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阶段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较好地适应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初中阅读教学;问题;策略
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成为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很多老师都发现在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下面,我们就先从学生阅读的几大障碍谈起。
一、学生常见的阅读障碍
(一)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效的阅读与良好的习惯是分不开的。好的读者在阅读时,尽管脑力活动非常紧张复杂,但除了眼球转动和手指翻动书页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身体部位的动作。而阅读能力弱的人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良习惯,需要加以纠正。具体表现如下:
1.很多学生为了集中注意力而用手指、笔等指着字行,并随着眼球转动而移动手指或其他指字物体。可是事与愿违,这种方法恰恰降低了阅读速度。
2.有的学生在阅读时一边看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实践证明,声读比默读慢得多,而且不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有的学生是在读单词,而不是读文章,没有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阅读理解思想内容的基本单位是词、意群组成的句子。如果过分地强调孤立的词的识别过程和词的用法,将会阻碍学生对读物内容的理解,而且将会大大降低阅读速度。
4.过分复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阅读时,有复视现象,即在读文章时,反复寻找先前读过的信息,而不是继续读下去,获取完整的意思。
(二)语言障碍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生词。一个词又往往有多种意义。词的含义又只能在上下文也就是语境中去确定。因此,词的意义和转换仍是初中生在英语阅读中的一个障碍。
(三)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阅读是一种言语活动。它需要语言知识,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一个拥有和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的人往往更容易理解文章。文化背景知识是阅读的无形障碍。部分学生由于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因此,有时很难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表现在对故事性、笑话类文章的理解上。
(四)阅读技巧的欠缺
在阅读的过程中,缺乏阅读技巧的训练也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巨大障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不能对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进行区分,进而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学生往往采取一读到底的方式,大大影响了阅读的效率。
二、英语阅读教法的探究
(一)充分备课,化解难度
教师在面对一篇阅读材料时,切忌把它当作语言点的堆砌而粗暴地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读”。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化解阅读中的难点,但不能剥夺学生在阅读中去体会、收获的权利。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呢?首当其冲要做好的就是备课的环节。
备,要有策略。教师,学生对阅读活动的准备如何,将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一篇课文,学生不讲技巧的重复地读,则如喝白开水一样没味道;而难点较多,学生毫无准备,课上教师的讲解则如拔苗助长,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认真研究文章,了解文章的重点和大意,预见可能出现的难点和障碍。比如说,如果一篇文章对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在before reading的环节中设计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前对该内容有所了解,降低阅读理解的难度。
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教师在备课中可以设想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要挖掘文章中思想的闪光点,即对学生学习及生活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内容,在教学中自然地渗透,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但强化语言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品质。
(二)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和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培养,逐步让学生养成触类旁通的阅读能力。下面列举几种针对初中生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
1.带着问题读文章。先看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有了更强的目的性,带着问题精读有关的句段,了解有关的数据和事实细节,这在时间上占了很大优势。而且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可采用重点式的选读法,迅速而准确地找到答案。
2.学会找主题句。议论文和说明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段落大多有主题句(Topic sentence)。主题句一方面是段落的中心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该段落与文章中心的关系,主题句自然是阅读中注意的重点。一般来说,每段的首句就是该段的主题句,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再具体地陈述。另一种情况,主题句出现在文中或段尾,即先作具体的陈述,然后归纳文章的主题。
3.深层理解,正确推理。在阅读理解中,往往会出现不同层次的问题。相对较简单的,如,记忆性问题、应用性问题等,只要读懂文章就能找到答案。对于更深层次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文章所提供的信息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态度、意图,区别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起辅助作用的次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弦外之音,从而进行正确的推理。
(三)多渠道拓宽,加大学生的阅读训练
提高阅读效率的最有效的一点,那就是持之以恒地坚持阅读练习。阅读量越大,永久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就越丰富,易于形成阅读能力提高的良性循环。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仅依靠课文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拓宽自己的阅读渠道。比如,坚持每天阅读初中阶段的英语报纸、杂志。适合初中生的分级读物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
总之,阅读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发现,认真摸索,善于总结,始终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一任务贯穿于自己的日常教学中,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安德森.第二语言阅读探索:问题与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圣智学习出版公司,209-07.
[2]鲁子问.中小学也英语阅读教学与实践,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1.
作者简介:周静娟,女,1981年8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重庆市巴蜀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