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觉醒的抗争次文化

2014-11-24 05:45徐文军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抗争

徐文军

摘要:香港理工大学女性学者潘毅的《中国女工新兴—打工阶级的呼唤》一书中,采用了“田野调查”的写作方法、以中国打工妹们为研究主体,分析了在工厂中女性身体的抗争和反叛的原因,勾勒出了她们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争扎,展现了中国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建构过程 。

关键词:中国女工;抗争;性化

一、中国女工身份的特殊性

1、特殊的“打工妹”:随着全球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市场化到来,新型的打工主体日益的壮大。她们的身份建构有着市场化生产关系的烙印,并有着新的自我身份认同的建构。作为一个打工主体,打工妹是自身主体化过程与社会对主体进行塑造的力量相抗衡,以争取行动者回归而生成的一个特殊主体(p12)。进一步的讲,打工妹是复杂、叛逆而异质性的主体。可以说,中国女工是具有着特殊烙印的打工妹。

2、模糊的身份:顾名思义,女工既然是打工妹,自然属于“农民工”中的组成部分,兼有着“农民工”的身份特征。但“农民工”这个词,模糊了农民身份认同与工人身份认同之间的界限。一方面,随着户籍制度的解禁,农民可以将自身变为城市中的工人,成为新兴的打工阶级;另一方面,农民工无法享有城市居民的基本权利,他们被排除在城市之外,甚至连他们一个表达自己存在的空间都未被赋予。总之,中国女工有着尴尬的身份,尽管她们是现代化进程中的贡献者,却没有被社会认同的新型身份,而是被模糊的建构着[ ]。

3、多样的群体:车间的女工不仅仅被区分为城市人和农村人,又有外省人之别,形成多样的群体。显然,各个群体(如:潮州妹、广东妹、北妹等)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信任、不平等。管理层利用族群群体之间的相互对抗塑造出不同的工作阶层,并进一步的分化工资制度。这种族权特权不但影响着生产线,甚至也造成了日常生活的冲突和偏见。多样群体的女工之间明显的存在差距,也反映着血缘─族群根深蒂固的存在和影响。

二、中国女工特殊性身份建构的原因

1、首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阶级绝对不是一种结构性的生成物,它有赖于历史关系…(p18)。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到来,户籍制度的解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农民到城市中临时性的打工,已经成为一种合时宜的选择。打工妹,作为一个打工主体,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社会塑造力量的作用。在深圳的电子厂里,来自农村的打工妹,是被认为更加适合于工厂机器的打工主体(因为女性被认为是更加容易驯服和管理的)。在深圳等城市,出口加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最廉价、最驯服的女性劳动者。由此可见,中国女工(打工妹)的出现是社会市场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性结果。

2、其次是话语权的丧失:占据着城市劳动力市场很大比重的打工者,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身份认同[ ]。打工者到底是工人还是农民?这个答案是模糊的,尴尬的。因为他们本身就处在模糊的身份地位上。打工者(新兴打工阶级)最初就没有获得应有的话语权,而且也无法真正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在霸权论述的剥夺下,他们甚至连一个表达自己生存的空间都未被赋予。他们只能生存在大多城市(广州、北京等)的窝棚区,无法拥有在城市安家的权利,这就等同于剥夺了新兴打工阶级生存的土壤,根除了他们自身的话语权!

3、身体“性化”的泛滥:性话语在工厂中非常盛行(p91)。打工妹的性化身体(作为女性),不仅仅是一些管理者对女工管制的话语权,更是女工自身所渴求的性别客体。在工厂,对于具有性的身体的管制是管理者管理的基础。打工妹因其“女性”的身体,一直是被视为更容易驯服和管理的。管理者会不断的表达和重述[女性应该服从]这样的日常话语,强化对女工劳动力的控制。女性化,不仅被(管理者)规劝,同时也被(女工)自我渴望。性化身体的泛滥,在具有性的身体的工厂里,通过内化及外化过程,最终被建构下来[ ]。

三、结语

中国女工是新兴的打工阶级,在身体与家庭、工厂、社会之间,她们经历着个人的创伤、梦魇与尖叫。现代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追求现代化的希望与渴求越来越激烈,这是转型时期社会发展之必需。然而,社会底层的牺牲也是必须的吗?中国女工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没有自身的话语权。但做为[社会行动者],中国女工是[机灵而反叛的身体],也是[行动者回归]的主体[ ]。正如Alan Touraine 所言,她是[将自我变成社会行动者的一声呼喊](P11)。中国女工以各种形式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反抗着、挑战着,开创着多场域的抗争。作为社会行动者,中国女工确实无法逃避一些社会暴力和潜在的危险[ ]。随着中国女工抗争意识的觉醒,一场自下而上的[沉默的社会革命]正在路上。如何正视这场社会革命的到来,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坚信:在新的转型时期,中国女工不仅仅是新兴的打工阶级,更应该是新梦想、新欲望的创造主体。

参考文献:

[1]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阶级的呼唤.[M].香港:明报出版社,2007.

[2]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3]佟新.异化与抗争—中国女工工作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李小江.性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9.

[5]黄金鳞.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6]高景柱.转型时期中国女工的身份认同问题—读潘毅《中国女工》.[J].经济管理文摘,2007(9).

[7]田野與时代的迷失者—中国女工.[N].北京:新京报,2011-05-10.

猜你喜欢
抗争
江梦南:与命运抗争的清华博士
江梦南:与命运抗争的清华博士
江梦南:与命运抗争的清华博士
六、维吾尔人的抗争与准噶尔汗国的灭亡
病毒与偏见:两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抗争之路
SilentEpidemic
Enabling the Movement
Enabling the Movement
《鼠疫》:即使生活是一场灾难,也要用爱去抗争
网络政治中农民抗争的转型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