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阅读教学情境创设

2014-11-24 12:00刘俊杰��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祥林嫂建构主义建构

刘俊杰��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知识并非被动吸收而来的,而是主动建构的,但需要以一定的情境为基础。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置与教学要求相符的多样化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与感悟。

一、营造讨论情境,沟通互动

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协助与交流是重要构成因素,对于知识的自主构建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在合作学习氛围中,可集中师生的群体智慧与思维,实现信息共享,促进整体学习,使个体建构在共同建构中得以改进与完善,让每位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建构更全面的知识结构,弥补个体思维的不足,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另外,高中生知识储备较为丰富,也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对阅读内容的看法更为独特,若能让他们自由讨论,甚至争辩,则可以形成多种观点的碰撞与冲突、补充与完善,使得每位学生对问题或知识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促进意义建构。所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讨论式情境,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讨论活动,畅所欲言,激起学生灵动思维的千层浪,点燃学生创造性智慧的闪亮火花,在互动与交流中生成新知识与新思想,深化文本理解,提高鉴赏能力。

如《祝福》(苏教版必修二)教学中,为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祥林嫂的悲剧,探寻祥林嫂的死因,可引导他们就“谁对祥林嫂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进行讨论,畅所欲言。经过思考后,学生纷纷说出了不同看法。生1:“在祥林嫂走向绝境的过程中,她的婆婆与家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婆婆逼她再嫁,而大伯又将她赶出门,让她无家可归。”生2:“鲁四老爷也是罪不可恕的,他是封建卫道士,固守封建思想与礼教,不让祥林嫂参加祭祀、碰祭祀器具,给祥林嫂很大打击,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生3:“‘我也是导致祥林嫂死亡的催化剂。当祥林嫂被赶出鲁家后,彻底陷入困境,对鬼神世界出现‘疑惑时,向‘我问了三个问题,但‘我却是含糊其辞、支支吾吾的。另外,柳妈也是将祥林嫂推向更惨深渊的‘凶手……”

这样,通过讨论式情境,打开了学生思维空间,产生思维碰撞,激活了课堂。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点评与小结,让学生认识到祥林嫂周边的人因封建思想与礼教影响,冷漠而愚昧,都对祥林嫂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思想决定言行,因此,封建礼教与迷信是导致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

二、创设想象情境,深化理解

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同样,在语文阅读学习中,想象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语文是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激活已有情感体验,调动原有知识储备,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实现意义建构。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文本内容,灵活创设多样想象情境,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遨游文本海洋,发现知识的珍宝。

首先,想象推测,填补文本空白。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一些文本空白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发挥丰富想象,进行合理猜想与推测,补叙空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有些课文,结尾处戛然而止,留下无限想象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大胆而合理地想象,续写结尾,推测补白;有的课文则可以通过改写的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重新认识文本内容与主旨。如《边城》(节选)(苏教版必修二)的结尾是比较模糊的:“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令读者遐想无限,也给小说增添了含蓄之美。那么翠翠是否会一直等下去?傩送又是否会回来呢?引导学生结合节选内容,大胆想象联想,续写一篇文章,更好地感受作者创作的独特之处。

其次,大胆联想,领悟文本意境。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尤其是古诗词学习,若要更好的体会诗词意境,则需要抓住意象,再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联想与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推测作品思想、意境,感悟诗词主题。所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插图等手段,设置形象直观的想象学习情境,诱发学生联想、想象与猜想,打开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意义学习。

三、设置体验情境,亲身感悟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自主学习,教师只是给学习者提供相关材料或线索,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但若要调动学生的自学意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对所学知识的切身体验。其中,创设“舞台”情境是有效的方式之一,可让学生从人物角色角度进行思考、探究、演绎,拉近课文中人物形象与学生的距离,更好地走入人物内心世界,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虽然高于生活,却源于生活,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出一定的“原型”,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共性经验以及情感感受,但需要学生深入探究、体验。如果只是教师单纯讲授,学生对文本内容、作品人物的理解是比较片面的。所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具体文本内容,适当设置舞台情境,搭建生本、生生、师生对话的桥梁,既可以激发学生探求欲望,也可以增强学生亲身感悟,满足学生好动、喜欢表演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愉快的情绪,主动求知,寓教于乐,趣中求学。

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中的《雷雨》属于戏剧作品,课文节选部分是全剧的第二幕,包括两场戏。在教学过程中,若要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出场人物的语言行为,了解出场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相互矛盾,教师可采取分角色朗读与表演法,将文本语言迁移到“舞台情境”之中,让学生转变角色,假设自己是剧中人物,通过角色效应而身临其境,在亲身体验中细细咀嚼与品味人物个性化语言,揣摩潜台词,由语言入手把握人物内心活动,产生情感共鸣,发掘文本深意。比如分析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矛盾冲突时,他们的矛盾焦点是三十年生死恩怨。为了深入探究,可要求学生演读剧本,分别扮演周朴园与鲁侍萍,再思考:①三十年前周朴园和鲁侍萍是怎样的婚恋情形?为何鲁侍萍会“投河自尽”?②周朴园对活着的与“死去”的鲁侍萍的态度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找出关键语句,朗读体会,于是文中的阶级矛盾便清晰地显现出来了。

总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师生互动的角度,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如对比情境、故事情境、合作学习情境等,充分发挥师生相互作用,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中学(224000)

猜你喜欢
祥林嫂建构主义建构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