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科伟
(叶县中医院 眼科,河南 叶县467200)
滤过手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常用方法,但常规术式术后早期常因滤过过强出现低眼压、浅前房,甚至部分患者前房难以形成,最终形成晶状体混浊、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影响患者视力,降低了生活质量。叶县中医院自2010年4月~2013年5月,在青光眼滤过术中采用可调式缝线法,观察术后早期前房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 例(68 只眼),术前通过眼压、房角、UBM、视野、眼电生理等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4 例(34 只眼),男16 例,女18 例,年龄48~70 岁,平均年龄62.3岁,术中采用可调式缝线法加缝巩膜瓣两侧切口;对照组34 例(34 只眼) 术中采用常规缝线法,男15例,女19 例,年龄50~80 岁,平均年龄( 51. 5 ±12.2)岁。
1.2 手术方法 患者一般采用表面麻醉即可,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巩膜表面电凝或烧灼止血;做以角膜缘为基底5 mm ×6 mm 大小、1/2 厚度板层巩膜瓣;分离至角膜缘内1 mm 处; 做前房穿刺,放出适量房水;巩膜瓣下切除1 mm ×2 mm 小梁组织;周切虹膜,恢复虹膜,缝合巩膜瓣两顶角,调整缝线松紧,保留适当滤过功能,对照组缝合结膜瓣即可。实验组在缝合结膜瓣前采用可调式缝线法再缝合巩膜瓣两侧,方法为: 自角膜缘处进针,向上至巩膜瓣外缘(中间)处出针,缝合巩膜瓣一侧切口后与入针线平行出针于角膜缘处,调整缝线松紧,在角膜缘处打一活结,以同样方法缝合巩膜瓣另一侧切口,缝合结膜瓣,自前房穿刺口注入适量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形成前房,观察前房深度,使前房中央维持在2.5-3 mm 之间,且无明显变浅迹象[1]484-485。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前房深浅情况:术后一周内每天在裂隙灯下观察前房深浅,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型(浅前房): 周边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其余部分前房存在,或中央部前房比术前浅1/2; 第二型(裂隙状前房): 除瞳孔区晶状体或玻璃体前表面(无晶状体眼)和角膜内皮之间存在裂隙状前房外,其他区域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 第三型( 无前房):虹膜晶状体或玻璃体前表面、人工晶状体表面与角膜内皮之间的完全接触,前房完全消失[1]53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34 例中无浅前房18 例(52.94%),一型浅前房10 例(29.41%),二型浅前房3 例(8.82%),三型浅前房3 例(8.82%)。对照组34 例中无浅前房13例(38.2%),一型浅前房11 例(32.35%),二型浅前房6 例(17.65%),三型浅前房4 例(11.7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8.36,P <0.05,见表1),对照组中一型浅前房未做处理,二型浅前房通过加压包扎等方法处理后前房得以恢复,有4 例三型浅前房患者进行了前房重建术,最终有1 例出现了脉络膜脱离。可调式组对一型浅前房未做处理,对3 例二型及3 例三型浅前房进行处理,即调紧角膜缘处的线结,巩膜瓣两侧切口对合更紧,从而使滤过减弱,前房最终恢复正常,避免了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
表1 术后浅前房情况[n=34,n(%)]
滤过手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常用方法,但常规术式由于术者担心术后滤过过弱起不到降低眼压的作用,术中不能将巩膜瓣两顶角缝合过紧,以至于术后早期大多滤过过强,形成浅前房、低眼压。虽然经加压包扎或前房重建等处理大部分最终能恢复,但方法麻烦,且个别患者可能形成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最终影响视力,降低了生活质量,也给主刀医生造成了许多麻烦,加重了心理负担。而采用可调式缝线法增加巩膜瓣两侧切口缝线,将线结置于角膜缘处,避免了结膜瓣的覆盖,便于术后根据前房及眼压情况对线结松紧进行调整,从而人为控制滤过强弱,掌握前房深浅及眼压高低,稳定后择期分次拆除缝线( 一般为1~3 周拆除),这样避免了术后早期浅前房、低眼压,通过术后随访1~2 a,该方法不影响远期滤过效果。而拆线方法简单,只需打开活结,将线拉出即可。
本方法在术中缝合巩膜瓣两顶角后再采用外置可调式缝线法加缝巩膜瓣两侧切口,其他步骤与常规滤过术相同,也可根据需要术中使用抗代谢药物,此方法简单方便,容易掌握。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 例患者术后前房比较: 实验组浅前房发生16例(47%);对照组浅前房发生21 例(61.76%),对照组浅前房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由此可见可调式缝线法有效降低了滤过术后早期浅前房的发生率,且可通过调整缝线松紧控制前房深度,减少了传统术式引起的并发症,通过术后随访不影响远期滤过效果,其不足之处还将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不断完善。
[1]李绍珍.眼科手术学[M].2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484-485,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