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琴,李美英,李晓斌
(阳煤集团总医院,山西 阳泉 045000)
红细胞沉降率(evythrocyte sedimentation tate,ESR)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的红细胞自然下沉的速率。ESR是临床常规检测项目,虽特异性差,但其生理性及病理性增快对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疾病的动态观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1]。ESR检验多年来一直延用传统魏氏手工法。尽管魏氏法在国内属规范方法,操作简便,可是不能满足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提出的保证操作者生物安全的要求[1]。随着高新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的应用,安全的ESR检验设备、快速的ESR检验方法诞生了,BD Sedi-15带刻度血沉架、SD-100全自动血沉仪陆续应用于临床实验室。目前,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首选魏氏法作为参考方法,用于验证其他方法的可靠性[1]。本研究以传统魏氏法为参考,采用传统魏氏法BD Sedi-15带刻度血沉架改良魏氏法及SD-100全自动血沉仪法,于室温(18~25℃)下分别对10例标本同时进行ESR检验,并对3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选取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患者标本10例,采用红细胞压积为0.30~0.36、ESR 分布在15~105 mm/h范围内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全血。
1.2.1 参考法 传统魏氏法,将抗凝血置于特制刻度血沉管内,垂直立于室温1 h后,读取上层血浆的高度,即为ESR[2];采用30 cm长一端带20 cm刻度玻璃血沉管及其配套带调节螺旋装置的血沉架、EDTA抗凝普通真空采血管。
1.2.2 常规法 a)BD Sedi-15带刻度血沉架法(常规法):将装有抗凝血的专用血沉真空采血管直接垂直立于配套带刻度血沉架内1 h后,对照血沉架上的特制刻度读取上层血浆的高度,即为ESR;采用BD Sedi-15带刻度血沉架及配套真空采血管。b)SD-100全自动血沉仪法(常规法2):全自动血沉仪根据红细胞下沉过程中血浆浊度的改变,采用光电比浊、红外线扫描或摄影法动态分析红细胞下沉各个时段血浆的透光度,30 min后微电脑记录并打印结果;采用SD-100全自动血沉仪及配套真空采血管。
采用EDTA抗凝普通真空采血管分别对10位患者取样,每位不少于8 mL,血样充分混匀后将部分血样按BD Sedi-15带刻度血沉架法和SD-100全自动血沉仪法要求的标本量分别置于各自沥干抗凝剂的配套真空采血管中,剩余部分留作传统魏氏法用。将准备好的标本于室温下分别用其配套方法按操作规程检测ESR,标本采集后4 h内完成[2]。
由于本实验所用标本EDTA抗凝全血属于未稀释标本,故还需采用经验公式将直接测得的ESR结果进行纠正、整理。未稀释标本纠正ESR(mm/h)=(未稀释标本 ESR ×0.86)-12[1]。
参照ICSH参考法与常规法ESR检测结果比较范围,以魏氏法作为参考,对其他两种常规方法所得纠正ESR进行验证[1],所得纠正ESR应用2003版Excel软件计算相关系数(r)并绘制散点图作线性回归处理,进行相关性分析。
经过调节同一标本的HCT,使ESR值分布在15~105 mm/h范围,并对其他常规法相对应的ESR值进行验证,将所有常规法结果的95%限定值范围作为ICSH魏氏参考法与其他常规法ESR检测结果比较范围[1],可见所有结果均在ICSH魏氏参考法与其他常规ESR检测法结果范围内。见表1。
表1 两种常规方法纠正ESR结果与参考法比较 mm/h
据表1结果,以魏氏法作为参考,分别对其他两种常规方法所得纠正ESR值计算相关系数,得r值,绘制散点图作线性回归处理(见图1)可见,在整个取值范围内两种常规ESR检验方法和魏氏参考法比较的数据图均呈直线关系。依照NCCLS EP9-A2中用患者样本进行比对,r均大于0.975,说明标本取值范围合适,可见两种ESR检验方法的结果与魏氏法比较,具有直线相关性。
图1 两种常规方法纠正ESR与魏氏参考法相关性
作为传统且应用较广的实验室指标,ESR检验操作简便,但迄今仍未建立确定性方法[1]。
魏氏法作为传统方法,为国内规范方法。ICSH规定的ESR检测的标准化文件中,均以魏氏法为基础,对血沉管规格、抗凝剂使用、血标本制备、检测条件和方法及报告结果等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重新作了严格的规定,其突出的优点是可采用EDTA抗凝,可与血液分析仪共用一份抗凝静脉血标本,并在分析结果时易于综合白细胞变化进行判断[1]。由于魏氏法操作过程中需要开盖移血,加之一次性血沉管成本较高,实验室仍旧反复使用人工清洁干燥后的血沉管。明显存在的高污染风险对ESR检测方法的细节有了新的要求。NCCLS文件提出改进ESR检测技术,要求采用自动或封闭系统代替开放系统从而保证操作者生物安全[1]。
随着临床实验室真空采血管的引进,特制枸橼酸钠抗凝真空血沉采血管应用于ESR检验。应用改良魏氏法的BD Sedi-15带刻度血沉架及采用红外线扫描动态分析ESR速率的SD-100全自动血沉仪使用各自配套枸橼酸钠抗凝真空血沉采血管按要求采血后,无需开盖移血,无需另外使用特制刻度血沉管,直接将其颠倒至少8次,待其充分混匀后按要求置于配套设备即可进行ESR检测,满足了NCCLS文件提出的保证操作者生物安全的要求。SD-100全自动血沉仪不仅自动化、微量化,还可在30 min内得到检测结果,大大缩短了临床等候报告的时间[1]。
目前,ICSH首选魏氏法作为参考方法,采用魏氏管和同一患者EDTA抗凝全血检测ESR,而后对结果进行经验公式纠正,用于验证其他方法特定设备的ESR值[1];NCCLS EP9-A2文件设计用患者样本进行比对。因此,本实验通过以魏氏法作参考,对BD Sedi-15带刻度血沉架法及SD-100全自动血沉仪所得纠正ESR值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可见所有结果均在ICSH参考法与常规法ESR检测结果比较范围内,表明这两种新方法应用于ESR检验结果满意。两种常规法的结果与魏氏参考法比较具有直线相关性,表明3种ESR检验方法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熊立凡,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叶应抚,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