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银生+贾富强
关于汉代边塞防御组织的研究,随着简牍出土,一直在不断推进。而边塞中候部的研究,虽然有大量文章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大体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部的考证
在部的考证上已经有许多成果出现,王国维与罗振玉的《流沙坠简》(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中主要论述小学术数方技书、屯戍丛残、简牍遗文。在《屯戍丛残考释?烽燧类》中作者对敦煌郡所辖都尉的各部进行了考证,但是作者只进行了梳理,我们只能看到轮廓。劳干在《居延汉简考释?考证之部》(1944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石印本)里面对居延边塞上烽燧的设置做了详细的考证,但在运作和管理上却论述不足。陈梦家在《汉简所见居延边塞与防御组织》(《考古学报》1964年01期)中主要侧重居延边塞的设置情况和与其相对应的防御组织。在本文中,作者对部和部中的职官做了详细的梳理,但没有展开论述。陈直的《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对边塞的各种制度都进行了探讨,但在烽燧的具体设置上却没有明显的考证。刘光华的《西汉西北边塞》(载于《简牍学研究》第四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重点论述了西北汉塞的修筑、组织管理系统以及与其相关的制度。在组织管理系统中作者介绍了都尉府、候官、部和燧的设置情况,但未系统的展开论述。宋会群、李振宏的《汉代居延甲渠候官部燧考》(《史学月刊》1993年第3期,)是在陈梦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证甲渠候官的候部和烽燧设置情况。作者认为陈先生在甲渠候官某些部燧地点、名称以及变迁的考证上不准确,所以对陈先生的考证做了修补和更正。初仕宾在《甲渠塞部燧建置考略(提要)》(载于1991年中国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中主要讨论了甲渠候官所辖部燧的范围。作者认为甲渠候官所辖伊肯河河北、河南二塞,并且每一候长的治所在所辖烽燧的最南一燧,而且候史也有其特定的治所。但在如何管理上却没有交代。吴礽骧的《河西汉塞》(《文物》1990年第2期)主要讨论了河西汉塞的设置和构成。其中简单的论述了候部的设置。特日格乐的《汉简所见之居延候望系统》(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重点论述了居延候望布局和运作方式。但是部是如何运作的并没有交代清楚。永田英正的《居延汉简烽燧考——特以甲渠候官为中心》(《东方学报》(京都)1964年第36册)、《试论居延所见的候官——以破城子出土的“诣官”簿为中心》(《史林》1973年第56卷第15号)和《从简牍看汉代边军的统治制度》(载于《讲座·敦煌》第3期,大东出版社,1980年)都对部进行了叙述。第一篇主要论述了甲渠候官烽燧的设置情况和分布。在文中作者整理了甲渠候官的简牍材料,把烽燧分为“实名”和“番号”两个,其中作者指出“番号”燧集中在甲渠候官辖区内,与屯田和兵站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具体到部上,并没有说明其具体作用。第二篇作者重点论述了候官与都尉府和候部、烽燧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候官基本上是介于都尉府和前线部、燧之间承上启下的机构。但是候官如何对部进行管理却没有说明。第三篇作者重点从地湾出土的8枚简牍考证了汉朝对边郡的统治及统治结构。其中提到部为边塞邮书传递中的一个中间机构,但未展开论述。米田贤次郎(余太山译)的《秦汉帝国的军事组织》(载于《简牍研究译丛》第二辑,1993年)全面地窥探了秦汉军事组织的实态。其中讲到部作为边塞的基层机构起防御作用。市川任三的《汉代居延甲渠战线的开展》(载于《高田真治博士古稀纪念文集》,1963年)主要讨论甲渠候官下部、燧的统属和配置关系。作者认为在甲渠部、燧的二重战线上,番号燧包含着直接战斗的意义,而且显然是有关候望、巡视和武器的。实名燧绝大多数是番号燧中没有的文书送达记录,但是部的具体管理以及运行上,作者并未论述。吉村昌之(杨振红译)的《居延甲渠塞的部燧设置》(载于《简帛研究2001》,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重点考查了甲渠塞各部燧的设置及位置。作者认为甲渠塞东西共计十部,西部以厚望为主要职责,东部以邮书传递为主要职责,除此之外各部还设有仓和驿。但是在具体的管理上却没有说明。
以上诸篇虽然在部的研究上具有很大的推动,对部的具体位置和名称以及隶属于那个候官和都尉府都做了交代,但在具体的管理、运行上都未展开论述,或者只有零星的说明。
二、候部的管理与职官研究
在部的管理上,有以下文章。永田英正的《“候史广德坐罪行罚”檄考》(载于《简帛研究》第一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年)主要考证了“候史广德坐罪行罚”檄的性质,并讨论了候史的职责。作者认为候史不单单是部的书记,同时也担负着辅佐候长的任务,但对部的官吏的管理没有展开说明。李振宏的《从居延汉简看汉代的戍卒管理制度》(《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重点论述戍卒的管理。其中作者重点突出了候官在戍卒管理中的作用,但对部和燧的作用却未深入。刘军的《汉简人事管理研究之一——行塞举与离署申报》(载于《简牍学研究》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主要讨论了行塞举和离署申报两方面的戍卒行政情况。其中作者提到候长、候史得行塞在基层最多,但论述太单一。朱慈恩的《汉代边防职官循行之制考论》(《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第5期)主要讨论了边塞循行的具体官吏和循行官吏的具体任务,其中探讨了部内官吏的循行情况,但讨论太宽,不够详细。余从荣的《秦汉边防兵的兵员构成和领导体制》主要讨论了边军构成种类和相关的领导情况。其中在烽燧系统中,作者只对从太守、都尉到候长、燧长的领导机制做了简略的说明,但未具体讨论。
在部的职官研究上,于振波的《居延汉简中的燧长和候长》(《史学集刊》2000年第2期)主要论论述了居延汉简中燧长和候长的设置、来源以及经济情况。作者认为燧长和候长在爵位上都属于民爵,年龄在三十至五十岁之间。居延都尉府的人员多来自居延、间田等张掖北部诸县;肩水都尉府的多来自觻得、昭武、屋兰、氐池等张掖南部诸县。候长的收入要高于燧长,并且候长的权力比燧长的要大。但候长在具体对部的管理上并未展开论述。在其《简牍与秦汉社会》(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一书中作者主要讨论了燧长和候长的构成、经济状况和地位,但在候长在部中的管理地位没有说明。高荣、张荣芳的《汉简所见的“候史”》(《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重点讨论了候史的设置、隶属以及职能。作者认为候史与候长不是一般的主官与属吏关系,候史可以作为候长的副贰来处理候部的事情。候史并不一定与候长一处,但候长总览候部,候史责主理一燧到数燧的事务,当候长空缺或者休假时,候史可以代理候长处理候部的事务。但是在具体分工后,候史如何管理部以及候史的其他方面却未明确指出和提及。刘军的《甲渠塞临木部候长考——兼论候长的职责》(载于《简帛研究》第一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年)主要考查了临木部候长的更迭以及候长相关的职责。作者认为候长必须每月上报该部日迹,而且候长不但要有指挥作战的能力,还要对相关的邮书传递负责。但是候长的其他职责却未提及。徐元邦、曹延尊的《居延出土的“候史广德坐不循行部”檄》主要讨论了改檄文的内容以及广德的隶属情况,但没有突出候史的职能。孟志成的《汉简所见候长和燧长的待遇》(《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2年第1期)重点从候长和燧长的身份和收支两个方面讨论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作者认为候长和燧长都未超出民爵的范围,并且俸禄很低,与内郡小吏的生活情况形成强烈的反差。但候长和燧长的其他方面作者却未涉及。孟志成的《候长、燧长的人用和奖惩》(载于《简牍学研究》第三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重点论述了候长、燧长的选拔和奖惩情况。作者认为候长、燧长的选拔与传世文献中官吏的选拔要宽泛,但在具体的执行上并未提及。
总体而言,在部的管理和职能上大家都没有准确和完整的研究,有的太过零碎,有的涉及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