗斯人饮茶时,茶巾是必不可少的。
谈到俄罗斯的茶文化,也不能不提到有名的俄罗斯茶炊(русский самовар)。俄国有“无茶炊便不能算饮茶”(“Какой же чай без самовара”)的说法。在民间,人们还把“萨马瓦尔”(音译) (“самовар”)亲切地称作“伊万?伊万诺维奇?萨马瓦尔”(“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Самовар”)或是“金子般的伊万·伊万诺维奇”(“Золотой 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以表示对茶炊的钟爱和尊崇。在古代俄罗斯,从皇室贵族到一介草民,茶炊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同时常常也是人们外出旅行郊游携带之物。
在俄罗斯有两种不同用途的茶炊:茶壶型茶炊和炉灶型茶炊。茶壶型茶炊的主要功能在于煮茶,也经常被卖热蜜水的小商贩用来装热蜜水,以便于走街串巷叫卖且能保温。炉灶型茶炊的内部除了竖直筒外还被隔成几个小的部分,用途更加广泛:烧水煮茶可同时进行。这种“微型厨房”式的功能使它的使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家庭,而且深受旅游、旅行者青睐。到19世纪中期,茶炊基本定型为三种:茶壶型(或也称咖啡壶型)茶炊、炉灶型茶炊,烧水型茶炊(只用来烧开水的茶炊)。在现代俄罗斯人的家庭生活中仍离不开茶炊,只是人们更习惯于使用电茶炊。电茶炊的中心部分已没有了盛木炭的直筒,也没有其它隔片,茶炊的主要用途变得单一烧开水。在现代俄罗斯的城市家庭中流行趋势是,用茶壶代替了茶炊,茶炊更多时候只起装饰品、工艺品的作用。但每逢隆重的节日,现代俄罗斯人一定会把茶炊摆上餐桌,家人、亲朋好友则围坐在茶炊旁饮茶,只有这样,节日的气氛、人间的亲情才得以尽情喧染。而传统意义上的《围着茶炊饮茶》(пить чай за самоваром)在俄罗斯乡村的木屋里一直流传至今。
不论是在俄罗斯还是在中国,茶器都是品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茶器的外观特点及其形状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改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器样式变得越来越多,外观也越来越漂亮,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茶器特点,并且在不断地改变。然而,在中国,茶器是伴随着茶的出现而出现的。茶器的种类繁多,并且一直都在变化着。早古代最主要的茶器有24器,而如今功夫茶具是最典型的也是最常见的。
茶具在中国和俄罗斯茶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的茶具变得越来越独特,漂亮,优质。特别是中国的功夫茶闻名世界。然而在俄罗斯许多茶具是来自欧洲等其他国家,茶炊除外。
参考文献:
[1] Ван Лин. Китайское искусство чаепития [M]. Москва: ЗАО Центрполиграф, 2003.
[2] Н. П. Ивашкевич, Л. Н. Засурина. Искусство чайного стола [M]. Лениздат, 1990.
[3] 陈香白. 中国茶文化[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4] 胡子祥,李爱国等. 茶叶甄选与鉴别[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武晓明(1989—),女,山西大同人,辽宁大学2013级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