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杰 卢俊强
摘要: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城市在发展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了环境的保护,制定了很多措施来对环境进行改善,其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小河流受污染的状况,并对中小河流的治理问题提出了宝贵的规划建议。中小河流是我国重要的河流环境之一。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失去了保护中小河流水质环境的意识,在河流中随意投放垃圾和污水,造成了中小河流的严重污染。所以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的环保部门应该充分注重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治理规划工作,并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探索出更加有效的规划方法。本文通过对中小河流治理情况的分析,探索河流治理规划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小河流;治理;规划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 TV212.5+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2.0045
我国有很多的中小河流,这些流域构成了我国美丽的画卷,所以我们要提高保护中小河流域水质的意识,通过实际的规划和治理行为,加大对中小河流的保护。各地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对中小河流的水质造成了更大的破坏,为了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政府必须实施具体的治理措施,保障生态平稳协调的发展。
1 中小河流存在的严重问题
1.1 中小河流的防洪工作开展不够全面
中小河流具有源短流急的特点,一旦发生洪水灾害,很容易出现暴涨现象,这样既破坏了中小河流的结构,又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同时洪水的暴涨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经过实地的考察可以发现,很多地区的中小河流防洪工作开展不够全面,在发生洪水灾害时已经给当地造成了损失,尤以中小河流水土流失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地方政府没有及时组织人员对中小河流进行设防及拦河设施,使得周围生活的居民随意往河流中投放垃圾,政府部门在发现了这种状况之后,也没有制定出严格的制度进行管理,使得中小河流河道出现了萎缩现象。
1.2 中小河流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比较滞后
在很多地区的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工作中,工作人员缺乏河流治理的经验,不能准确地抓住河流治理重点,导致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滞后。在河流治理和规划之前,工作人员也没有及时的考察河流情况,不能充分明确河流治理目标,严重阻碍了治理工程的进展。随着地区人口的不断增长,河流沿岸的城市建设力度越来越大,我国加大了粮食基地的投入,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管理,这时如果没有明确的河流治理方案会严重影响到粮食基地的发展。
1.3 治理投入的资金不足
在很多地区的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都缺乏明确的投资机制,治理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根本不能满足河流治理和规划的需要。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河流现状,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导致治理工作始终没有全面落实。
2 中小河流治理的建议
2.1 地区政府要开展全面的中小河流防洪工作
经过对地区河流治理的现状分析,已经可以明确指导地区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所以政府应该基于这种情况,大力开展中小河流防洪工作,结合地区实际的河流污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其中,针对居民乱投垃圾的现象就应该制定出明确的制度来规范居民的行为,并通过相关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彻底杜绝这种现象发生。同时在河流毁坏严重的地方,要设置拦河设施,使其可以很好地保护中小河流。
2.2 认真落实中小河流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实际的河流治理之前,相关的规划人员必须提前考察当地河流情况,并根据出现的状况制定出合理的治理方案,明确河流治理的目标和方向。并对粮食作物的生产基地进行调查,了解到洪涝灾害可能对粮食作物产生的危害,以保障粮食作物产量为目标,充分作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2.3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多渠道落实建设资金
在河流治理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投入资金的不足,影响了河流治理工作的进展,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多种渠道,保障治理资金的充足。政府可以加大对外界的倡导,调动地区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进而为河流治理筹集更多的资金。
3 结语
目前,我国很多资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各地区又不能根据污染的程度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和治理,中小河流的治理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重点,有些地区即使开展了治理工作,中小河流水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所以政府要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根据实际的河流污染程度,制定出规划方案,进而提高我国中小河流的水质情况,使其可以更好地应对灾害冲击,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
参考文献
[1] 迟永山.浅谈松花江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及管理措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21(10):100-103.
[2] 李刚,宫伟,高永胜.基于多样性的河流修复理论基础[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32(16):123-125.
[3] 彭叶伟.浅谈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的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41(13):114-116.
[4] 左艳军,张祥珍.谈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的建议[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5(13):20-24.
作者简介:卢俊杰,本科学历,临江市水利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土保持;卢俊强,本科学历,临江市水利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河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