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30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2014-11-20 10:39刘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4年11期
关键词:依达拉奉临床观察急性脑梗死

刘瑜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等剂量安慰剂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98±2.3)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共28例患者治疗有效,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1-0055-01

早期溶栓治疗和神经保护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两个重要手段,目前临床对于早期溶栓疗效的研究已十分明确,而对于神经保护剂疗效的研究并不十分确切。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抗自由基物质,我院近年来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且取得较满意临床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临床心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相关标准[1],经头颅CT或MRI证实,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发病至入院时间≤48h,同时排除伴有脑出血以及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等。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5.1±73)岁,病程2~45h,平均病程(21.2±4.3)h;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66.8±72)岁,病程3~48h,平均病程(206±4.5)h,两组患者在上述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积极给予降血压、血脂、血糖以及抗凝、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生产单位: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0042,2012-06-15)治疗,将剂量为30mg的依达拉奉注射液稀释于09%生理盐水250ml中行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应用14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等剂量安慰剂15ml稀释于09%生理盐水250ml中行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治疗14d。

1.3观察指标应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标准[2],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分值0~45分,得分越高说明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并计算减分率作为临床疗效判定依据,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4疗效判定标准基本治愈:减分率100%~91%,病残程度为0;显著进步:减分率90%~46%,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减分率45%~18%;无效:减分率≤17%。以基本治愈、显著进步和进步计算总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处理资料,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x±s)和(%)表示,分别应用t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分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疗效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3.3%和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安全性对照组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皮疹,1例患者发生谷氨转氨酶轻度升高,但症状均较轻微,停药后自行恢复。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即脑保护剂,临床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发病初期一种特异性的存活神经细胞N-乙酰门冬氨酸的含量会显著降低,而在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可显著抑制该物质含量的减少,发挥其脑保护剂作用[3]。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依达拉奉可有效减轻脑组织水肿,并缓解其伴随的神经症状,从而抑制迟发型神经元死亡,并可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

在本研究中,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临床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随机、双盲、对照Meta分析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证实依达拉奉可改善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神經功能缺损评分和转归[4];同时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停药后症状消失,提示依达拉奉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安全性较高。综上,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新型的脑保护剂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项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29(16):382-383.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29(16):382-383.

[3]张敬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88-89.

[4]印卫兵,王蔚,丁新生,等.在中国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6(10):532-537.

(收稿日期:2014.0917)

猜你喜欢
依达拉奉临床观察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蒙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9例临床观察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