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 T细胞亚群、IL-32、IL-6水平在乙型肝炎患者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2014-11-24 02:55满昌军董香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亚群乙肝

满昌军,董香玉

(济宁市传染病医院1.检验科;2.门诊部,山东 济宁27203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慢性肝脏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是全球关注的一个健康问题。全球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有3.5-4.0亿人。在我国,乙型肝炎感染率高达60%[1]。乙型肝炎是一种与免疫相关的疾病,其对肝细胞的损伤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间接损伤肝细胞[2]。乙型肝炎病毒侵入机体后,可以引起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其中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在清除病毒和诱导肝细胞损伤中具有重要意义。T细胞根据其表达分子的不同可以分为CD4+T细胞和CD8+T,在正常情况下,这两种细胞相互协调,其比例维持在一定范围内[3]。有研究表明,若其比例发生失调,CD4+T与CD8+T比值降低,则提示疾病严重且预后不良。而细胞因子则有调控T细胞分化的功能,如IL-6可以促进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IL-32是一种促炎的细胞因子,可以激活多种途径促进炎症介质的释放,诱导T细胞凋亡[4]。本研究中,我们对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群以及细胞因子水平进行分析,以期为揭示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乙型肝炎患者120例,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3岁,均为汉族。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且在6个月内均未接受过保肝、抗病毒以及免疫调节治疗,且排除其他亚型肝炎的感染,排除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其他肝炎,排除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120例患者中有急性乙型肝炎患者25例(急性乙肝组),慢性乙型肝炎95例(慢性乙肝组),其中轻度34例,中度31例,重度30例。同期选取来我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0.2岁。

1.2 标本采集

用含EDTA的真空管抽取空腹静脉血10ml,分离血清,于-70℃保存。常规检测肝功能和HBV DNA。

1.3 检测方法

使用德国Partec公司生产的PAS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T细胞亚群检测盒购自上海亿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6(IL-6Elisa试剂盒由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IL-32(IL-32Elisa试剂盒由由南京森贝伽公司提供)水平。操作方法均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和FlowJo软件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乙肝患者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比例降低,CD4+/CD8+细胞的比值也降低,而CD8+T细胞的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乙肝以及轻、中、重度慢性乙肝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将乙肝患者分为HBV DNA(+)组和HBV DNA(-)组进行分析发现,两组之间T细胞亚群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乙肝患者与对照组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比较

2.2 血清中IL-32、IL-6的水平

通过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水平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急性乙肝以及轻、中、重度慢性乙肝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中IL-32、IL-6水平平行比较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将乙肝患者分为 HBV DNA(+)组和HBV DNA(-)组进行分析发现,两组之间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IL-32水平在急性乙肝组最高,慢性乙肝组次之,且按照病情严重程度逐渐升高;而慢性乙肝组患者IL-6水平较急性乙肝组IL-6水平高,也随着病情严重程度逐渐升高,见表2。

表2 乙肝患者与对照组血清中IL-32、IL-6水平比较

2.3 血清中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通过检测血清中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发现,乙肝HBV DNA(+)组与乙肝HBV DNA(-)组之间比较各项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乙肝患者血清中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2.4 血清中IL-32、IL-6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血清中IL-32、IL-6水平与肝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IL-32水平与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r=0.57,P<0.05;r=0.69,P<0.05),而与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45,P<0.05);血清中的IL-6水平也与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r=0.38,P<0.05;r=0.39,P<0.05),而与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43,P<0.05)。

3 讨论

乙型肝炎以其高发病率和隐性感染的特点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不同转归的机制却尚不清楚[5]。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其转归受到病毒强弱及宿主免疫应答强弱双方面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了乙型肝炎侵犯宿主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宿主的免疫功能主要表现为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而细胞免疫应答是以T细胞为主发挥功能的[6],所以,研究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群及其比例能够很好地反映机体免疫应答的变化。研究发现,乙肝患者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比例降低,CD4+T细胞与CD8+T细胞的比值也降低,而CD8+T细胞的比例升高,急性乙肝以及轻、中、重度慢性乙肝之间无明显差异,且 HBV DNA(+)与HBV DNA(-)两组之间的T细胞亚群比例也无明显差异。CD4+T细胞包括 Th1、Th2、Th17、Treg细胞等亚群,各细胞亚群的比例失衡可能会引起细胞因子表达紊乱,导致病毒长期存在而不能被机体清除[7]。CD8+T细胞主要包括杀伤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在病毒的清除过程中,杀伤性T细胞也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8]。本研究发现,在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中CD8+T细胞比例上调,可能是抑制性T细胞的比例升高导致免疫应答被抑制,使得机体不能及时清除乙肝病毒。

而细胞免疫除了与T细胞亚群及其比例有关,细胞因子的变化也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9]。IL-6是一种由T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产生的多效细胞因子[9]。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组织中有大量的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导致肝脏产生炎症并发生肝细胞坏死,从而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IL-6[10]。而 研 究 显 示,IL-23 可 以 诱 导 IL-6 的 产生[11],在本研究中IL-32水平在急性乙肝组最高,在慢性乙型肝炎中,按照轻度、中度和重度的严重程度逐渐升高,提示IL-23可能通过诱导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增强了吞噬功能,并进一步刺激IL-6以及其他促炎因子的产生,加重肝细胞坏死和肝脏损伤。

本研究分析血清中IL-32、IL-6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发现,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IL-32水平与ALT、TB水平呈正相关,而与ALB水平呈负相关(r=-0.45,P<0.05);血清中的IL-6也表现出相似的相关性。说明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IL-32、IL-6参与了机体内环境的免疫应答,在肝脏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1]王 煜,闫跃武,王海燕,等.乙肝病毒大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中检测的临床意义[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10):1005.

[2]张 艳,许春梅,左维泽,等.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IL-32、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胃 肠病学,2010,15(8):471.

[3]刘 明,沈韻,陆 颖,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与其血清HBV DNA的水平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2):232.

[4]Raziorrouh B,Schraut W,Gerlach T,et al.The immunoregulatory role of CD244in chronic hepatitis B infection and its inhibitory potential on virus-specific CD8+T-cell function[J].Hepatology,2010,52(6):1934.

[5]杨智刚,李勇富,张 流,等.阿德福韦酯短程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6):1146.

[6]Kitagishi Y,Kobayashi M,Yamashina Y,et al.Elucidating the regulation of T cell subsets(review)[J].Int j Mol Med,2012,30(6):1255.

[7]Bemark M,Holmqvist J,Abrahamsson J,et al.Translational Mini-Review Series on B cell subsets in disease.Reconstitution after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revelation of B cell developmental pathways and lineage phenotypes[J].Clin Exp Immunol,2012,167(1):15.

[8]李 生,陈钦艳.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HBV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含量关系的研究[J].广西医学,2012,34(10):1279.

[9]孙书书,贾德兴,孙翠兰,等.转化生长因子-β1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形成相关性探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33(6):499.

[10]Xiang WQ,Feng WF,Ke W,et al.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 stimulates IL-6expression in hepatocytes via a MyD88-dependent pathway[J].J Hepatol,2011,54(1):26.

[11]Wang Q,Zhou J,Zhang B,et al.Hepatitis B Virus Induces IL-23 Production in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nd Causes Liver Dam-age via the IL-23/IL-17Axis[J].PLoS Pathog,2013,9(6):e1003410.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亚群乙肝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前列地尔联合拉米呋啶对老年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2015-2017年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下期要目
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