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 吕兴 方璇
为了进一步实现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改变以往的工业经济并将其发展为知识经济,市场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急切,当今社会人才作为企业主要的竞争力,高精尖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我国电力企业由传统的国有制逐渐走向市场,这一彻底性转变致使电力企业出现较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人力资源管理矛盾日益激烈,随着电力制度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力企业要将自身实际与行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减少人才的流失,才能实现集约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
当前电力企业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高精尖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决定了企业今后的发展动向。电力企业若想持续发展下去,整体人员素质将决定企业的发展与生存,能否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的优势,离不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优良对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企业实现自身战略性发展计划,这对电力企业有着深远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从电力企业实际出发,使职工参与到企业发展战略上来,让全体职工认识到自身对企业的价值,敢于在今后的企业发展道路中,不断挖掘自我潜力,将精力投入到电力企业发展计划中去,保持工作积极性,运用创造性思维为企业的明天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部门、各人绩效的增长,实现电力企业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直存在成本与支出不匹配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代价较高,主要表现在行政、事务、技术等管理内容上,其获得的收益相对不足,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投入不合理,因此,企业应对这一方面进行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可分为人力规划、人力管理这两个环节,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断改进和优化人员的动态管理,采用绩效与人员工资挂钩的形式,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出主动性,对其工作情况、考勤等进行考核,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实现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高效性。
电力企业采用原有的定员标准,极大多数企业为了实现年均任务量盲目要求引进定员,增加了大量定员指标,企业劳动人员得到增多,逐渐形成了不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总体来说,人力资源结构不协调可表现为人满、管理松弛、整体人员素质不高等,由于大量引进普通员工,高精尖技术人员则相对不足,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其次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岗位不平衡,缺乏专业人才,生产型人才较多,知识结构与文化素养有待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矛盾问题较多,生产岗位与企业人员不配套,导致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严重影响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部分电力企业内部人员激励机制没有得到落实,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人员工作的有效性有利于电力企业总体目标的完成,企业激励机制可促进员工发挥机动性,这对企业发展有着直接作用。目前电力企业激励机制没有发挥出实际效用,重要岗位的员工薪资水平不明显,不能反映出每位员工的工作能力,没有结合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应将个人薪资与业绩、企业效益对等,为企业内部创造健康积极的竞争环境。
现阶段电力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比较简单,其指标设计粗放,人员考核概念过于笼统,例如内部管理、协作精神、工作落实、考勤等,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各项考核指标量化、细化程度不足。缺乏健全的绩效考核体系,应考虑到人员工作岗位及其性质的差异,建立与之对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其次,无法量化的考核指标,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不科学,致使出现各种不合理的考核结果,绩效考核没有发挥出实际效用,缺乏激励效果。
当前电力企业人员引进量大,但范围相对狭窄,极大多数工作岗位由职工家属、职业院校占据,此种情形尚不能满足电力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电力企业应加强人员招聘的选拔与管理,通过完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从实际情况出发,面向社会招纳技术精、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使人力资源结构趋向合理,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随着电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才规划,不断挖掘企业内部人员优势与潜力,引进新鲜血液壮大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促进电力企业发展的活力与生机。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大的特点是人员规划的不合理与呆板,企业内部缺乏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人员流动性不高,岗位需求量少,人力资源管理不灵活。裁员增益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开展,使其规划更加科学合理。电力企业应转变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时俱进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营造企业内部良好的竞争氛围,工作岗位与人员能力相配套,发挥各人工作机动性。同时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使整体人员素质得到提高,鼓励员工创造性的工作,不断激活职员潜力,使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电力企业激励内部人员的工作效率与成绩,可从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做起,将粗放型考核指标转变为细化型,考核制度有利于激发员工最大限度的能力,优胜劣汰的竞争制使人力资源结构更加合理,电力企业综合效益得到提升。绩效考核有两大好处,第一,有利于企业了解到每位员工的工作问题,便于企业对其工作作出调整,第二,员工可从考核结果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大员工的学习力度,使其不断改进和修正自我行为,找到发展目标与方向。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人员的健康竞争,从电力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将绩效审核与激励机制联系在一起。
电力企业可通过科学有效的考评方法与指标,使考评工作变得客观、准确、公正,避免出现主观性差错,影响考评活动的不科学、不合理。考核指标应根据各岗位的要求,制定不同的设计方案,将不可量化的指标尽量细化,使其能够量化,保证考核工作的可行性,对每位员工做出真实、客观的考评与审查,保障考核程序、考核过程、考核结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考核结果应在第一时间传达给每位员工,若只进行考评工作,而不告知考评结果,考评工作就失去了原有功效和价值,不能发挥出激励作用。员工在得知考核结果之后,就可根据自己的得分情况,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对此作出改进,了解到工作上欠缺的地方,同时管理人员也可通过考核结果了解到每位员工工作问题,便于上下级进行交流与沟通。员工考核成绩必须与其薪资、岗位晋升等相对等,保证激励机制的顺利落实。
电力企业开展绩效考核首先由要明确绩效计划和目标,保证绩效考核的可行性,并建立相应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计划有利于员工找到发展方向与目标。绩效考核结果是绩效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良性的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体系的目标,通过有效积极的绩效沟通,有利于全方面了解到电力企业管理上的不足,及时补偿不足之处,减少电力企业管理风险,使员工下一阶段的绩效水平得到优化,帮助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价值,实现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计划。
综上所述,当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与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必然联系,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计划的同时,也应合理设计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规划,不断改进和完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各人生产效率与经济价值得到提升,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李曼丽.浅谈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江西电力,2013(5).
[2]毛临玲.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2(14).
[3]武薇.浅谈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2(15).
[4]彭勃,侯新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0).
[5]安冬梅,曹永新.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
[6]庄红娇.浅谈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