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妍秋
2014年5月4日—6日,由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民国电影研究所与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南京电影论坛“民国电影中的时尚、文化与精神”学术研讨会在南艺影视学院举行,来自两岸三地的60余位学者提交论文并到会参与研讨。论坛开幕式由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蔡伟院长主持,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米如群致欢迎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胡子光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教授代表嘉宾致辞,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东致辞并宣布论坛开幕。
此次会议是继“首届两岸三地民国电影高端论坛”专题研讨之后,两岸学者围绕“民国电影”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中国电影展开的又一次对话,旨在交流与巩固新近研究成果,并在参会机制与治学精神方面体现出平等性、地缘性、跨界性等特质。本次大会分为学术论坛、创作论坛和院线论坛三大部分。
大会学术论坛由民国电影研究所所长、北京电影学院陈山教授和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副院长陈捷教授主持,邀请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教授、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郦苏元教授、台湾艺术大学廖金凤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亦中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教授进行主题发言。大会特邀嘉宾香港科技大学荣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席教授陈建华先生、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张伟先生、上海戏剧学院石川教授、西南大学虞吉教授、著名画家、作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先生进行总结发言。本次大会主论坛与六个分论坛共同围绕“电影文化与电影业”“电影报刊研究”“电影人物研究(导演、编剧、摄影)”“电影公司研究”“电影明星研究”“电影个案研究”等方面就“民国电影”的相关议题发表阐述。
从“观念与方法”的角度,饶曙光教授提出编纂《中国电影通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强调“再写”不是推翻、不是颠覆,而是“承前启后”。郦苏元教授阐述了“民国电影”学科提出与建立的意义及其研究的具体方法。陈山教授认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掀起的电影理论狂飙是全球社会经济危机激起的新兴电影运动的精神反拨。南京艺术学院郑娟副教授探讨了唐纳的实践活动为早期电影做出了重要贡献。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张丹、汤嘉卉和施丽佳分别就陈大悲、周瘦鹃和鲁思的电影活动进行了探讨。著名画家、作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先生指出“民国电影”在世界电影范畴内的独有性。
从“作者研究”的角度,朱正心先生追忆了外祖父朱瘦菊的生平与电影活动。太仓市作家协会主席凌鼎年以“民国时期太仓的三位电影人——朱石麟、倪红雁、蒋天流”为题进行探讨。南京师范大学蒋俊副教授深入探寻了朱今明1940年代摄影作品中呈现出的中国电影影像之美。青岛日报社良友书坊主任编辑臧杰先生、安庆师范学院讲师李贤年分别借许幸、陈白尘发表了阐述。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冉、戴金玲、刘楚仪分别就陆洁、程小青、包天笑的电影活动进行了探讨。
从“机构与影业研究”的角度,南京师范大学讲师宫浩宇对军事委员会政训处电影股进行考察基础上的阐述。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林黎讲师通过张善琨探索上海电影产业与当时意识形态角力等问题。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王腾飞探索了“中联”的面貌。南京艺术学院陈捷教授探究在1939-1943年之间,介于维新政府、汪伪政府、日本军方的“电影国策”以及川喜多长政的个人决策之间的“中华公司”,其“电影国策”的执行力度、效果及其对沦陷时期上海电影的整体性影响。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季晓宇探讨了电通公司的价值以及它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上的地位。
参会学者对影片个案进行了多元视角的深度探讨,武汉大学艺术学系薛峰副教授、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郭海燕、上海大学硕士高飞、北京大学博士后李九如、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岳凯华、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张隽隽、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培雷,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刘志强、蒋敏分别围绕电影《盘丝洞》《神女》《万紫千红》《体育皇后》《茶花女》《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武则天》《铁扇公主》《长相思》进行了发言。
从“电影文化研究”的角度,西南大学虞吉教授以“民国电影:‘良心主义’的美学建构与延传”为题进行观点阐发。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侯凯早期上海虹口地区的影院建设情况进行了检巡基础上的阐述。西南大学刘宇清教授分析了世界电影的传播、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与文化输出,国民政府的本土文化保护与政治诉求。上海戏剧学院万传法副教授通过《脂粉市场》《天明》《神女》等早期电影中的时空呈现方式、女性角色塑造、爱情描述方式、生活方式等角度论析早期电影中的上海城市想象及现代性。南京师范大学贾冀川教授阐述了左翼电影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开启的启蒙精神的继承与疏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张楷老师研讨了电影解说的衰亡与电影技术革新之间的某种关系。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原文泰阐述影像中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如何与现代、摩登、时尚的上海发生联系。南京大学博士胡文谦认为“古装片热”1926至1928年在中国影坛兴起,与美国历史题材电影的译介放映有明显的因缘关系。盐城师范学院徐红副教授将女性解放问题放在一个宏观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加以论述。南京艺术学院李剑副教授认为兴起于30年代的民国教育电影,是对20年代商业化、娱乐化的民国电影生态的调整。南京艺术学院宋奕老师阐述了民族美学借助影像典型空间可以沟通艺术美与人类精神美。
从“明星研究”的角度,贾磊磊教授发表了以“水银灯下的阴影——民国电影的互文性呈现”为题的阐述。陈建华教授讲述殷明珠与但杜宇如何因电影而结缘的故事。上海交通大学李亦中教授和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夏燕靖教授分别以“中国早期女明星从影探析”、“民国时期影星与改良旗袍”为题进行了阐述。同济大学闫凯蕾副教授认为1935-1937年间,明星阵营发生了剧变。中国电影资料馆策展人沙丹、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电影学博士候选人付永春分别对李丽华和贝兰女士进行了阐述。重庆工商大学张华副教授、上海大学徐文明副教授、浙江传媒学院顾倩副教授分别就黄宗英、黄柳霜、杨耐梅进行了探讨。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龚艳副教授指出沦陷时期娱乐业有了一个新时空。南京艺术学院秦翼副教授阐述了陈云裳的从影生涯,探讨女明星塑造中银幕形象与报刊舆论形象的共同作用。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池晓波、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赵寻分别就丁子明、杨耐梅进行了探讨。
从“跨媒介学科研究”的角度,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张伟老师围绕上海图书馆与民国电影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发表阐述。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丁珊珊副教授探寻了电影特刊作为电影商人之“生意经”的特性及其演变轨迹。南京政治学院刘永昶副教授诠释了《良友画报》现代女性内涵中的独立、时尚、美丽。南京艺术学院讲师孙慧对《申报》电影广告进行了详尽阐述。南京艺术学院周隽副教授阐述了媒介传播下口述历史发展的新趋势。
研究者不仅将论题聚焦于“民国电影”,也在当代电影中致力于探寻“影像民国”的经验。台湾艺术大学廖金凤教授探讨中国当代电影触及一个民国故事时可能遭遇的困境。上海戏剧学院石川教授阐述了影片题材、地景的相似性及其互文关系。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高凯阐述了电影中的上海影像与上海城市文化、形象的关系等内容。南京艺术学院讲师杨华阐述了《一代宗师》可被称为诗意功夫片。
2014年5月5日下午,第二届南京电影论坛开展了主题为“当代电影创作中的民国元素和情怀”的创作论坛,论坛特邀了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著名画家、作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著名编剧、导演徐皓峰,著名编剧、策划史航,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吴冠平教授参与了本次论坛。论坛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陈丹青对话许鞍华”,第二部分是“徐皓峰:何谓武侠精神”。两部分论坛都围绕了当代电影创作中的民国元素,论及电影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困境以及当下对于“民国想象”的诸多思考。
论坛第一部分由史航先生主持,许鞍华导演和陈丹青先生以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所认识和理解的民国电影以及民国文化。许鞍华导演认为《黄金时代》是一个拍摄很有难度的电影,片名源自于萧红写给爱人萧军信中的一句话:“这不正是我的黄金时代吗?”对于这句话,让许鞍华深受感动的并不完全是因为她在那样一个环境说出那样的话,而是因为她是萧红,她有一种过人的看东西的透视性,她当时的心情可能是最痛苦的某一个时刻,但竟然看出自己处在一个“黄金时代”,这在于许鞍华导演看来更像是永恒的真理。陈丹青谈到同情这个词其实来自俄罗斯文学,他在许鞍华和侯孝贤的电影中都看到了一种巨大的同情和气息,他相信《黄金时代》是许鞍华最具野心的作品,同时还谈及了萧军在延安的珍贵日记。
论坛第二部分著名编剧、导演徐皓峰从“何谓武侠精神”同吴冠平教授谈开去,徐皓峰提到在民国的时候武侠小说的系统跟武行的系统开始并行,从相互分离到开始并行,介绍了武行从民国到建国后的转变,并谈到传统中国人的拜天、祭祖,名士风范以及《剑士与白猿》中民国男女关系的体现,他认为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天地君亲师”,看似很严格,但其实除此之外可以用友道来柔化这些不可动摇的关系,所以民国时候经常有父子、夫妻、君臣之间行友道。同时,吴冠平教授也谈到1949年后的中国电影对于民国的想象实际上是带有某种现实记忆的,女性在民国电影中还是占据了一个主导地位。
2014年5月5日下午,第二届南京电影论坛开展了主题为“南京电影院的前世与今生”的院线论坛,论坛邀请了南京地区各大影院的院线经理、全国多条艺术院线的策展人及影评人参加。院线论坛由万达影城南京地区总经理薛可悦主持,主要围绕了南京地区的电影院的经营现状、特色影院建立的可能性,以及南京地区建立艺术院线的尝试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本次论坛围绕“南京地区电影院线的现状”、“南京地区建立艺术院线的可能性”、及“个案探讨”三个方面展开。
南京地区的各大影院都有着自己所要面临的经营现状以及对于未来发展局势的展望。中影华东区运营总监高禹燕先生认为现代影院的发展和建设面临失衡的问题,应以人为本的理念。东方院线副总经理陈卫提到从2002年6月份成立院线至今,荧幕发展到现在已经突破两万块,从发行的角度来说,希望社区影院、超市影院能成为一条独特新颖的院线形式。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提升,艺术院线的存在和发展也开始受到重视,上海电影博物馆策展人、上海戏剧学院石川教授提出未来中国电影产业或者市场发展要从当下的外延扩张型转变成内涵增长型,提高创作质量。“后窗放映”策展人卫西谛认为在目前这样一个商业化氛围厚重的环境中,小众影片应该得到关注和支持。“迷影网”策划人、东北师范大学李洋教授认为院线问题是国家与电影关系的问题。中国电影资料馆策展人沙丹以资料馆的放映活动举例,说明当前并不缺乏支持艺术电影的观众人群,电影局应当对中小成本的艺术电影进行扶持。“迷影网”影评人木卫二认为影评人的职责载于推广电影文化以及帮助大家寻找主流电影以外的小众电影。南京工人影城总经理林捷女士介绍到工人影城曾经准备做一个艺术放映厅,但缺少观众。上影国际影城南京总经理张华女士提到由于竞争压力和经营成本,各个影院和投资人都放弃了艺术电影这一块。卢米埃影城总经理赵丹丹女士说明了艺术电影目前遇到的“政策上支持”、“营销和媒体”、“片源”等困难。幸福蓝海市场营销部的营销总监张晓刚先生提到影城有非常高的经营指标,不得不要求影院能有非常好的市场回报。
与会人员围绕大华大戏院的个案也进行了探讨,南京著名影评人舒克先生认为中国院线目前存在着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因此院线必须重新组合和规划,来避免同质化的竞争。江苏东方院线、新希望院线董事邱正选先生认为影院必须发展自身的技术和信息,才能应对如今的市场变化。UME影城南京总经理杨幸福先生认为影院的管理服务质量等工作是一项重要软件。大华大戏院的杨长茹女士介绍了大华大戏院迄今为止八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最后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副主任刘浩东先生对院线论坛做出总结,他认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前景一定会很宽广,但同时影院也会面临风险,因此影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届南京电影论坛学术研讨会的与会研究者们在史观调整、史料开掘与史述体裁探索等议题上的共同努力使“民国电影”研究处于动态构建的过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丰富了民国史和民国文化视野下的民国电影研究总体重量。弥足珍贵的是,研究者、创作者和院线经理们的研讨反复将话语置于“人”的立场,致力于还原与个体生命息息相关的影史记忆,也由衷致敬着一种远逝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或许正因如此,研究者们孜孜以求的治学姿态身后的驱动力不仅源自对中国电影史学的学术担当,更来自表述历史情怀的诚挚意愿,这也赋予了“南京电影论坛”年轻而动人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