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材料从哪儿来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就煮不成饭,没有材料便写不好作文。要坚持写生活日记,坚持写读书笔记,坚持剪报集报。只有坚持积累,写作文时材料才会信手拈来。
关键词:作文;积累;材料
如今互联网社会,网络上各式文章粘贴、复制,信手拈来,很多小学生不会写作文,不愿写作文,一方面是由于写好作文的时间较长,学生兴趣低;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一定的写作素材,无法写出较高质量的文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把写作文比作煮饭的话,那么文章中所用的材料就好比煮饭用的米一样,没有米就煮不成饭,没有材料便写不好作文。可是材料从哪儿来呢?
一、留心观察,坚持写生活日记
作文素材的积累事关重要,大有学问,也大有前途,材料的来源,一是来自于书本,另一方面来自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有许多的见闻和感受,这些见闻和感受往往可以成为作文的内容。但是,如果我们平时不留心观察,不注意积累,不做生活的有心人,作文就不可能写具体、生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秘诀,坚持写生活日记,是积累素材的最好方法。叶圣陶爷爷说过:“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的就记,一句话可以,几百字也可以……”平时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袖珍笔记本,走到哪里记到哪里。听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可以记下来;看到一处别致的风景,可以记下来;听到别人有趣的话语,也可以记下来。这样写作文时就会有内容可写。不过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写生活日记一定要做到内容真实,不限形式,勤字为先,持之以恒,切忌挖空心思,胡编乱造。
二、广泛阅读,坚持写读书笔记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是夸张。事实证明,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学生大量感性的语言积累和反复的实践活动。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在谈到写作起步时,无一不提到得益于课内外的阅读。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过目不忘”,因此,学生在阅读时一定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坚持写读书笔记。英国学者培根说过:“做笔记使知识准确。”它是归纳、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诸项能力共同参与的思维活动。读书笔记的种类很多,学生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写成摘录笔记、提纲笔记、情节笔记、抄录笔记等,比如一篇文章的个别段落写得很精彩,我们可以写成摘录笔记,有空时经常阅读,做到熟能成诵;一篇文章的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我们可以写成情节笔记,以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读书看报时,遇到好词佳句、科学小知识、名人格言时,我们可以写成抄录笔记,并在以后写作文时有意识地加以引用,以增强文章的辞采。
三、丰富课余生活,坚持剪报集报
要想写好一篇作品,得花费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积累大量的知识信息。许多名家学者,把剪报作为收集资料,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著名学者、中国现代文学拓荒者胡适,早年赴沪读书6年,他当时把《时报》上的许多小说、诗话、笔记、长篇的专著都剪下来贴成小册子。他的这种习惯坚持了一辈子,无论是留美学习的青年时期,还是成为北大校长,到晚年时期,都不忘读报、剪报、贴报。据不完全统计,在他1921年至1922年的日记中,就剪贴报纸资料80多次。这些剪报都是他有目的、有意识的资料搜集,有的加上批语,有的注以出处,或长或短,表明自己的看法。
这也是积累材料的好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现在小学生的课外读物种类繁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让父母、教师帮助自己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报纸杂志,认真阅读,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优秀作文、作文写作知识介绍、科学小常识等剪下来,然后分门别类地粘贴在收集本上,经常翻翻。长期坚持这样做,既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又拓宽了我们的知识视野,何乐而不为呢?每当空闲的时候,大家翻开自己的剪报本,读着校园生活和国家民俗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向别人学习写作文的方式,既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又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
这就是我要告诉大家积累材料的三个秘诀,记住:只有坚持积累,写作文时材料才会信手拈来。在积累了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再做以适当的指导,作文“无话可说”的局面必将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及其方案[M].生活教育社,1945-10.
[2]高子阳.让100%的学生喜欢上写作[J].人民教育,2005(15/16).
[3]张国良.新课改下推进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若干尝试[Z].2003.
作者简介:王红梅,女,1978年1月出生,就职于蒙城县城关镇第六小学,本科,研究方向:有效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