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迎霞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2.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3.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写作能力;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学习作者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不同时段景色;2.体会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教学设想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设法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去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分析、品味文章的意境,感悟作者抒发的热爱祖国山河和伟大祖国的情感。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已学习掌握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有机地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与同学合作交流去发现体会文章中的景物美、文字美、情感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朗读教学与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去过三峡吗?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家方纪先生一起领略三峡金秋的神韵。(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谁能结合课前预习说说对三峡有哪些了解?
3.刚才同学们介绍的长江三峡听起来很美,那么,在作者的眼中三峡的秋天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到课文中去感受一下作者笔下的三峡之秋。
4.出示学习目标:①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我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三峡不同时间的景色变化。
二、走近文本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作者眼中三峡的秋天是怎样的?
2.三峡的秋天很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成熟)你从哪儿找到成熟这个词的?
3.课文第一自然段概括了三峡秋天总的特点:成熟美。那么,这种成熟美又是通过哪些景物体现出来的呢?
三、引导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读一读: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认真品读,最后再朗读一遍课文。
2.画一画:勾画出表示一天中不同时段变化的词,或在文中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批注。
3.想一想:采用学习伙伴间质疑问难的方法,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色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批注,然后组内同学一起学习这些段落,思考并交流学习收获,最后在班上交流。组长要做好记录。
四、指导展示
交流时教师进一步提示:课文描写了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景物变化,读一读,说说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并划出重点词语。
全班讨论后得出结论:
1.早晨重点写橘柚树,写树上露水的变化(由像洁白的霜到消逝)以及在初升太阳照耀下的色彩(绿叶金实),突出了三峡之晨的特点:明丽。
2.中午重点写长江,写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麟)、水势(翻滚、呼啸、奔腾),辉映峭壁,峡谷波光荡漾,突出了三峡中午的特点:热烈。
3.下午重点写雾,写青色的雾使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小溪,突出了三峡黄昏的特点:青色而透明。
4.夜晚先写长江,写长江的宁静(沉沉欲睡)以及长江偶然被惊动(驳船驶过时渔火和灯标轻轻地摇曳),突出了三峡夜间的特点:宁静。重点写三峡月出,抓住山高、谷深、天小的峡谷特点,写月亮的出现、色彩和形态,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像一匹匹素锦”,突出了三峡的特点:宁静而神秘。
5.作者把三峡之秋描写得如诗如画,看看作者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课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等,了解作者的描写手法,从中受到启发。
五、辅导检测
师:课文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诗一般的画面,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真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文。都说三峡是“百里峡江诗万首”,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句小诗,请大家齐读。(生读)三峡的秋天是迷人的,绿叶金实,硕果累累,散发着成熟的气息。你眼中三峡的秋天是怎样的,请你也动笔来写一写,要抓住某一时段三峡的特点,选择具体的景物像老师这样写一写,记在书中的空白处。(生写)
六、感悟运用
秋天的三峡,有时热烈,有时平静;有时明丽,有时朦胧……真是气象万千。三峡的神韵又何止这些呢?你想更多了解三峡的奇异风光吗?我们可以读一读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和余秋雨的《三峡》。
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早晨:露——明丽
成熟之美 中午:水——热烈
下午:雾——平静
夜晚:月——宁静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