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占微
“三部九步”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如火如荼的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但是,这种方法在高年级运用起来显得轻尔易举,在低年段的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呢?下面我就谈一谈我们的做法及体会。
一、学习相关理论,向有经验的教师求教,在课堂教学中实践
掌握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不能马虎。概念来自实践又去指导实践,所以我认真查阅资料,上网学习。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最本质、最核心的概念。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作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在我校四年、五年和六年级是先进行这项教学方法改革试验的年级,这些年级的任课教师经验十分丰富,所以我虚心的向这些教师请教,多听他们的公开课,并与我们年级的教师坐在一起研究、探讨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实践,边实践,边总结,因此,在吸取了大家的经验后,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分配学习小组,完善小组合作机制
小学低年级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极其有限,在分配学习小组时,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分阶段培育学习小组的原则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合作能力几乎为零,因此在一年级时,我安排的合作小组是同桌间。一人说,另一人听;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价,然后换位进行。让学生逐步适应、接受这种学习方式。等学生到了二年级,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经验,再向8人等多人小组过渡,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才能逐步掌握合作的方法。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的原则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收获。为了避免“一盘散沙”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指导小组成员分好工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班现在的小组是八人小组,给每一个小组成员作以分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和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做出汇报;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每次合作时,同学就能各尽其责,不用担心谁在里面无事可做,谁在里面“唯我独行”了。这些成员还要根据他们的表现定期更换。争取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四个角色所担任的工作都有所了解,都会做,并明白每一项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3.“组间成员水平均衡”分组的原则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常出现这种现象:各小组的活动速度有快有慢,速度快的小组完成任务后,就不能自己,开始“乱说”、“乱动”起来。究其原因,一是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二是小组之间成员的基础不同,水平不一。因此,在组建8人小组时,我遵循着小组间成员的水平应相对均衡搭配的原则,他们的研讨速度、探索水平才可能大体保持一致。这样组内异智保证了组内各个成员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互补,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和优势互补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而小组间成员水平相对均衡,即组间异智,又为全班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在同一起点和同一水平上公平、合理的竞争创造了条件。
(二)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与方法,促进合作学习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集体性的技艺,需要小组成员都掌握一定的能力和技巧,否则小组活动只能停留在形式上,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何掌握这样的技巧呢?我的做法是从习惯抓起,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巧。
1.主动参与交流讨论的能力和习惯
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方案或想法,也不迷信权威,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认真倾听的能力和习惯
善于倾听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并加以思考,从而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合作学习,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为此,我逐步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自己收集他人发言中重要信息能;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激励机制有所改变,建立小组合作竞争机制
首先,是在上课前有一名励志的口号,我们班的口号是“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我有决心将今天的难题消灭”,让学生在上课前就有一个前进的动力。其次,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引导学生把个人之间的竞争提升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使得整个评价即关注鼓励个人竞争,更关注小组合作情况。具体评价方法:我将分好的每个小组都分配一个学习情况纪录本,由小级长负责填写,组员监督,对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汇报水平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我们在班上设立了最佳小组长、最佳交流奖、最佳听众奖、最佳质疑奖等,再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比如橡皮、铅笔,东西虽不多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要用语言进行鼓励,如:在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探讨:“要怎样解决车能坐多少人?”各组同学边画边与,很快就得出了结论,小组长争着展示说:“我们小组经过研究发现:横着看一排是个座位,一共4排,还多出一个,列式是4×8+1=33(个)我评价说:“你们真是一群善于合作的孩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奖励你们小组一枚智慧的金钥匙,其他小组也是用这种方法吗?”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说:“我们的方法不一样!”老师鼓励说:“你们组真了不起!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说一说你们组的方法吧。”这样各小组又纷纷举手,学习的热情更高涨了。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评价,例如,在课程结束后,所有小组可以评价今天你觉得哪个小组完成的最为出色,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小组间竞争”的新格局。
只要我们从低年级起就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才能得到扎实有效的培训和锻炼,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其与人合作、与不同人共事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刘新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