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林怀民先生舞蹈作品的“创意元素”

2014-11-21 03:40赵佳
剧影月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现代舞舞蹈传统

■赵佳

探究林怀民先生舞蹈作品的“创意元素”

■赵佳

台湾著名舞蹈编导家林怀民先生,独竖一帜的创作风格与舞台的视觉效果,使世界了解了我们中国人是怎样对待舞蹈、怎样尊重艺术的。林怀民先生的舞蹈作品创意独特,这正是来自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入理解、挖掘、运用和把握。本文旨在通过其创作的具体作品来分析他是如何将内心的情感通过创意元素的正确、完美运用来达到具有东西方艺术完美融合的,且又极具中国传统形式美、意境美的和谐统一。

创意元素 舞蹈 传统文化 地域文化 林怀民

舞蹈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生活态度,她能给人以崇高的想象与体悟。她在不断的交流、吸纳、碰撞、融合中生长和发育。她的丰富性让人眼花缭乱,从欧洲的古典芭蕾到现代舞,从中国古典舞到民族民间舞,无不在每个时代拥有着自己的受众者与追随者。台湾著名舞蹈家林怀民先生在当今的世界舞台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作品创意独特,不去模仿祖先,不去复制西方的现代舞观念,而是用生命去体验,去诉说着中国人的思想情怀。虽渗透着玛莎-格莱姆的体系,但通过各种元素的提炼、综合,其创意却始终蕴涵着中国的味道,似链条般一直贯穿着中国元素,其审美特性注重“形神兼备,内外统一,身心并用,气韵生动”。在他的舞蹈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林怀民先生最佳的创意元素则是他准确扑捉传统文化之精髓并完美的运用和把握的能力。他创意元素的来源是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的。一类是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中搜寻素材,如《水月》、《竹梦》等;还有一类是他从地域文化的元素中搜寻素材,比如其代表作《薪传》便是运用以台湾本土文化为创作素材,而进行诠释。

一.《水月》展现出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里对“太极”的提炼

舞蹈《水月》是林怀民先生创作的极具抽象的一个作品,有着非常独特的创意,这种创意元素,正是来自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最好挖掘。“历史长河中文化的交流、会聚都孕育着文化的跃迁;宽容性使文化得到质的飞跃。宽容是文化的特点和本质,是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之源”。①所有承载着厚重文化的国家,他们的传统文化其实都是当时生活的一部分。世界上的所有文明在被刻上深深的烙印同时,却也都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了不同时代的气息并重新诠释、演绎着。在亚洲,不管是文学的经典之作或神话故事、或书法、武术、静心打坐等等都被林怀民先生敏锐的扑捉到其精髓,并用自己的独特视角、个人审美重新去诠释着这些经典的传统文化,呈现出东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这种独特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欧洲的现代舞更多的是具有批判意识的,而他的舞蹈则是突破了西方现代舞的观念,在动作元素、艺术特色、审美倾向上都融入了大量的中国色彩。从现代舞的角度来说,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它不比中国古典舞或是民族民间舞,本来这种艺术形式就是中国的产物,而现代舞源自西方,能把它与中国的舞蹈、文化结合得这么完美,并得到世界舞蹈界认可的中国现代舞就当数林怀民先生了。

舞蹈题材一般都来源于大家所熟悉的生活,各个民族原生态的舞蹈许多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来分析我们可把他归结为两种形象:第一种现象是外在的具体形象,是可直接感知的。第二种现象是超出具体形象之外的无形的“意味”。这种无形虽然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它却具有深层的涵义。就像茶杯上雕刻出一个“龙”的形象,这个形象是直观的,具体的,一般受众者一眼就能感知到,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一种现象。而把“龙”雕刻在杯子上,它所传达出来的也同时具有另一种“意味”,即浓浓的中国味道,因为只有中国才有“龙”,它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延伸出来的中国意味则是无限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种现象。据史料记载,老子云:“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无”是“ 有”之“本”。因此,这种无形、无限的“ 中国味道”就被艺术家们做成了有形、有限的“中国元素”。但如果只把他们外在的具体形象直接拿来进行拼凑,那么作品则是没有灵魂的。因为这些元素需要精确提炼,需要极具创意,需要完美贯穿并融化于整个作品之中,而不只停留于表面。只有这样才能从传统文化元素中提取准确的素材运用于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里,并使她弥漫出强烈的“味道”,体现出独特的创意元素,这种作品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林怀民先生的舞蹈确是把东西方文化糅合的最完美的艺术作品。他“将艺术想象、审美意识和艺术媒介与形式规律高度的结合起来,使艺术语言的创造升华为一种自由的创造和自由的活动”,②这正是对林怀民先生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

《水月》这个作品可以说是从中国身体文化的太极中寻找创意元素的最好典范。他运用玛莎-格莱姆“收缩、放松”的动作原理与特征,以曲线运动为原则,注重虚实相生,刚柔并济,强调的是人们心灵深处的“静”与“意”。他追从的审美与中国的太极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国的太极强调的是均匀的呼吸,气运的平稳,内心的沉静。林怀民先生把它与自己的舞蹈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这种传统文化精髓的选取,这种与西方现代舞相结合的独特创意是无可复制的,他已成为了林怀民舞蹈的代名词。他的舞蹈没有舞者之间的相互表达,是以“我”为本真的舞蹈,是最“纯粹的舞蹈”。我们就以舞蹈《水月》来进行分析,看看他是如何展现独特的创意元素的。如舞蹈的名字一样,整个舞蹈让观众看到的是“水”与“月”的柔情与永恒,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在空旷的舞台上,一面极大的明镜高高地悬挂着,略带凄美的光线反射于地面,它像宇宙的空间一样,既神秘又空灵,仿佛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边界,永无尽头。而舞者,既没有过多的情感表达、也没有特定的叙事情节,这与我们一般的舞蹈有着很大的差别。那高悬着的镜子似明月一般,折射出舞者的肢体表演,让人感到整个空间都是舞动的人,似乎传达出一种信息:“世界是我们的,我们是世界的”。这种一招一式的“静在动中,动而不躁,虚实相间,意韵深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这就是中国的艺术,这就是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现代舞蹈,让观众在不自觉中进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平衡、协调、中和的完美状态。这是从一切外在事件和世俗生活中脱颖而出的“纯粹”。在我们现在浮躁的社会里,这种“纯粹”是多么的令人神往!在这独具匠心的,最精彩的一幕呈现了出来,舞台上一点一点的渗透出了轻柔的水,水越聚越多,直至漫过脚面,在舞者的踩、滑、拍、滚中溅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水花。这是人与水的糅合,更是人与自然的融合。他让我们既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又感受到了其存在的意义,把我们带进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让我们不仅看到了外在的“太极”元素,还通过这个元素所表达出来的“镜花水月终成空”的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浓浓的“中国味道”。他告诉了世界这就是“中国”,这就是“中国文化”。他创意元素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并不停留于只对中国元素外在的简单模仿和直接的运用,而是使之上升到文化的象征之美,将传统中国文化的内涵完美地融合到其舞蹈作品之中。传达出来的是平和、舒展、生动、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作者通过舞蹈,让观看者自己去理解、体会、感受心中的异同,他传递的信息不是要你看舞蹈表达了什么,而是去感受舞蹈艺术,感受自己的内心。

二.《薪传》体现出对台湾地域文化素材的搜寻与运用

现当今广为流传并被认可的一句话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从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所谓的“民族的”其实就是由不同地域的文化构成。中国地大物博,多民族的融合是我们鲜明的特征。林怀民先生创作的《薪传》 就是从地方文化中取材,是一部描写台湾历史的舞剧。它是对生命的礼赞,对名族的讴歌。《薪传》讲述一代代以来,祖先们从福建渡海来到台湾,历尽生活的艰辛,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最终创造了台湾的繁荣。在早期编排《薪传》时,据说为了让演员们准确把握舞蹈意味,林怀民先生就将所有的舞者带到了河边,让他们在石头上睡觉、在小石子上走、跑,到海边去,向海浪高呼,感受迎风破浪,一遍又一遍的感受当时的劳动者在这块土地里怎样地劳作,怎样地生活,怎样地创造自己的家园,正是这种扎根于本地区,对本地区生活、文化元素的精确提炼,敏锐地信息扑捉,才使得作品处处能看到从地域性文化提炼中所具有的创意元素。

艺术就是这么有魅力,《薪传》的上演,在台湾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舞剧上演的那一天,恰是美国与中华民国正式断交的日子,似乎就像台湾电影《汪洋中的一条船》一样,宝岛台湾再次像是汪洋上的一条小船无依无靠,而台湾人民则是船上的渡客,不知未来的命运将是如何。舞台上有的是那些穿着色彩单调服装的舞者,没有华丽的灯光音响,没有过多的舞台装饰,有的是脸上为开拓新生活而奋斗的艰辛与希望的眼神,那发自内心的表演,使观众不禁想起那个年代的场景,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震撼了观众。

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文化形式,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都具有艺术语言共同的形式美、神韵美、弹性美、文境美、“有意味”性等美学功能。林怀民先生的舞蹈作品不管是身体韵律还是舞台的视觉景观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趣。这也正是他运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挖掘具有独特创意元素的能力体现。他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特征就是中国典型的“文境美”和“有意味”性。所谓“文境美”是一种“ 虚无之境”。 它“ 立象以尽意”,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生气远出,不著死灰,腾跃出艺术形象的灵气,它不仅给受话人感到直观无隔,而且气韵生动,传神显心”。③当我们在欣赏反应某个时代的舞蹈作品时,其作品折射出的就是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表现着的就是那个时代的人物形象及风格特征。从林怀民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可贵就是能从传统的文化元素、地域性文化里寻找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不同于西方的生命智慧。而“有意味”性则是他另一种具有感悟性的创作手法,所谓“有意味”性,可解释为:“它遵循着心法,它是有法之权,归于无法。不为一般法而拘,师心法而化之,达到随心所欲,不守一法,不立一法的自由境界。④我们可回顾近年来国内所谓以西方现代舞训练体系为标准的创作的现代舞作品,真的可谓良莠不均。可以说大多数的现代舞为了所谓的追求个性、创新、突破以至于我们只看到了华而不实的舞蹈动作,优秀的作品屈指可数。在这样的大潮下,林怀民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场场视觉舞台盛宴,更多的是让我们能把心灵沉静,去思考、去了解怎么样才能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中国的现代舞,东方的现代舞发扬、创新,如何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独特的创意元素与其新的内容相结合,产生一种新的舞蹈生命。

三.结语

不可否认,林怀民先生的舞蹈作品已经形成了蕴涵着中国风格的艺术审美与独特个性。通过把传统文化元素与地域性的文化和美学意境相结合,再与西方现代舞审美进行再一次的糅合,使其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切合的连接点是他创意元素的经典体现,他所传递给我们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对一切的感动与对一种精神的沉淀感受。因此可以说做一个舞种的时候同时也是在学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指对世界的了解,对这一时代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置身于这个大的文化当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对艺术作品进行完美的演绎与诠释,创作的艺术作品才会更加独到与精准,表达的内涵也会越发丰富与深刻。

以文化做背景,用心去思考,用智慧去演绎,林怀民先生以其独到的艺术审美与创作手法,完成了他在舞蹈艺术上的跨越。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注释:

①俞思念:《宽容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第1页

②骆小所 太琼娥:《艺术语言》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252页

③骆小所 太琼娥:《艺术语言》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240页

④骆小所 太琼娥:《艺术语言》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252页

猜你喜欢
现代舞舞蹈传统
历史尘埃:回溯中国现代舞的早期发展
舞蹈课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探究现代舞艺术的发展
——东西方现代舞艺术的融合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现代舞创作现状漫议
现代舞创编性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卷首语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