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春妮
[摘 要]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的僰人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其“洞穴葬”表现的不是“入土为安”的观念,而是“弥高者以为至孝”、“高悬崖壁为安”的观念,坚信灵魂不灭,这一观念的形成与南方民族生活的地理条件有关。透露出的价值取向从属于我国宗教价值取向:祛祸求福,一切为了生者。其实质体现了我国重现世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丘北僰人;洞穴葬;文化内涵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的僰人主要分布在双龙营的野猪塘、舍得乡的白泥塘、关寨乡的大石盆、树皮乡的野能箐、腻脚乡的麦冲等村寨,有部分与其他民族杂居。他们自称“白族”、“锅泼”、“僰人”,其他民族称他们“海巴族”,1957年规统为彝族,属彝族的一个支系[1]。丘北的僰人是否来自古代僰人中的一支还是如当地僰人所说的:是由外来民族和当地土著民族杂居派生出来的。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史料来证明。
丘北僰人“洞穴葬”
在崖葬上置棺的方式有五种:崖缘式、崖桩式、崖荫式、崖洞式、崖圹式。丘北僰人的“洞穴葬”是崖葬的一种,属崖洞式(如图一)。是文山地区唯一实行崖葬的民族。只不过与其他实行崖葬的民族不同的是:其他民族多为葬尸首,而丘北僰人则舍其肉身取其灵魂而葬。选择天然洞穴时,洞内不得有土壤,洞穴位置距离地面越高越好,认为脱离大地和土壤,“灵魂”才能顺利进入“天堂”。
2004年10月12日,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丘北县舍得乡白泥塘村的僰人“洞穴葬”,获悉葬式的整个过程:人死后,其子女必先用一麻绳或麻布条系在腰上(这与多数民族的披麻戴孝同出一辙),在死者落气的地方用一空碗放于地上旋转,碗口停在哪儿就在哪儿挖一个小洞(意思是让死者的灵魂落于其间),然后从小洞里取出三颗如玉米般大小的泥粒(代表死者的三魂),把三颗泥粒放入一根麻杆中,从房屋的四角取四根茅草将麻杆捆上,再寻一刚出尾的小鸡将其腹剖开,与麻杆捆在一起挂在棺材头前(用他们的话讲:小孩好使嘴,小孩好使鬼。故而用小鸡作为指路鸡,好带上死者的魂魄走路)。一般情况下,死者的尸体要停留三天后出山。对于死者的尸体,只是随意埋葬,不看风水,不择日,不立碑,以后也不再祭扫。有区别的是,六十岁以上正常死亡的老者死后要取其灵魂附在铜片上(称“取灵”)入祖行洞穴葬,而六十岁以下的则没有这一资格。
“取灵”时要杀一只公鸡用其鲜血来取:在死者将咽气时,由族长取块薄铜片迅速在死者脸部上方剪一约1厘米宽,4厘米高的半身侧像,刻上眼、耳、鼻、口,滴三滴公鸡血在红铜片上。红铜片即他们所说的“灵片”,铜片像就是死者的“灵魂”。为保持死者与后代“血肉相连”、“时代相传”的关系,主要继承人要滴指血于铜片像上,然后放入香灯里供奉保存,待祭祖时入祖棺,称“入祖”。“取灵”时多为死者咽气时取,但也有装棺时取、三十天后取或满一百天取的,那时“取灵”一般是到死者的坟头前取,“取灵”过程和在死者咽气时取的基本相同。“灵片”(如图二)有大小,分别代表死者不同的辈分。“祖棺”(如图三)都是选用质地上好的木料制作。如樱桃树、红椿树、桃树等凿空而成。带树皮,为筒状,有盖(棺盖带榫口,盖上后与棺体合为一体,不钉任何钉子),棺内底部放入一红色布块或红纸,整个“祖棺”工艺简单,没有任何装饰,一般高约20~30厘米,口径约15~20厘米。为了祖先“灵魂”的安宁,祖棺不得遭受风吹、日晒,更不允许外族人观看或移动。
“祭祖”(如图四,李绍云提供)在农历十月份第一个属蛇日进行,有一年一祭,两年一祭或三年一祭的。届时,全家族男女老幼汇聚,杀猪宰羊作供品,共同蹬上祖先行“洞穴葬”的山顶,由族长用一红布包裹祖棺将其从崖洞中取出(如图五),开棺,当众清点棺内“灵魂”(铜片)数目,如果数目减少即是有人“盗祖”;数目增多则是“私自入祖”,除共同查找原因外,并当场复制被盗“灵片”或取出“私自入祖”的“灵片”,待全族人公认“灵片”数目正确,跟上届入祖数相符后,即用米酒清洗棺内铜片,称“洗灵”。之后,按辈分大小将“灵片”排列在麻布上祭晒,叫“晒灵”(如图六,李绍云提供)。献上供品祭拜称“祭祖”。紧接着举行“入祖”仪式,各家各户把三年内符合条件的死者“灵片”统一交给族长放进“祖棺”并共同祭拜,祭拜过程中由祭师或族长口念祭词,之后,族长再次宣布棺内祖先“灵片”总数,供下届祭祖时共同核实,最后,用新白色麻织物包扎“灵片”入棺封盖,由族长独自抱棺进山,重新选择崖洞秘密安放,祭祖仪式结束。由此看来,丘北僰人的“洞穴葬”是死后聚族而葬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关于“洞穴葬”的由来,村寨中流传着几种说法:其一,过去实行土葬,因于外族交战,死伤无数,战败,大王死于战乱之中,族人恐其尸体被敌人夺去,便将其尸体用铁链捆绑悬于高崖上(这与四川珙县的僰人悬棺相似),后人纷纷效仿,又因后来迁徙逃亡,祖先尸骨不易携带,故而取其“灵魂”放入自制的棺盒中带走,每到一地,便将棺盒安放于高崖之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洞穴葬”;其二,某年,村寨中流行瘟疫,病死无数,无计可施,后得一仙人明示:事由不敬祖先而起。仙人离开之时指了树林和陡壁峭岩并告诉僰人,让他们把先人的灵魂装入木筒中葬于崖洞祭之,方能让儿孙后代享受太平。“洞穴葬”于是流传下来。
丘北僰人“洞穴葬”的文化内涵
丘北僰人的“洞穴葬”表现的不是“入土为安”的观念,而是“弥高者以为至孝”、“高悬崖壁为安”的观念。“入土为安”表现的是对土地的依托感,丘北僰人的“洞穴葬”表现的则是对于山崖洞穴的依托感。这显然与南方民族生活的地理条件有关。因为有“愈高愈孝”和灵魂不死的观念,所以先民取死者“灵片”葬于高崖洞穴之中。何以产生“深葬悬崖为安”的观念?这又与灵魂崇拜和祖先崇拜有直接联系。僰人认为:祖先灵魂既赐福于后人,也能降祸于后人,故对祖先灵魂极为尊重,“洞穴葬”的形成,就来源于祖先崇拜,是祖先崇拜自然发展的结果。各种有关穴葬的传说故事,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穴葬的目的是使祖先的灵魂得到安宁,保持洁净。“高悬崖壁为安”,“愈高愈孝”,正是南方民族实行崖葬的核心。而使祖先魂安的目的,是为了生者的幸福。僰人后代借仙人之口表达了“祖宗的灵魂能够保全、洁净,人心才不会涣散,部族才会兴旺强大”的愿望。这就是穴葬的实质。
丘北僰人的“穴葬”中,“取灵”时杀鸡取血,“祖棺”内垫有红色布块,取“祖棺”时使用红布包裹其身等现象,都是有意识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希望死者复活或转世,或是辟邪。僰人对待死者的态度,主要是对待死者灵魂的的态度,死者的肉身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这就是灵魂不灭观念。僰人对待灵魂的态度与死者的身份、生前行为、死亡情况以及特殊地点、特殊场合的感受有直接联系。大体来说,年龄较高,生前为人们做过较多好事、受到人们尊敬的人死去,人们对其灵魂的态度是敬多于惧。这种人的灵魂,在人们心目中多为善灵,有的甚至升格为神,成为家族或村寨的守护神。所以,具有“入祖”资格的都为六十岁以上正常死亡的老者。对于非正常死亡者灵魂的态度则是有惧无敬,一般把非正常死亡者(无论老幼)的灵魂当作厉鬼、冤鬼、孤魂野鬼,它们不能“入祖”,不能与祖灵居住。对于一般正常死亡者灵魂的态度是敬惧并存,既敬之又惧之,既慰之、娱之又用各种方法驱逐之,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这类灵魂,可以为善灵,也可以为恶灵,可以赐福于人,也可以降祸于人。灵魂是善是恶,完全决定于活人的遭遇,如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所有的鬼便都成了善鬼;反之,则原来最受尊敬的善鬼也成了恶鬼。因此,僰人在“祭祖”时要把祖先的“灵魂片”取出来用米酒清洗、日晒、祭拜之后重新埋葬,认为这样做即可以敬拜祖先又可以除去依附在祖先灵魂上的那些恶的、不干净的东西。这就是鬼魂观念的两重性在僰人丧葬仪式中的体现。
僰人的祭奠活动为间接和直接求福并举。祭奠时通过各种仪式使死者魂灵顺利到达祖先故地,与祖先魂灵安居而不会作崇于人,此为间接求福。在祭奠时直接表达愿望,念念有词,此为直接求福。僰人丧葬仪中主要部分(以灵魂为对象的部分)属于宗教范畴,其价值取向从属于我国宗教价值取向:祛祸求福,一切为了生者。虽然它的活动大部分笼罩于超自然神秘主义幕纱之下,但其实质体现了我国重现世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志》第一卷第四章第一节、第五节.
[摘 要]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的僰人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其“洞穴葬”表现的不是“入土为安”的观念,而是“弥高者以为至孝”、“高悬崖壁为安”的观念,坚信灵魂不灭,这一观念的形成与南方民族生活的地理条件有关。透露出的价值取向从属于我国宗教价值取向:祛祸求福,一切为了生者。其实质体现了我国重现世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丘北僰人;洞穴葬;文化内涵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的僰人主要分布在双龙营的野猪塘、舍得乡的白泥塘、关寨乡的大石盆、树皮乡的野能箐、腻脚乡的麦冲等村寨,有部分与其他民族杂居。他们自称“白族”、“锅泼”、“僰人”,其他民族称他们“海巴族”,1957年规统为彝族,属彝族的一个支系[1]。丘北的僰人是否来自古代僰人中的一支还是如当地僰人所说的:是由外来民族和当地土著民族杂居派生出来的。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史料来证明。
丘北僰人“洞穴葬”
在崖葬上置棺的方式有五种:崖缘式、崖桩式、崖荫式、崖洞式、崖圹式。丘北僰人的“洞穴葬”是崖葬的一种,属崖洞式(如图一)。是文山地区唯一实行崖葬的民族。只不过与其他实行崖葬的民族不同的是:其他民族多为葬尸首,而丘北僰人则舍其肉身取其灵魂而葬。选择天然洞穴时,洞内不得有土壤,洞穴位置距离地面越高越好,认为脱离大地和土壤,“灵魂”才能顺利进入“天堂”。
2004年10月12日,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丘北县舍得乡白泥塘村的僰人“洞穴葬”,获悉葬式的整个过程:人死后,其子女必先用一麻绳或麻布条系在腰上(这与多数民族的披麻戴孝同出一辙),在死者落气的地方用一空碗放于地上旋转,碗口停在哪儿就在哪儿挖一个小洞(意思是让死者的灵魂落于其间),然后从小洞里取出三颗如玉米般大小的泥粒(代表死者的三魂),把三颗泥粒放入一根麻杆中,从房屋的四角取四根茅草将麻杆捆上,再寻一刚出尾的小鸡将其腹剖开,与麻杆捆在一起挂在棺材头前(用他们的话讲:小孩好使嘴,小孩好使鬼。故而用小鸡作为指路鸡,好带上死者的魂魄走路)。一般情况下,死者的尸体要停留三天后出山。对于死者的尸体,只是随意埋葬,不看风水,不择日,不立碑,以后也不再祭扫。有区别的是,六十岁以上正常死亡的老者死后要取其灵魂附在铜片上(称“取灵”)入祖行洞穴葬,而六十岁以下的则没有这一资格。
“取灵”时要杀一只公鸡用其鲜血来取:在死者将咽气时,由族长取块薄铜片迅速在死者脸部上方剪一约1厘米宽,4厘米高的半身侧像,刻上眼、耳、鼻、口,滴三滴公鸡血在红铜片上。红铜片即他们所说的“灵片”,铜片像就是死者的“灵魂”。为保持死者与后代“血肉相连”、“时代相传”的关系,主要继承人要滴指血于铜片像上,然后放入香灯里供奉保存,待祭祖时入祖棺,称“入祖”。“取灵”时多为死者咽气时取,但也有装棺时取、三十天后取或满一百天取的,那时“取灵”一般是到死者的坟头前取,“取灵”过程和在死者咽气时取的基本相同。“灵片”(如图二)有大小,分别代表死者不同的辈分。“祖棺”(如图三)都是选用质地上好的木料制作。如樱桃树、红椿树、桃树等凿空而成。带树皮,为筒状,有盖(棺盖带榫口,盖上后与棺体合为一体,不钉任何钉子),棺内底部放入一红色布块或红纸,整个“祖棺”工艺简单,没有任何装饰,一般高约20~30厘米,口径约15~20厘米。为了祖先“灵魂”的安宁,祖棺不得遭受风吹、日晒,更不允许外族人观看或移动。
“祭祖”(如图四,李绍云提供)在农历十月份第一个属蛇日进行,有一年一祭,两年一祭或三年一祭的。届时,全家族男女老幼汇聚,杀猪宰羊作供品,共同蹬上祖先行“洞穴葬”的山顶,由族长用一红布包裹祖棺将其从崖洞中取出(如图五),开棺,当众清点棺内“灵魂”(铜片)数目,如果数目减少即是有人“盗祖”;数目增多则是“私自入祖”,除共同查找原因外,并当场复制被盗“灵片”或取出“私自入祖”的“灵片”,待全族人公认“灵片”数目正确,跟上届入祖数相符后,即用米酒清洗棺内铜片,称“洗灵”。之后,按辈分大小将“灵片”排列在麻布上祭晒,叫“晒灵”(如图六,李绍云提供)。献上供品祭拜称“祭祖”。紧接着举行“入祖”仪式,各家各户把三年内符合条件的死者“灵片”统一交给族长放进“祖棺”并共同祭拜,祭拜过程中由祭师或族长口念祭词,之后,族长再次宣布棺内祖先“灵片”总数,供下届祭祖时共同核实,最后,用新白色麻织物包扎“灵片”入棺封盖,由族长独自抱棺进山,重新选择崖洞秘密安放,祭祖仪式结束。由此看来,丘北僰人的“洞穴葬”是死后聚族而葬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关于“洞穴葬”的由来,村寨中流传着几种说法:其一,过去实行土葬,因于外族交战,死伤无数,战败,大王死于战乱之中,族人恐其尸体被敌人夺去,便将其尸体用铁链捆绑悬于高崖上(这与四川珙县的僰人悬棺相似),后人纷纷效仿,又因后来迁徙逃亡,祖先尸骨不易携带,故而取其“灵魂”放入自制的棺盒中带走,每到一地,便将棺盒安放于高崖之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洞穴葬”;其二,某年,村寨中流行瘟疫,病死无数,无计可施,后得一仙人明示:事由不敬祖先而起。仙人离开之时指了树林和陡壁峭岩并告诉僰人,让他们把先人的灵魂装入木筒中葬于崖洞祭之,方能让儿孙后代享受太平。“洞穴葬”于是流传下来。
丘北僰人“洞穴葬”的文化内涵
丘北僰人的“洞穴葬”表现的不是“入土为安”的观念,而是“弥高者以为至孝”、“高悬崖壁为安”的观念。“入土为安”表现的是对土地的依托感,丘北僰人的“洞穴葬”表现的则是对于山崖洞穴的依托感。这显然与南方民族生活的地理条件有关。因为有“愈高愈孝”和灵魂不死的观念,所以先民取死者“灵片”葬于高崖洞穴之中。何以产生“深葬悬崖为安”的观念?这又与灵魂崇拜和祖先崇拜有直接联系。僰人认为:祖先灵魂既赐福于后人,也能降祸于后人,故对祖先灵魂极为尊重,“洞穴葬”的形成,就来源于祖先崇拜,是祖先崇拜自然发展的结果。各种有关穴葬的传说故事,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穴葬的目的是使祖先的灵魂得到安宁,保持洁净。“高悬崖壁为安”,“愈高愈孝”,正是南方民族实行崖葬的核心。而使祖先魂安的目的,是为了生者的幸福。僰人后代借仙人之口表达了“祖宗的灵魂能够保全、洁净,人心才不会涣散,部族才会兴旺强大”的愿望。这就是穴葬的实质。
丘北僰人的“穴葬”中,“取灵”时杀鸡取血,“祖棺”内垫有红色布块,取“祖棺”时使用红布包裹其身等现象,都是有意识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希望死者复活或转世,或是辟邪。僰人对待死者的态度,主要是对待死者灵魂的的态度,死者的肉身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这就是灵魂不灭观念。僰人对待灵魂的态度与死者的身份、生前行为、死亡情况以及特殊地点、特殊场合的感受有直接联系。大体来说,年龄较高,生前为人们做过较多好事、受到人们尊敬的人死去,人们对其灵魂的态度是敬多于惧。这种人的灵魂,在人们心目中多为善灵,有的甚至升格为神,成为家族或村寨的守护神。所以,具有“入祖”资格的都为六十岁以上正常死亡的老者。对于非正常死亡者灵魂的态度则是有惧无敬,一般把非正常死亡者(无论老幼)的灵魂当作厉鬼、冤鬼、孤魂野鬼,它们不能“入祖”,不能与祖灵居住。对于一般正常死亡者灵魂的态度是敬惧并存,既敬之又惧之,既慰之、娱之又用各种方法驱逐之,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这类灵魂,可以为善灵,也可以为恶灵,可以赐福于人,也可以降祸于人。灵魂是善是恶,完全决定于活人的遭遇,如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所有的鬼便都成了善鬼;反之,则原来最受尊敬的善鬼也成了恶鬼。因此,僰人在“祭祖”时要把祖先的“灵魂片”取出来用米酒清洗、日晒、祭拜之后重新埋葬,认为这样做即可以敬拜祖先又可以除去依附在祖先灵魂上的那些恶的、不干净的东西。这就是鬼魂观念的两重性在僰人丧葬仪式中的体现。
僰人的祭奠活动为间接和直接求福并举。祭奠时通过各种仪式使死者魂灵顺利到达祖先故地,与祖先魂灵安居而不会作崇于人,此为间接求福。在祭奠时直接表达愿望,念念有词,此为直接求福。僰人丧葬仪中主要部分(以灵魂为对象的部分)属于宗教范畴,其价值取向从属于我国宗教价值取向:祛祸求福,一切为了生者。虽然它的活动大部分笼罩于超自然神秘主义幕纱之下,但其实质体现了我国重现世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志》第一卷第四章第一节、第五节.
[摘 要]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的僰人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其“洞穴葬”表现的不是“入土为安”的观念,而是“弥高者以为至孝”、“高悬崖壁为安”的观念,坚信灵魂不灭,这一观念的形成与南方民族生活的地理条件有关。透露出的价值取向从属于我国宗教价值取向:祛祸求福,一切为了生者。其实质体现了我国重现世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丘北僰人;洞穴葬;文化内涵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的僰人主要分布在双龙营的野猪塘、舍得乡的白泥塘、关寨乡的大石盆、树皮乡的野能箐、腻脚乡的麦冲等村寨,有部分与其他民族杂居。他们自称“白族”、“锅泼”、“僰人”,其他民族称他们“海巴族”,1957年规统为彝族,属彝族的一个支系[1]。丘北的僰人是否来自古代僰人中的一支还是如当地僰人所说的:是由外来民族和当地土著民族杂居派生出来的。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史料来证明。
丘北僰人“洞穴葬”
在崖葬上置棺的方式有五种:崖缘式、崖桩式、崖荫式、崖洞式、崖圹式。丘北僰人的“洞穴葬”是崖葬的一种,属崖洞式(如图一)。是文山地区唯一实行崖葬的民族。只不过与其他实行崖葬的民族不同的是:其他民族多为葬尸首,而丘北僰人则舍其肉身取其灵魂而葬。选择天然洞穴时,洞内不得有土壤,洞穴位置距离地面越高越好,认为脱离大地和土壤,“灵魂”才能顺利进入“天堂”。
2004年10月12日,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丘北县舍得乡白泥塘村的僰人“洞穴葬”,获悉葬式的整个过程:人死后,其子女必先用一麻绳或麻布条系在腰上(这与多数民族的披麻戴孝同出一辙),在死者落气的地方用一空碗放于地上旋转,碗口停在哪儿就在哪儿挖一个小洞(意思是让死者的灵魂落于其间),然后从小洞里取出三颗如玉米般大小的泥粒(代表死者的三魂),把三颗泥粒放入一根麻杆中,从房屋的四角取四根茅草将麻杆捆上,再寻一刚出尾的小鸡将其腹剖开,与麻杆捆在一起挂在棺材头前(用他们的话讲:小孩好使嘴,小孩好使鬼。故而用小鸡作为指路鸡,好带上死者的魂魄走路)。一般情况下,死者的尸体要停留三天后出山。对于死者的尸体,只是随意埋葬,不看风水,不择日,不立碑,以后也不再祭扫。有区别的是,六十岁以上正常死亡的老者死后要取其灵魂附在铜片上(称“取灵”)入祖行洞穴葬,而六十岁以下的则没有这一资格。
“取灵”时要杀一只公鸡用其鲜血来取:在死者将咽气时,由族长取块薄铜片迅速在死者脸部上方剪一约1厘米宽,4厘米高的半身侧像,刻上眼、耳、鼻、口,滴三滴公鸡血在红铜片上。红铜片即他们所说的“灵片”,铜片像就是死者的“灵魂”。为保持死者与后代“血肉相连”、“时代相传”的关系,主要继承人要滴指血于铜片像上,然后放入香灯里供奉保存,待祭祖时入祖棺,称“入祖”。“取灵”时多为死者咽气时取,但也有装棺时取、三十天后取或满一百天取的,那时“取灵”一般是到死者的坟头前取,“取灵”过程和在死者咽气时取的基本相同。“灵片”(如图二)有大小,分别代表死者不同的辈分。“祖棺”(如图三)都是选用质地上好的木料制作。如樱桃树、红椿树、桃树等凿空而成。带树皮,为筒状,有盖(棺盖带榫口,盖上后与棺体合为一体,不钉任何钉子),棺内底部放入一红色布块或红纸,整个“祖棺”工艺简单,没有任何装饰,一般高约20~30厘米,口径约15~20厘米。为了祖先“灵魂”的安宁,祖棺不得遭受风吹、日晒,更不允许外族人观看或移动。
“祭祖”(如图四,李绍云提供)在农历十月份第一个属蛇日进行,有一年一祭,两年一祭或三年一祭的。届时,全家族男女老幼汇聚,杀猪宰羊作供品,共同蹬上祖先行“洞穴葬”的山顶,由族长用一红布包裹祖棺将其从崖洞中取出(如图五),开棺,当众清点棺内“灵魂”(铜片)数目,如果数目减少即是有人“盗祖”;数目增多则是“私自入祖”,除共同查找原因外,并当场复制被盗“灵片”或取出“私自入祖”的“灵片”,待全族人公认“灵片”数目正确,跟上届入祖数相符后,即用米酒清洗棺内铜片,称“洗灵”。之后,按辈分大小将“灵片”排列在麻布上祭晒,叫“晒灵”(如图六,李绍云提供)。献上供品祭拜称“祭祖”。紧接着举行“入祖”仪式,各家各户把三年内符合条件的死者“灵片”统一交给族长放进“祖棺”并共同祭拜,祭拜过程中由祭师或族长口念祭词,之后,族长再次宣布棺内祖先“灵片”总数,供下届祭祖时共同核实,最后,用新白色麻织物包扎“灵片”入棺封盖,由族长独自抱棺进山,重新选择崖洞秘密安放,祭祖仪式结束。由此看来,丘北僰人的“洞穴葬”是死后聚族而葬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关于“洞穴葬”的由来,村寨中流传着几种说法:其一,过去实行土葬,因于外族交战,死伤无数,战败,大王死于战乱之中,族人恐其尸体被敌人夺去,便将其尸体用铁链捆绑悬于高崖上(这与四川珙县的僰人悬棺相似),后人纷纷效仿,又因后来迁徙逃亡,祖先尸骨不易携带,故而取其“灵魂”放入自制的棺盒中带走,每到一地,便将棺盒安放于高崖之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洞穴葬”;其二,某年,村寨中流行瘟疫,病死无数,无计可施,后得一仙人明示:事由不敬祖先而起。仙人离开之时指了树林和陡壁峭岩并告诉僰人,让他们把先人的灵魂装入木筒中葬于崖洞祭之,方能让儿孙后代享受太平。“洞穴葬”于是流传下来。
丘北僰人“洞穴葬”的文化内涵
丘北僰人的“洞穴葬”表现的不是“入土为安”的观念,而是“弥高者以为至孝”、“高悬崖壁为安”的观念。“入土为安”表现的是对土地的依托感,丘北僰人的“洞穴葬”表现的则是对于山崖洞穴的依托感。这显然与南方民族生活的地理条件有关。因为有“愈高愈孝”和灵魂不死的观念,所以先民取死者“灵片”葬于高崖洞穴之中。何以产生“深葬悬崖为安”的观念?这又与灵魂崇拜和祖先崇拜有直接联系。僰人认为:祖先灵魂既赐福于后人,也能降祸于后人,故对祖先灵魂极为尊重,“洞穴葬”的形成,就来源于祖先崇拜,是祖先崇拜自然发展的结果。各种有关穴葬的传说故事,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穴葬的目的是使祖先的灵魂得到安宁,保持洁净。“高悬崖壁为安”,“愈高愈孝”,正是南方民族实行崖葬的核心。而使祖先魂安的目的,是为了生者的幸福。僰人后代借仙人之口表达了“祖宗的灵魂能够保全、洁净,人心才不会涣散,部族才会兴旺强大”的愿望。这就是穴葬的实质。
丘北僰人的“穴葬”中,“取灵”时杀鸡取血,“祖棺”内垫有红色布块,取“祖棺”时使用红布包裹其身等现象,都是有意识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希望死者复活或转世,或是辟邪。僰人对待死者的态度,主要是对待死者灵魂的的态度,死者的肉身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这就是灵魂不灭观念。僰人对待灵魂的态度与死者的身份、生前行为、死亡情况以及特殊地点、特殊场合的感受有直接联系。大体来说,年龄较高,生前为人们做过较多好事、受到人们尊敬的人死去,人们对其灵魂的态度是敬多于惧。这种人的灵魂,在人们心目中多为善灵,有的甚至升格为神,成为家族或村寨的守护神。所以,具有“入祖”资格的都为六十岁以上正常死亡的老者。对于非正常死亡者灵魂的态度则是有惧无敬,一般把非正常死亡者(无论老幼)的灵魂当作厉鬼、冤鬼、孤魂野鬼,它们不能“入祖”,不能与祖灵居住。对于一般正常死亡者灵魂的态度是敬惧并存,既敬之又惧之,既慰之、娱之又用各种方法驱逐之,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这类灵魂,可以为善灵,也可以为恶灵,可以赐福于人,也可以降祸于人。灵魂是善是恶,完全决定于活人的遭遇,如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所有的鬼便都成了善鬼;反之,则原来最受尊敬的善鬼也成了恶鬼。因此,僰人在“祭祖”时要把祖先的“灵魂片”取出来用米酒清洗、日晒、祭拜之后重新埋葬,认为这样做即可以敬拜祖先又可以除去依附在祖先灵魂上的那些恶的、不干净的东西。这就是鬼魂观念的两重性在僰人丧葬仪式中的体现。
僰人的祭奠活动为间接和直接求福并举。祭奠时通过各种仪式使死者魂灵顺利到达祖先故地,与祖先魂灵安居而不会作崇于人,此为间接求福。在祭奠时直接表达愿望,念念有词,此为直接求福。僰人丧葬仪中主要部分(以灵魂为对象的部分)属于宗教范畴,其价值取向从属于我国宗教价值取向:祛祸求福,一切为了生者。虽然它的活动大部分笼罩于超自然神秘主义幕纱之下,但其实质体现了我国重现世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志》第一卷第四章第一节、第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