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2014-11-22 18:43汤望华
新课程·上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原则教学

摘 要:物理是一门理科,在学习的时候有很多抽象的知识点是难以理解的,即使通过老师的讲解也很难让学生理解清楚,学生只有自己学会的知识才能理解透彻。那么,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疑问去学习。只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才能学好初中物理知识。

关键词:原则;初中物理;教学

2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年代,现代教育更多的是注重以人为本,更为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灌输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生负责学。但是这种教与学是一种被动接受,学生学得很不主动。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探究式教学的含义

探究式教学就是努力找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探究式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就是指独立解决一切问题,包括解决一切活动以及人的探索。狭义就是指科学的探究活动。探究式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独立自主地进行合作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以教学为基础,以学生周围的生活作为参照,让学生通过自由表达和自由谈论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要点

1.实施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时候既要把握整体又要凸显重点。我们所说的重点就是把某种教学要素凸显出来,用以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还要考虑整体的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周密的安排,并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教学活动。还有教学方案要有灵活的变动,有可操作的灵便性,还要有多样性,这样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就不会感觉枯燥,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整个探究活动进行到底。老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周密的计划,适当地做出改进和调整,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

2.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1)要坚持系统性和民主性的原则。系统性就是指在进行教学探究活动的时候要以老师、学生、材料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把这些因素进行逐一安排,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因素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发挥其作用,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民主性就是给学生创立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作为教学中心,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疑惑的问题,敢于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还要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2)注意把握学习的过程。过程指的就是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注重“学中做”“做中学”,通过“做”培养学生的能力,不是教会学生知识,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一种能力,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就学会了收集信息、评价信息、处理信息。(3)在教学的时候要进行情景问题的预设,不但包括问题怎么提出,还要包括问题的提出以及引入方式,我们可以结合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疑问解答,让学生更多地在过程中体会方法。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1.问题猜想反驳教学法

问题猜想反驳教学法就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个问题设定一个猜想,然后对这个猜想进行反驳,最后通过论证来进行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以引发猜想。

在进行力和运动教学这一章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把小球踢出去以后,小球为什么会越滚越慢呢?这个时候我们引导学生来进行猜想:当这个小球离开脚以后,就不再受到脚施加的压力,滚动的速度就会越来越慢,到最后静止。同时,在教学时,老师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我们可以用同样的力把同一个球踢出去,在水泥地上小球滚动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而且还会越滚越远,但在如果在草地上滚的距离就会很近。进一步得出一个结论:摩擦面越光滑,球滚动的距离就会越远,球滚动距离的远近和距离也是有一定关系的;如果没有摩擦,球就永远不会停下来,会永远运动下去。由此可以证明:球越来越慢的滚,且在不同条件下还有不一样的滚动距离,这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影响。通过自主的探究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问题总结教学法

问题总结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一些特殊和个别问题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归纳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进行探究教学法的时候,有很多好的方式和方法,物理学习过程中最为常用的就是物理实验教学法。归纳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开动学生的脑筋,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对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比如,老人在炎热的夏天在外面晒一盆水来用于生活,都跟这个物理原理有关系,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事实来猜想,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是由水或者沙子的属性来决定的吗?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猜想来设计相关的实验内容:把一杯水和一杯沙子都放在电炉上来进行加热,保证两杯的质量和加热时间是相同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对沙子进行搅拌,看一下哪个物质升温快,然后做出统计和记录,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在加热条件和加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沙子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之后,发现升高的温度有所差别,表明这两种物质对热量的吸收能力是不相同的。最后,我们就得出比热容的概念了:“质量相同的物质在同一条件下,若吸热的本质及散热的情况不同,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被概念化为物质的比热容。”

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给老师提供一个广阔的创造性教学空间,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可发展空间。可以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的探究能力,从而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水平,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通洲.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06).

[2]吴燕.浅谈初中物理的探究式教学方法[J].科技资讯,2008(02).

作者简介:汤望华,男,1978年12月出生,本科,湖南长沙人,就职学校:国防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法。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原则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