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2014-11-24 02:44□刘
职教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院校人才

□刘 晓

所谓人才培养,即是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首要功能,培养企业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以笔者浅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涉及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这样一些基本问题: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评价等。这是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事实描述和规范的理论论证,也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时需要研究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回顾

(一)学术论文的研究成果统计分析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CNKI)期刊论文数据库,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高职”+“人才培养”为题名进行精确检索,发现2000-2012年期间发表论文分别为982篇 (其中核心期刊178篇)和4921篇(其中核心期刊803篇)。其研究成果随年份分布如下(见表1):

表1 2000-2012年我国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研究的文章统计

图1 2000-2012年我国关于高职人才培养研究的文章统计

关于某个教育问题研究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转折,背后都与国家政策立法的促进作用密不可分。由上图的研究论文的年度分布来看,2000年开始,我国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呈逐年增多的态势,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有了明显提高的态势。深入分析背后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200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揭开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的篇章,与此同时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开始有质的飞跃。而到了2006年,特别是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加强对整个高等职业教育战线的教育教学改革指导,引导高等职业院校切实把建设和发展重点放到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上,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2010年颁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2011年,教育部上述几个文件的发布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2005年至2012年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论文明显增多,总数达5286篇。

(二)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统计分析

与学术论文研究成果遥相呼应的是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也逐步成为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写作的热点题材。通过对全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检索,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为题名,检索到硕士学位论文32篇,博士学位论文7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清源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9),周明星的《素质本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3),彭元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华中科技大学,2006)以及顾文明的《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型模式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9)等。而硕士论文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朱烨的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5),叶晓平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以及陈瑚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中国地质大学,2008)等,上述论文有的从理论角度,有的从实证角度,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著作的研究成果统计分析

以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公共目录查询系统进行著作检索,发现国内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数量尚不多,主要有:周明星著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论素质本位理念》(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刘福军、成文章主编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出版社,2007),彭元著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8),夏昌祥编著的《双定生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许丹雅编著的《高职高专商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探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韩学军著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职业类高等教育体系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以及丛森、支芬和主编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等,也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成果统计分析

在课题研究方面,随着近十年来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日益重视,学术界也开始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对其进行研究。2000年,教育部组织实施了《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研究项目涉及高职高专教育的地位、作用、性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题成体,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课题共有60多个子课题,全国180余所附设和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参加了实验和研究。[1]此后,学界掀起了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研究,单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例,2000年至2011年期间立项的课题就达15项之多。2012年7月,就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2周年之际,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在北京召开 “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责任年会暨质量报告发布会”。会议组织者首次发布了反映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办学质量的社会公示性报告——《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该报告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联合调研编写而成,是一份体现第三方视角的高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被称为首个“国家版”高职人才质量报告。[2]

二、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研究的内容梳理

(一)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即高职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直接关系到高职的生存及发展问题,不搞清楚这个问题,其他问题就无法解决。所以在讨论高职人才培养问题时,培养目标问题毫无疑问是焦点。

1.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早在1996年,我国著名教育学者黄济、王策三在其《现代教育论》一书中就曾指出,教育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论可归纳为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一是个人本位论,强调从个人发展出发,依据内在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二是社会本位论,强调从社会发展出发,依据外在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3]因此,崔清源认为: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也存在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种价值取向的矛盾。这两种价值观的争论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4]此外,也有学者认为目前国内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问题上存在较大争议,主要分为“能力本位”派、“素质本位”派和“人格本位”派。[5]

2.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审视:一是强调实用型人才。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把高等职业培养目标定为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人才,认为“专科学校、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其培养目标主要是第一线的实用专门人才。”[6]教育部也强调高职高专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7]二是强调高技能人才。俞克新认为: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相对较低,主要从事实际操作的工作,这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而中职由于入学基础及条件所限,没有能力承担培养社会需要的大量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高职培养目标必须是高技能人才。[8]邓志革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建立在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之上实施的具有高等教育属性的职业与技术教育,培养适应生产经营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9]而林强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的基本定位应当是培养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10]三是强调技术性人才。杨金土、孟广平等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具体的培养目标比较多样,几乎覆盖社会各行各业,但就其人才类型而言,主要是技术型人才。”[11]也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的创新人才。[12]匡瑛(2006)认为: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技能和各类技术型人才更为合适。[13]四是实用技术型人才。娄玉琴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经营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术型和高级技能型实用人才。”[14]也有学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岗位,适应我国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具有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并受到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协调发展,能运用现代高新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又有一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15]五是强调桥梁式人才。冯振生、周明辰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是简单的操作工、技工或初级管理人员,而是生产第一线的工程师、技师、工艺师、经济师等高级专门人才,是能把基础理论化为实际实用技术的“桥梁式专门人才”。[16]六是强调本科层次人才。阮艺华认为: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相当于普通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特性上具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其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工程师。[17]

3.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首先,存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观的错误。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有许多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第一,高等职业教育是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的附属品,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次等级人才”;第二,高等职业教育只强调实用技术,培养的是一种“技术性人才”;第三,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只局限于“专科”,培养的是一种“低层次”人才。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观的种种误解,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18]其次,存在培养目标定位的模糊。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尚处于一种模糊、游离、摆动的状态,还没有找到一个属于自己位置的尴尬局面。这样不但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使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不相适应甚至脱节,还造成社会对高职人才认可程度不高,给高职教育带来严重的生存压力和危机。[19]也有学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已达成共识,但是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具体质量和标准是什么却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性。[20]第三,由错误的人才观引发了实践的偏差。有学者认为:由于对就业导向的片面理解,也导致了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程度的偏差。这就是忽视和弱化了学生的学术基础教育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片面强调实用型,导致人才培养的实用化,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是片面强调就业型,导致人才培养的就业化;三是片面强调技能性,导致人才培养的技能化,忽视了学生的学术基础和学术能力。[21]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得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在纠正一种倾向的同时却掩盖着另一种倾向。这就是一方面学科化倾向仍然普遍存在,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一系列环节上都套用学科型大学的模式;另一方面,又比较严重地存在着中职化倾向。[22]

4.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有学者认为,培养目标要具有全面性、适应性和发展性。[23]有学者认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定位要求:一是职业定位,既然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直接服务于职业岗位的应用型人才,那么职业定位就是首要的方面;二是学术定位,光有技能还算不上高技能人才,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学术基础和学术能力。[24]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大体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以我国政府相关文件为指导;第二,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第三,准确定位,突出自身办学特色;第四,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适应与引领相结合”。[25]也有学者认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定位于培养创新型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努力协同政府和企业共建“三维一体”的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创业教育模式、课程渗透模式和实践活动模式。[26]

(二)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为实现某种规格的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系统化教育教学活动和运行方式,是对某类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培养方法等要素的综合概括。简单地说,它主要涉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27]

1.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尽管教育部早在1999年印发的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第一次正式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但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理解,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可查的是,王明伦认为所谓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具有一定格式要求的人才培养程序、方式和结构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高等职业学生构建一个复合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结构、人格素质结构均衡发展的教育平台图示。”[28]该定义回答了“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具有创新之处。刘福军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个性。就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属性而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人才培养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29]张健认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社会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依托自身可利用的办学条件,在特定时限内为学生达到一定职业人才规格要求所预设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较为稳定的施行范式。[30]而周明星则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职业院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要素。[31]而康树元通过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阐述了影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校企合作的相关关系模型,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32]此外,随着近几年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出现了诸多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比较代表性的有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在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过程中,总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于“能力标准、模块课程、工学交替、职场鉴定”的“四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解决了人才规格与行业要求不适应等问题,获得了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3]

2.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类型,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如下特征:1.市场的导向性;2.培养目标多样性;3.培养主体多元化;4.能力培养整合性;5.产学结合实践性;6.培养模式多样化;7.教学内容适应性;8.教师队伍“双师型”。[34]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六条基本特征:即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计划中有较大比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高专教育成功的关键;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35]也有学者认为,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其特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市场导向性;第二,能力本位;第三,学练并重;第四,学研产训结合。这样,才有可能树立起真正的职业教育观,形成办学类型多样和办学形式灵活的大职教格局,培养人才的社会认可度才可能提高。[36]

(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

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国家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生产、服务、管理和技术领域一线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高职高专院校要完成好这一艰巨任务,不仅应当围绕这一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市场需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还应当建立起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湖南农业大学周长青教授认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是:教育观念、教育质量管理观念比较陈旧;缺乏全员参与和系统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重视外部质量监控,忽视内部质量监控;对教学监控与评估、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缺乏跟踪和有效解决。[37]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副处长陈绍敏副教授,从四个方面谈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即教学过程监控不全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不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范围狭窄以及对问题缺乏有效的跟踪反馈与落实。[38]也有学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质量低,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条件滞后,教学经费不足,“双师型”教师数量短缺,管理手段陈旧,就业压力大,学生学习吃力、状况差;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传承于本科(大专)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基于学科(学术)体系的特点特别突出,不适合目前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急需建立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39]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构建的策略。有学者认为教育的价值观决定了教育的质量观,教育的价值观可以从教育内在的需要、个体的需要及社会的需要三个方面去考察,这样就演绎为教育的知识本位价值、教育的人本价值和教育的社会价值。[40]有学者认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应当从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入手,主要工作应当包括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体系。[41]也有学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出从思想、物质、动力、制度、环境等五方面构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42]

三、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纵观国内学者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成果发现:这十年来学者们已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借鉴。上述成果不仅从宏观方面就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等内容综合起来加以研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研究体系;而且从微观的角度,在人才培养研究体系结构内部划分了许多专门的部份,如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观、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和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但是,分析这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内涵、研究方法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一)主题间的关系过于模糊,今后研究要集中与深化主题

正如前文所述,人才培养的涵义的理解非常复杂,不少人觉得难以把握,难以形成一个研究中心,因而造成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研究没有对某一主题做集中、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主题过于分散,各主题之间缺乏实质性的关联。比如: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评价等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全面的理解,三者是怎样的关系缺乏深入的探索。导致以上各大主题基本上没有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以至无助于理论的深化,无助于我们对问题实质的深刻洞见,因而也就无法发挥人才培养理论对实践的有力的指导作用。今后研究不能只满足于提出一个新的研究主题,开创一个新的领域,而要积蓄力量,对每一个研究主题或领域各个击破,使其系统化、深入化,从而能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实质,以形成尽可能完备的人才培养理论来指导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

(二)研究方法单一,今后要进行多种方法的整合研究

对于人才培养的研究,国内学者多侧重理论思辨,诠释其涵义,辨别人才培养的特征,归纳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等;或只做经验总结,阐述高职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原因及出路。纯粹的哲学思辨和纯粹的经验归纳都不足以进行科学的研究。只有当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不仅仅是一种研究视角的转换,更重要的是研究范式的转变。它是把人才培养确立在理论与实践交叉的领域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的基本问题。具体而言,既要对人才培养由相关概念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比较、分析和探讨,又要深入实际,在微观层面上采取质的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从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来看,单一的研究方法不足以揭示教学现象的复杂性,因此,在研究方法上,要克服过去单一化、简单化的倾向,把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解释研究与批判研究,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等方法整合起来进行。

(三)研究内容多是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提升

这一问题与高职教育发展时间短、研究群体不成熟密切相关。故今后我国高职教育研究要更加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推动理论发展,形成二者良性互动的局面。第一,认识上缺乏高度。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研究这一理论问题上,学者们多从实践和技术的层面上,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了探讨,而忽视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第二,缺乏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研究。已有研究未能从现状与问题出发研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的理论与对策,致使高职院校在实际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面对职业界日新月异的要求找不到明确的理论支撑。许多高职院校仍依赖于普通专科或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经验,培养出的人才常常是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第三,缺乏系统性研究。缺乏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自身的规律与特点的系统研究,为了实用的需要,许多学者往往是对国外的某一种模式或理论进行研究,或照搬普通本科的理论和模式来进行高职教育的研究。无法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特色。且在研究价值取向上缺乏正确的导向,往往重知识本位、轻能力本位、或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间不知所措。第四,缺乏前瞻性研究,尤其是对创业创新教育的研究。面对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学习化社会的高职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研究高职教育的创新创业也就成为必然。

(四)着重探索灵活性、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多样化的社会需求要求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因为实践已经证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格局更能适应国际政治、经济和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变化。正如美国卡内基教育基金会主席欧内斯特·博耶所说:“我们崇尚多样化,承认我们的高等教育体系享誉世界。确实,恰恰因为避免了一元化的模式,美国的学院和大学网络才如此强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的目标必须是继续促进高等教育优质化和多样化。”[43]在这里,博耶已经明确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多样化是美国高等教育得到发展与强大的动因,而且多样化仍然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允许多种模式共存,不能追求整齐划一的统一模式,这也是由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的。纵观近10年来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们都试图要找到一种可以适应所有对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倾向于“一刀切”,这是不合理的。如何实现多样化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应该以如何实现多样化作为出发点,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对国外研究的成功经验,继续更加深入地去探讨。

[1]教育部.关于组织实施《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国家教育教改[2000]年3号)[Z].2000.

[2]本刊编辑部.发现高职——关于《2012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的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2,(21):27.

[3]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22.

[4]崔清源.社会本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导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9(2):70-73.

[5]周明星.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问题——兼评职业教育的三种基本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8-11.

[6]王明达.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0(25):4-6.

[7]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Z].2000.

[8]俞克新.高等职业教育学制改革对策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9):26.

[9]邓志革.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3):11-13.

[10]林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审视[J].中国成人教育,2007(6):76-77.

[11]杨金土,孟广平,等.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01(5).

[12]黎琳.21世纪初中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特点与教学方法变革——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之三[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00.

[13]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23

[14]谢明荣,邢邦圣,赵玲.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J].煤炭高等教育,2001(1):100-101.

[15]陈业宏.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规格、要素定位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7(3):40-41.

[16]冯振生,周明辰.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17]阮艺华.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2003(4):25-27.

[18]周明星.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2):38-41.

[19]戴翔东,李名梁.试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问题及解决路径[J].教育与职业,2007(24):31-33.

[20]姜红.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再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24):29-31.

[21]苏州职业大学课题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1(2):29-30.

[22][24]朱冬英.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J].教育与职业,2007(21):21-23.

[23]蒋安.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12):148-149.

[25]洪延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9):8-10.

[26]蒋波.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J].职教论坛,2012(15):31-33.

[27]马树超,郭扬,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1.

[28]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

[29]刘福军,田静.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论[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2):80-83.

[30]张健.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0(3):26-28.

[31]周明星.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特征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2(1):91-93.

[32]康树元.对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共赢模式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2(2):50-51.

[33]王荣辉,吕红.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四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12(18):18-21.

[34]张健.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0(3):26-28.

[35]徐挺.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选编[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44.

[36]张新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02(2):44-45.

[37]周长青,胡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2):53-54.

[38]陈绍敏,戴四新,蒋燕.构建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与保障体系[J].中国电力教育,2007(11):25-26.

[39]苏晓明,张成萍.试论新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6(33):21-23.

[40]唐松林.教师行为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2-163.

[41]柏伟,徐茂.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18-19.

[42]查吉德,王晓敏.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2):26-29.

[43]王平原,李越.对美国高等教育多样性的历史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1):41-44.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院校人才
人才云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