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合作学习之我见

2014-11-21 14:08朱兴泉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评价教师

朱兴泉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重要学习之一。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如果感觉自己是群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时,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价值感。采取合作学习法,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那么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怎样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一、强化合作学习的组织领导

首先,我们要了解合作学习有如下三点好处:一是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二是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是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了合作。其次,合作学习的小组组长和副组长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任何一支队伍,没有好的领导是不可能有战斗力的。作为培养学生群体精神的重要方式,组织好合作学习小组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可以分成几个小组。最好以4至6人为一个合作小组,成员搭配要合理,“优生和学困生”都要兼顾。

二、营造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营造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能够使学生互帮互学,养成合作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练习及再认识的一个巩固、提高、深化的过程。

在愉悦的合作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会脱离。学生也能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

三、充分学生发挥参与合作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为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合作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最初习惯的养成,一定是需要一种强制的手段,让不习惯成为自然而然。不但要发挥组内每个人的作用,还要发挥集体的作用。并且在一个小组中注意各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以利于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监督和引导,更需要教师给予及时恰当的激励和赞美。另外要注意的是,合作学习中的作业形式要多样、适量、分层,有利于巩固消化。

比如在讲授人民版必修3《专制下的启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概括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专制下的启蒙,其核心是启蒙运动中的理性启蒙与政治启蒙,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理解理性的含义,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掌握启蒙思想家的观点,认识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就是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之一。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代表人物、性质及影响,解决重点的关键是从反封建中要民主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时代要求,以人文主义为线索进行分析理解。

四、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兴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第一要素,是开展好合作学习的原动力。兴趣能给学生很多灵感,很多启发。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精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人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方面。

比如在讲“为什么秦能够完成统一”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历史短片。等学生有了兴趣时,再让他们合作讨论秦统一的原因,包括根本原因、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最后,我们还可以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秦始皇中国能不能实现统一?

五、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合理的评价机制

大家都知道,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是合作学习过程提高效率的关键点和生长点。中学生都有好表现的特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评价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很重要。通过积极的评价,我们可以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氛围,及时把成功带给学生,也能够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给予学生发展的动力、勇气与力量。我们可以实行统一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的表扬方式。必要时也要采用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学生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关键是我们要懂得如何科学地辩证地去接受。

在高中历史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变换形式,让他们真正地快乐地合作学习,对学好历史产生很强的兴趣和自信心。在学习中要认识和发现客观规律,掌握和正确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柳斌.中国教师新百科[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2](美国)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评价教师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