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文
(柳林县人民医院,山西 柳林 033300)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简称剖宫产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产科手术,据有关临床资料表明,很多孕产妇由于自身因素、社会因素等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剖宫产分娩率越来越高[1,2]。对术中麻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良好的镇痛、完善的肌松,又要保证产妇各项生理指标的平稳,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腰硬联合麻醉综合了单纯腰麻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弥补了剖宫产手术中连续硬膜外麻醉的不足。现将柳林县人民医院就腰麻联合麻醉应用剖宫产术的情况报告如下。
选择2013年在柳林县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72例,年龄21~38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各36例,连续硬膜外麻醉组中年龄最大36岁,最小22岁,平均(26.38±9.64)岁,孕周37~40周;腰硬联合麻醉组中年龄最大38岁,最小21岁,平均(25.74±9.94)岁,孕周36~40周。两组产妇年龄、性别、孕周、产次等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CSEA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25 G/16 G,经L3~L4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腰穿针,刺破蛛网膜有脑脊液流出后,注入0.75%布比卡因加10%葡萄糖注射液(2:1)重比重液1.8~2.0 mL,注药速度控制在15~30 s,同时经硬膜外腔向头端置硬膜外导管3~3.5 cm,平卧后,调节平面使麻醉平面控制在T8以下,取头高位10~15°。若麻醉平面低或麻醉作用不能满足手术需要时,可经硬膜外导管追加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注射液的混合液,但要注意,在经硬膜外导管给药时,也要先给予2%利多卡因注射液3~4 mL试验量,若无全脊麻表现后可继续给药。
CES组,用18号硬膜外穿刺针,经L2~L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腔向头端置管3~4 cm,产妇平卧后给药,先给2%利多卡因注射液3~4 mL,无全脊椎表现后,视麻醉效果分次追加2%利多卡因注射液和0.75%布比卡因注射液12~16 mL,麻醉平面控制在T8以下。
两组所有产妇在胎儿分娩后均注入缩宫素20 u,术中若出现低血压,以及收缩压低于术前20%或收缩压低于90 mmHg,加快注射速度,手术床左倾15~20°。若不能纠正,可小壶加黄麻素10~15 mg,若出现心动过缓,小壶加阿托品0.5 mg,术后都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
对两组产妇的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醉效果进行比对。
麻醉效果评价:0级麻醉失败;Ⅰ级镇痛效果一般,产妇感觉疼痛,需要辅助用药,腹肌紧张,牵拉反射严重;Ⅱ级产妇无疼痛感觉,但对牵引反射有不适,腹肌松;Ⅲ级无疼痛及不适,腹肌松驰。
采用SPSS16.0软件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均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CSE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CEA组,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麻醉起效时间 CSEA组明显短于 CEA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况率的比较
CESA组麻醉效果都在Ⅱ级以上,镇痛完全,肌松满意,产妇无牵拉不适,手术过程安静;有5例产妇血压下降,3例经快速补液手术床右倾15°后血压回升,2例血压低于麻醉前20%,给麻黄碱后好转。CEA组有3例产妇自感疼痛,牵拉反应严重,腹肌紧张;8例产妇自感疼痛不适,腹肌松弛可满足手术的需要,其他产妇无疼痛和牵拉不适,腹肌松弛,麻醉效果满意;7例血压下降,2例经快速补液,手术床左倾15°后血压回升,5例给麻黄碱后好转。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效果确切,镇痛完善,肌松效果满意,产妇舒适度高,可持续用药便于术后镇痛。
随着剖宫产手术方式的改变对麻醉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临床麻醉工作者要对行剖宫产手术产妇的解剖、生理、内分泌的变化充分掌握,才能保障和提高母婴生命质量。围产期孕妇的解剖生理变化,主要表现为:a)激素水平增加,对局麻的敏感性增加,局麻药的用量减少,孕激素使平滑肌松弛,胃的排空延长,增加了产妇返流误吸的危险性。b)脊柱方面的变化,由于脊柱代偿性前屈,在子宫收缩时,脑脊液可向头侧逆流,硬脊膜外腔和蛛网膜下腔变窄,在腹压增加及子宫收缩的影响下,局麻药极易向胸段扩散,同时加上孕妇对局麻药敏感性增加,脊麻药应减少用量,妊娠产妇应用少于非孕妇的局麻药,也能达到同样理想的麻醉效果。c)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使椎静脉系流的血流量增加,椎管静脉丛呈紧张状态,在硬膜外麻醉阻滞时穿刺针及导管较易误入血管,增加了硬膜外腔出血和局麻药毒性反应发生的机会。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蛛网膜下腔阻滞与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多数剖宫产手术都为急诊手术,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可在短时间内完全阻断交感神经及感觉运动神经,及时调整麻醉平面,使麻醉平面在T8以下,就能达到阻滞完善、肌松良好、内脏牵拉反应小的麻醉效果,为胎儿快速分娩出赢得时间,同时可弥补单次脊柱麻醉作用时间有限的问题,因可通过硬膜外导管随时追加用药,允许选择更小的脊麻药量,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而连续硬膜外麻醉,因产妇对局麻药的敏感性增加,而硬膜外用药量比脊麻相对大,所以局部麻醉药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相对较大且可危及母婴生命安全。
由于采用了25G/16G穿刺针,腰穿针不会接触手套和皮肤,避免了可能的异物进入脑脊液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因腰穿针具有对蛛网膜的机械损伤小,脑脊液露出减少,从而降低了术后头痛的发生率。
腰硬联合麻醉中可引起一过性的血压下降,由于腰麻后短时间内感觉运动神经被完全阻滞,使阻滞区域肌肉松弛,腹肌及子宫附属韧带松弛使子宫失去支撑,血管扩张,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下降,而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此时需将手术床左倾10~20°,将子宫推向左侧,解除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同时快速补液,面罩吸氧血压多可快速回升。
总之行剖宫产手术时,麻醉方式的选择要根据产妇的紧急程度、母体的状态、产妇个人的意愿来决定麻醉方式。术前麻醉者必须了解孕妇全身情况及手术史,麻醉史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做好相应术前准备,严格控制麻醉平面以不超过T8为准,采用使子宫左移体位,对低血压应及时处理[3],维持麻醉期间产妇生命体征的平稳,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和质量。通过临床观察和总结,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应用中,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完善的麻醉效果,迅速减轻产妇的痛苦,减轻胎儿宫内窘迫,减少了麻醉镇痛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母婴的安全性,弥补了脊麻的不足,便于术后的镇痛,可安全应用于剖宫产手术。
[1]柳秋仙,沈云华.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04):589-590.
[2]徐斌彬,牛 岩.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27(12):140-141.
[3]肖 忠,陈 慧.腰硬联合麻醉在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2,19(12):692-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