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2014-11-25 09:55赵亮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罗哌蛛网膜下腔

赵亮

(锦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辽宁 锦州 121000)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及医疗人性化的需要,选择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产妇惧怕术中及术后疼痛。因此,剖宫产手术中应用恰当的麻醉方式和合适的麻醉药物进行镇痛具有重要意义。在剖宫产手术时应用起效快、阻滞完善的蛛网膜下腔麻醉,已经成为麻醉和产科的共识。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的酰胺类麻醉药,已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临床医学麻醉领域,现已成为剖宫产腰麻药物的首选药[1]。舒芬太尼是近年来新研发的一种强效阿片受体激动剂,因其具有少毒害性及超强镇痛能力[2],已在临床普及应用。上述两种药物如何能够体现效能最大化,本研究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探讨其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 年8 月至2013 年2 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0 例,ASAⅠ~Ⅱ级。术前访视本组观察的全部病例,产妇基本无宫缩乏力、没有明显的妊娠合并症,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将全部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观察组)与罗哌卡因组(对照组)。

1.2 麻醉方法 蛛网膜下腔麻醉:术前6 h 禁食水,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心电、脉搏、血氧饱和度,开放静脉通路。麻醉前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或生理盐水,面罩吸氧。麻醉操作时产妇左侧卧位,于L2-3椎间隙穿刺[3]成功后,观察组采用0.75%罗哌卡因(1 mL) +5 μg 舒芬太尼(0.1 mL) +10%葡萄糖(1 mL)注入蛛网膜下腔;对照组采用0.75%罗哌卡因(1 mL) +生理盐水(1 mL) +10%葡萄糖(1 mL)注入蛛网膜下腔。麻醉完成后患者改为平卧位,将痛觉阻滞平面控制在T8-12范围,麻醉效果满意后常规行剖宫产手术。

1.3 评价指标

1.3.1 观察比较两组MAP (平均动脉压)、HR (心率)麻醉前后的变化。

1.3.2 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及新生儿Apgar 评分。

术后疼痛评分标准:0 分:没有疼痛;0~3 分:轻微疼痛;4~6 分:可以忍受的疼痛,但会影响睡眠;7~10分:难以忍受的疼痛。

新生儿Apgar 评分标准:对新生儿皮肤颜色、心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能力进行评价,共5 项,满分10 分。8 分以上为正常,4~7 分为轻度窒息,0~3 分为重度窒息。

1.3.3 观察麻醉及镇痛效果 记录两组产妇的药物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比较 麻醉5 min 后、麻醉20 min 的MAP 值两组进行比较,发现麻醉5 min 后的HR 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两组患者MAP 及HR 的变化

2.2 两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及新生儿Apgar 评分 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及新生儿Apgar 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比较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2 两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及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

表3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3 讨 论

据文献报道,罗哌卡因是第一个纯左旋体长效酰胺类局麻药,有麻醉和镇痛的双重效应,大剂量可产生外科麻醉,小剂量时则产生感觉阻滞(镇痛)仅伴有局限的非进行性运动神经阻滞。其产生麻醉效应的药理作用是通过阻断钠离子流入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对沿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产生可逆性的阻滞[4]。资料显示,妊娠者与其它病例相比,并不显示对罗哌卡因有更强的敏感性。其阻滞感觉纤维的能力比阻滞运动纤维的能力强,使其具有“感觉与运动阻滞的特性”。相关文献报道,低浓度罗哌卡因对妊娠即将分娩的病例在产程中应用可阻滞痛觉,而且不会抑制宫缩[5]。其麻醉效果与安全性已经得到临床广泛认可。

舒芬太尼是一种特异性u-阿片类受体激动剂,脂溶性更高,易通过血脑屏障,具有镇痛作用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在肝内经广泛的生物转化形成N-去烃基和O-去甲基的代谢物,经肾脏排出[6]。由于脊髓背角存在丰富的阿片受体,如果蛛网膜下腔注入微量舒芬太尼,舒芬太尼与脊髓背角阿片受体的结合能力会更快更强更持久。

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结合,具有麻醉效应的协同与相加作用。这种协同与相加作用能够使麻醉效果更加完善,能够减轻甚至消除手术中的牵涉痛。对于某些轻度妊高症病人的血压轻度下降,反而有避免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的效果。两种药物的结合,可以尽量减少单个药物的用量和避免麻醉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有益于产妇术后的早期活动与功能恢复。

本研究提示,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至于麻醉5 min 后观察组的MAP 比对照组平均低10 mmHg 左右,麻醉后5 min 观察组的HR 比对照组平均快9 次/分钟左右,可能是舒芬太尼对交感神经的抑制作用及麻醉阻滞区域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量减少的作用。但这种影响是轻微的、一过性的,其依据是不需要应用血管活性药去进行纠正调整。此外,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及新生儿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方法,具有起效快,麻醉药用量小、麻醉效果确切、镇痛完善、麻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7]等优点。因此,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作为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法切实可行,有良好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1]耿志宇,王东信.剖宫产术患者不同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半数有效剂量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31 (7):421-424.

[2]李圣君.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2,52 (2):93-94.

[3]耿志宇,王东信.剖宫产术患者不同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半数有效剂量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31 (7):822-833.

[4]毛柏峰.罗呱卡因复合苏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的效果评价[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 (9):1261-1262.

[5]谢辉,王迎军,刘春喜.罗呱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的效果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881.

[6]陈朝辉,向太,高勤,等.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患者腰麻的半数有效剂量[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31 (5):583-585.

[7]叶露,叶惠娴,罗雯薇,等.舒芬太尼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下行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0,21 (3):164-166.

猜你喜欢
罗哌蛛网膜下腔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