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市农家书屋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4-11-26 17:40:58四会市图书馆万美琼
办公室业务 2014年11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管理员

文/四会市图书馆 万美琼

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在行政村建立的、能提供实用的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和相应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场所,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并组织实施、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和基础工程,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切实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等问题,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求知致富愿望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一、四会市农家书屋建设与管理现状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农家书屋建设是我市深入实施贯彻的文化惠农工程,我市自2007年实施该工程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农家书屋工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配套资金,并将工作任务纳入各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落实科学发展观政绩考核内容,为顺利推进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到目前为止我市累计共投入建设资金约50多万元,在大沙、地豆、江谷等13个乡镇“党员活动室”、“科技书屋”或“农村文化活动室”配齐图书、书架、阅览台椅、办公电脑(桌)、制度牌匾、借书证、借阅登记本、藏书章等4类16种设施设备,到目前为止,我市在13个镇(街道)和村委建立农家书屋共134间,覆盖率达100%,其中由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扶持建设的112间,我市自行建设的22间,每间农家书屋面积30平方米以上,配置适合农民阅读的图书1500册,电子音像制品45种(张)。

(二)规范管理服务,发挥书屋实效

农家书屋是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农村十里文化圈”的重要保证。我市农家书屋建成后重中之重的工作是管理服务。在市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指导下,我市农家书屋管理员从管理和服务两方面下功夫。一方面建立农家书屋专门档案,对农家书屋的设备清单、图书目录、责任书、借阅日志等有关资料进行了归档,加强对书屋设施设备的保管;另一方面积极向农民群众宣传农家书屋的作用和图书,发动学校师生、农民群众前来借阅,并结合农村党员学习会议、群众大会等工作契机,把党员、群众吸引到农家书屋来,让他们在这里读书讨论、共商生产发展、村务建设等大事,让农家书屋成为党员、群众生活的一部分,逐步发挥农家书屋在他们生产、生活、学习中的作用,将农家书屋建成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我市农家书屋除了为农民群众提供书刊借阅外,还定期开展一些读书活动,包括电影播放、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2012年,在全国优秀农家书屋评比中,我市罗源镇的铁坑农家书屋被评为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示范点。2011年11月,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农家书屋工程检查组到我市检查验收,对我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四会市农家书屋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通过近6年的建设发展,我市农家书屋建设已初成规模,配套管理已臻于完善,但对于书屋在建设管理及使用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书屋专职管理人员欠缺,管理不到位

我市书屋大多建在村委会办公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祠堂,书屋管理人员也主要包括村委会人员、村长和农民,基本上没有配备专职管理员,且多数管理员的工作都是义务性的,缺乏一定的有偿服务保障和有效奖惩激励机制,加之农村专业图书人员偏少,管理知识匮乏,无法保证书屋的正常开放和持续运转,同时,农村缺少对图书的推荐宣传,读书阅读活动单一,农民参与书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以上现状,亟待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资源的配备及更新问题

我市大多数的行政村基础条件薄弱,书屋面积小,环境差,设施少。且书屋的图书都是统一由省配套过来的,书屋图书数量有限,而且普遍存在种类少,复本多的现象,没有为书屋订阅专用报刊杂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村家的阅读兴趣。

(三)读者信息素质较低

我们调查了解到,当前光顾书屋的群体主要分三类:即老年人、中青年人和学生群体,其中,中青年人群体一般极易满足电视、棋牌等其它娱乐活动,对看书兴趣不高;学生群体对当前学校知识比较偏重,少儿类书籍容易受欢迎,但这类书籍较少。特别是由于村民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意识、利用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各地书屋遭到冷热不匀的境遇。这是因为一方面部分农民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闲暇时间大都通过聊天、打牌、看电视打发时间,另一方面书屋也缺乏对读者信息素养的培训和指导。

三、农家书屋发展的有效建议

(一)认真搞好专业培训

通过举办管理员培训班等形式,大力加强管理员教育培训,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我市为了提高农家书屋管理员的业务知识,提升服务水平,由四会市图书馆承担业务辅导和培训工作。其中成效显著的有:2010年,举办了“四会市第一期农家书屋管理员业务培训学习”,邀请了肇庆市图书馆馆长范雪梅为全市60间农家书屋的管理员进行授课,76名农家书屋管理员参加了学习。2011年,举办了“四会市第二期农家书屋管理员业务培训学习”,四会市图书馆馆长周晓华为全市90名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授课。在业务辅导方面,近年,我馆派出6名业务骨干多次到城中街道白沙村、贞山街道独岗社区、大沙镇陈冲村下罗村民小组、龙甫镇龙头村委大寨村、迳口镇上观村、地豆镇赤草崀村等农家书屋开展业务辅导工作,辅导内容包括图书编目、分类上架、图书借阅、咨询登记、活动开展等。通过开展辅导和培训工作,使农家书屋管理人员掌握了基本的业务知识,服务工作得到规范开展。

(二)建立资源共享

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法律知识、教育卫生知识分别位居农民读者最需要信息的前五位。结合实际,关注未来,不断完善书屋图书结构,多选择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的书籍。如我市是柑桔玉器之乡,在选购图书及数字资源方面可侧重在这两方面。一方面依托市图书馆,将农家书屋和市图书馆联动运行,把农家书屋作为市图书馆的分馆,将农家书屋的图书作为馆藏图书进行管理,组织图书流动车将馆藏图书、其他书屋图书定期调换到农家书屋,形成一条定期补充、更新、交流图书的畅通渠道,使农民群众始终有新书可看。如四会市图书馆利用流动书香车,在2013年,将威整西坑、罗源石寨、下茆高崀村、江谷黎寨等6间农家书屋的图书进行了调换,这一举动受到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另一方面尝试建立社会捐助平台,为农家书屋提供资源保障。目前市馆利用社会的捐赠力量,积极开展送书下乡服务,县级市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有限,从2009年一直以来,我市图书馆受到热心人士宋伟文先生的资助,每年资助图书2500册左右,市馆利用这些图书定期流动到农家书屋,为农家书屋注入新的血脉。

(三)开展配合活动

依托农家书屋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读书活动,引导村民到农家书屋读书用书,增强农家书屋的吸引力,努力培养农民群众阅读兴趣。为了吸引更多的村民走进书屋,利用书屋,四会市图书馆联合农家书屋定期开展一些读书活动,包括电影播放、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与此同时,四会图书馆为了积极配合开展农家书屋活动,还招聘了75名热爱图书馆工作,热心公益事业志愿者,轮流开展以网络知识培训、心理健康辅导,志愿者讲书会、农业知识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服务活动,一心一意为广大村民服务,倾情竭力为新农村建设使劲,这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农家书屋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农村基层群众文化管理探索性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到: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维护和使用四个方面,建设好是前提,管理好是关键,维护好是重点,使用好是目的。管理好、发展好农家书屋,对于推动新时期新农村全民素质的提高,加快农村科技致富达小康,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陈韩玲.潮州市农家书屋现状调查与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11).

[2]石传萍.从剑河县农家书屋现状,谈谈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农家书屋建设中的保障作用[J].贵图学刊,2011(1).

[3]李永祥.农家书屋现状的几点思考[DB/OL].中国知网.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管理员
农家笑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员
篽箖·上野书屋
现代装饰(2021年4期)2021-11-02 07:08:14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心声歌刊(2021年6期)2021-02-16 01:12:36
我是图书管理员
少先队活动(2020年8期)2020-12-18 02:32:07
我是图书管理员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12-18 01:48:39
农家笑
心声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06
春回农家
可疑的管理员
梦幻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