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锡剧走进校园

2014-11-21 03:40姜雪峰
剧影月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锡剧诗歌朗诵首词

姜雪峰

身为一名锡剧演员,将锡剧艺术薪火传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始终关注对锡剧未来接班人的培养。锡剧艺术是无锡的本土文化,它深深植根于无锡这块沃土中,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是江苏省的主要剧种和华东地区的三大剧种之一。?然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无锡本地的老百姓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对锡剧的了解越来越少,锡剧的传承也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为此,我总是尽我所能,利用好的机会宣传锡剧,让孩子们了解锡剧,激发兴趣,用我的努力宣传锡剧。

3月11号,应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戴文君校长的邀请,我走进了侨中礼堂,送教进课堂,为孩子们上了一堂讲座《声腔艺术与诗歌诵读》。当天下午,侨中的演播厅内灯火辉煌。初一年级全体师生用热情的掌声迎接我的到来。

将声腔艺术与诗歌诵读相结合,对我而言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在此之前,我和该校的诵读课老师多次联系,确定了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和讲课方式。

我首先给孩子们介绍了锡剧,介绍了彬彬腔。我希望首先激发起他们对锡剧的好奇。我拿着一张纸,结合彬彬腔的发声原理,告诉孩子们如何运用丹田之气,如何通过控制气息来掌握自己声音的大小。孩子们在台下跟着我,兴高采烈地模仿着我运气发声。看得出来,学生对于这些内容非常好奇。

我结合该校的诗歌诵读,首先将控制气息的方式运用到了诗歌的朗读上。这是本次讲座最主要的内容。在课前,诵读课的李老师就给了三首完全不同的诗歌,要求我运用声腔朗诵出诗歌不同的韵味。李老师甚至提出我可以采用锡剧念白的方式诵读这三首诗歌。因此,我先在现场用方言朗诵了苏轼的《赤壁怀古》。在处理这首词的时候,我充分发挥了彬彬腔字正腔圆,板头稳,吐字清,咬字正,气息足,送音远,抑扬顿挫,节奏感强的特点,结合我对这首词的理解,将赤壁怀古的激昂慷慨、悲壮沧桑表现出来。读完以后,孩子们热烈鼓掌,在掌声中我听出了大家的兴奋和激动,也许,他们从没有想过,我们的无锡话还可以这样来讲。我告诉学生,戏曲对演员的念白要求很高,激愤处节奏急促,沉郁处节奏迟缓,喜悦时节奏明快,念白时讲求对一字一句的琢磨体会,这些要求移到我们的诗歌朗诵中也是同样合适的。诗歌朗诵绝不是简单的扯着嗓子大吼,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解、合适的发声方法,即使喊得声嘶力竭也不可能体现诗歌的意境美。

此时,学生的兴趣已经被完全激发起来,他们在台下要求跟着我一起诵读。当然,我不可能要求学生用念白的方式来朗读,于是,我又一次用普通话再把这首词朗诵了一遍,孩子要求上台跟着一起练习。于是,我现场邀请了几个孩子上台,手把手的教孩子们朗诵诗歌。

在指导学生时,除了控制气息外,我还着重从朗读的节奏方面帮助学生纠正他们朗读时存在的问题。戏曲念白在节奏的掌控方面对演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戏曲念白的节奏,有抑扬、顿挫、轻重、疾徐等要素组成。学生的朗读往往停留在机械的停顿上,所以朗读的时候为停顿而停顿,没有任何美感。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根据情感的变化,激昂处快速高调,低沉处缓慢压抑,有了适当的拖调、变调,整首词的诵读有了全然不同的效果。孩子们兴奋得自己不停的鼓掌,要求继续朗诵其他的诗歌。沉郁的《登高》、空灵的《山居秋暝》,孩子们一板一眼地模仿着我,学习着根据诗歌的内容情感,揣摩气息的变化,声调的起伏,节奏的停顿。朗朗书声回荡在整个侨中演播厅,孩子们全情投入到朗诵中,激情澎湃,用自己的声音展现出诗歌的意境。有一个夹层里小学毕业的学生,激动地对我说:姜老师,我以前跟您学过锡剧,想不到今天还能跟您学习诗歌朗诵。是啊,我也不曾想到,将我们的戏曲艺术与诗歌朗诵相结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最后,在全体师生的要求下,我即兴为他们演唱了一段锡剧。我演唱了传统剧目《双推磨》的一个小片段,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唱,但是我希望我能用自己的表演,让学生走进无锡的本土文化,感受传统的魅力。

讲座结束以后,侨谊中学正式聘请我为该校的校外辅导员。我们达成了一致的目标,希望在该校的初一年级开设锡剧社团,届时,我将会带着锡剧团的演员,再次送教入校,培养好的苗子,也为锡剧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锡剧诗歌朗诵首词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神回复
江苏锡剧文化登陆香港、澳门
诗歌朗诵在初中音乐课堂的融入分析
如何有效开展“翰墨诗轩”诗歌朗诵社团
二胡在锡剧伴奏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宋高宗的眼力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中韩诗人诗歌朗诵会
巧用修辞 生动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