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档案资料室 马晶
21世纪以来,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爆炸性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各行各业都面临改革的挑战。作为我国基础信息事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档案资源建设来讲,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并且紧跟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实施全面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以适应现今社会对档案资源管理更高的要求。
现今社会正处在一个全面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想象,并且给人们的传统生产和管理理念造成剧烈的冲突。就现阶段来看,在档案资源管理工作中,仍就保留着管理至上的理念,而忽视对新技术的应用。一些管理者不能及时的更新观念,造成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论无法应用到档案资源管理工作中。此外,档案资源管理工作的从业者对档案资源管理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导致了档案资源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偏离,严重阻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电子档案必须保证信息的原始性,才能具备法律、历史等方面的效力和意义。但是,由于电子档案在录入、存储和传输的环节,很容易被人为的更改,因此,这也造成了电子档案的原始性得不到保证。一些档案管理机构采用纸质档案和电子档子共同管理的模式,这种方式消耗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电子档案的网络安全隐患源自两方面因素:一是相关管理者缺乏安全意识,造成信息泄露;另一方面是源自互联网上的安全攻击。互联网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虽然可以采用一些高新技术来改善电子档案的网络安全环境,但是仍就会存在安全漏洞,这些漏洞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就会造成信息数据被窃;同时,电子档案的管理还面临人为的疏忽和遗漏,这些问题都造成电子档案的管理面临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
针对上文分析的结果,本文对如何提高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出一下解决建议:
信息化社会各行各业都面临改革,对于档案资源管理来讲,一定要解放思想,摒弃传统重视管理而轻应用的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档案资源管理工作者的信息化建设意识,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并且从信息化的宣传教育、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切实落实,实现对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从而进一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向着快速高效的方向发展。
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对于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统筹管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馆藏档案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对于重要等级高的文档,首先进行数字化处理,对于重要等级不高的文档可以放在最后进行处理,对于其它一些没有意义和价值的文档,可以仅录入目录,但仍以纸质文档存储。这样按级的处理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资金利用的有效性,并且可以压缩一些不必要的成本,达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电子档案只有在互联网上被检索、查阅才具备使用的意义,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网络也是息息相关。目前,互联网存在众多安全漏洞,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安全体系的建设,消除安全隐患。具体的在建设过程中,首先,应加强档案资源局域网、政务网和公众网的安全隔离;其次,应制定完善的系统管理策略,从权限审核、密码等级等方面进行严格的限制并给出细则;此外,还应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组网策略,通过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尽可能的将互联网攻击的风险降到最低。
档案信息化建设最终离不开档案管理人员,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相关机构应努力培养和挖掘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具体的工作,可以从加强员工技能培训、聘请专家进行讲座、加强信息沟通等方面不断强化员工工作技能和水平,提高档案工作者的实践能力。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课题,也给相关的档案工作者提出了复杂而艰巨的挑战,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现阶段档案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手段,从思想转变、经济性原则、安全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推进档案资源管理事业的信息化发展。
[1]周玲.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3,06:22-25.
[2]何玲.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问题的探讨[J].档案学通讯,2004,05: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