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2014-11-24 01:10:02付坦彭宴婷陈韦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对策

付坦 彭宴婷 陈韦

摘要: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量的转移,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的暴露,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教育无法满足儿童成长的需求。本文基于四川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为研究视角,从留守儿童的教育的相关概述入手,分析了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全面的分析从多个角度总结出留守儿童教育的解决对策,旨在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环境,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实现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四川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由来已久,教育不仅仅是在知识教授上满足孩子学习的需求,更是在心理上对孩子进行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的条件非常的艰苦,加上与外出务工的父母长期的分离,在儿童身心上都造成一定的伤害。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应该有所侧重的关注和研究,从根本山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的环境。

一、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相关概念

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首先应该对留守儿童做一个定义,弄清楚留守儿童的特点,总结我国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现阶段成果,基于道德层面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层面对留守儿童教育已经发现或者潜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一)留守儿童界定

留守儿童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产物,留守儿童就是指在农村的家庭中,家庭主要劳动力成员外出打工,将家中的子女留由亲属一方照顾,在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下独立生活的儿童。这一部分的儿童不再少数,尤其是在近几年中留守儿童的数量正在不断地增加,留守儿童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在不断的提升,加上农村地区的教育意识存在偏差,农村的基础教育水品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就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偏远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大部分儿童都没有完成基础教育,最后的结果就是造成一个恶性的循环,农村的教育水平无法实现提升。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理论概述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是一个社会现象、教育现象更是一个社会道德伦理现象。对于留守儿童跟教育问题很少有人从儿童本身的需求作为研究出发点,教育的是儿童与生俱来的能力,需求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引导下才能实现的教育过程,当然教育需要一定的机构作为载体,这就要求社会的参与、政府的支持,在教学环境上提供保障。国外的学者卢梭、杜威在儿童教育理论上对于国内教育研究有重要的指导,而近几年我国在儿童教育理论上也日渐的丰富,这些都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四川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

本文将四川省的农村地区作为研究的背景是因为这一地区具有典型性的特点,农村的发展水平相对的落后,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再持续下去,对于孩子的教育的影响将会是伴随着孩子的一生的,所以发现问题的根源,做出实质性的努力,才能解决儿童教育问题。

(一)农村教育环境差,缺乏基本教育条件

四川农村建设水平低,教育环境差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根本的是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无法满足农村的发展需求,因此大批的青壮年劳动力就外出务工,而且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交通的不便利,这些都是农村经济无法发展的原因,四川农村地区地势险峻、偏远。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低造成的结果就是无暇顾及教育的发展,没有教育的环境,学生没有地方完成学业,没有最新的教材和教育设备,教学环境异常的艰苦。

(二)教师力量薄弱,无法满足教育需求

四川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艰苦,导致教师力量无法保障,教育的财政支出无法满足教师的生活需求,大部分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地区任教,导致的农村教育水平跟不善,部分教师是由村中的村民临时的担当,教授孩子们基本的识字读写的能力,近些年来也有相当一部分志愿者深入到这些地区进行支教活动,但是这些教学效果也是昙花一现,无法满足儿童在基本的而教育需求。

(三)政府关注度低,农村教育没有保障

政府的关注程度是最重要的教育保障,农村的基础教育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撑、人员配备,在基本的教育设施建设上也要得到基本的解决。但是由于四川农村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低,政府的关注程度集中在农村的经济建设上,对于教育问题有所忽视,发展生产力和发展教育明显有些吃力,这就需要国家在财政上和人力物力上都予以更大程度的支持,保障农村儿童跟教育的水平。

(四)儿童缺乏教育关怀,身心发展不协调

儿童时期最需要的就是家庭的关怀,教育的目的是教书育人,能够将孩子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是教育所期望实现的效果,在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容忽视的教育内容,在教学中关注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教育孩子社会责任感和积极乐观的心態和学习上进、积极进取的勇气,实现儿童身心发展的协调。儿童教育是教育的关键时期,为孩子的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每一个教育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能够从家庭、社会、学校三个方面,从身心教育到知识的灌输,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的实践行为。

(一)改善农村教育环境,加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

农村的教育环境建设存在很多的不足,基本的校舍建设和教学资源的输送都应该得到相应的保障,这就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支出的力度,在公共财政支持上积极的参与,必要的时候进行帮扶政策,每一位政府官员帮扶一个家庭,建立相应的社会教育基金,实现对教学环境的建设,保障孩子享受到平等的教育环境,学习到最新的教学资源,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对儿童的教育保障。当然最根本的还是提升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升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学内容,除了基本的教学内容还应该设置一些特长课程的教学,丰富农村儿童的学习生活,从而在心里上的压力,陶冶情操,提升生活学习的能力。

(二)实现城乡帮扶互助,提升办学水平办学质量

农村教育是我们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育问题需要得到城市的支持,一方面城乡帮扶在人力上应该得以体现,输送一批优秀的教师力量提升农村的教学水平,为学生们传授最为先进的教学知识,另一方面在财力物力上实现对农村家庭的支持,为儿童们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城乡结成互帮小组,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支持和帮助留守儿童完成学业。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学水平的改善,实现学校间的相互帮助,将留守儿童带到城市小学中感受不一样的学习体会,从而达到激励的作用。

(三)创新教育政策,保障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益

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上,首先需要有相应健全的法律保障,制定儿童权益的保护法律,维护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权益,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教育应该适当的给予优惠,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为农村的留守儿童完成学业保驾护航。在相关的政策依据上,社会保障、户籍制度等相关条例上,为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和教育质量给予一定的支持保障,完善各项制度标准。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管理登记,落实到每村每户,让每一个家庭都知法懂法,知道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在政府和各个单位的执行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利可据。设计奖学金的政策,对表现突出的儿童进行一定的鼓励,營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注重人文关怀,实现教育的全面性

留守儿童的家长长期不在身边,在心理上迫切需要家庭的温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心理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经常与孩子谈心,帮助孩子形成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提升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生活能力,学会照顾好自己,积极的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应该体现全面性,即使在教学环境艰苦的条件下也要注重全面的培养,帮助孩子更好的发展,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努力学习,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更多的挑战,克服更多的苦难,形成强大的内心世界,实现人格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明钢,毛瑞.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彭启; 李乐为; 梁芳芳; 刘文志,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湘西州解放岩乡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2(07).

[3]]高丽,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06).

[4]魏凤英,西部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5]张文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为例[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05).

[6]王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 2014(05).

[7]汪照江,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03).

猜你喜欢
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民族器乐合奏课与综合大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8:42:38
浅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5:20:16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8:04:50
基于情感需求的农村留守儿童产品设计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