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志峰
《安恩和奶牛》这篇文章选自于《希默兰的故事》,它的作者是丹麦作家约翰尼斯·延森,本文被苏教版初中教材编入七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有很多老师在一些杂志上撰文,谈到安恩是一位清贫而富有仁爱之心的老奶奶,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敬重之情。然而,笔者认为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是“真正孤独的是安恩”,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来。
一、 文中的奶牛并不孤独
这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一些老师认为,奶牛是孤独的,而安恩能充分理解奶牛的孤独,并且试图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来帮助奶牛寻找心灵的安慰。所以得出作者想要表现的安恩是一个善良的人,安恩是一个懂得“天地与我共生,万物和我为一”思想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解读是罩上了“文以载道”思想的影子,老师都是在试图利用文章来对学生进行说教,无非是要学生“做一个善良的人”,“尊重和保护自然”之类。另一种解读认为“安恩也是孤独的”,虽然已经开始关注到了人性本身,然而这个结论实际上也是建立在奶牛是孤独的基础之上的,这样对理解作者的表达还不够淋漓尽致。
为什么认为奶牛是孤独的呢?这个理由大概是来自于文中的一句话,也就是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安恩所说的那句:“这头奶牛太孤单了!”接下来,安恩还阐述了她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是安恩讲的话,并不是奶牛自己所说。有人会说“奶牛又不会讲话”。问题就在这里啊,这句话最多能说明根据安恩对奶牛情感的推测,认为奶牛是孤独的。
那么,奶牛到底孤独不孤独呢?这个问题的最直接的方法是去问问奶牛。文中写到奶牛神情和动作的只有一句话:“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翕动着嘴唇不断地反刍。”这句话里暗藏着玄机,奶牛“依偎”着安恩,并且用头亲昵地“蹭”着安恩。看来奶牛来集市并没有去找同伴的意思,它始终是把安恩当作它的伴儿的,从文章的内容可以看到,这头奶牛从小到老都有安恩的陪伴,看来它并不孤独。文中说奶牛来到集市以后“神情厌烦”“腿脚僵硬”“翕动着嘴唇不断地反刍”,这些词语分明写出了奶牛的厌烦,看来奶牛是厌烦来到集市的。假如我们把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建立在“奶牛是孤独的”的基础之上的话,文章中的这句话又该作何解释呢?
二、 从安恩来集市的目的看安恩的孤独
这是其次要解决的问题。“奶牛是不孤独的”,这一点也许是安恩并不能理解的。在安恩看来“我的小村庄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因此奶牛一定是孤独的,这里最关键的语言密码是“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这是安恩判断奶牛孤独的重要依据,也是安恩带奶牛来集市的直接目的。
从表面上看,这是为奶牛着想的,是带奶牛来“跟同类聚聚,散散心”的,而安恩的这种想法、她的这个直接目的又会对奶牛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我们来看一看,安恩带奶牛来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是一个牲口交易市场。如果奶牛也会讲话的话,它怎么愿意来这个地方呢?这里也许是牲畜母子分离的地方,也许又是牲畜和主人的洒泪道别的地方,甚至于还有牲畜被当场杀害等等,我们为奶牛想一想,它即使是想要找朋友,会开心愉快地待在这个地方吗?结论当然是不愿意。而上文中笔者对奶牛在集市上的表现的分析正好佐证了这一点。
人们常说“言为心声”,是否也可以把“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这句话,当作是安恩的心声呢?也就是说,虽然她有奶牛为伴,但她毕竟不能和奶牛做深入的情感交流,她需要有一个人关心她、安慰她。所以,她来集市其发自于性灵深处的目的应该是,她自己想要找到同类并且和他们“聚聚,散散心”。
笔者试图找到可以证明自己推论的依据。在文章的第1自然段中,作者花了大量的文字来描写安恩的穿着,写到了她的上衣、裙子、披肩、头巾和木屐,很多点评的文章中认为,这里作者着力写了安恩的贫穷,把这一个部分当成是作者用来反衬安恩善良的。其实不然,这里虽然写到了安恩的贫穷,但更多的是为了突出安恩的社会地位。从她的穿着打扮来看,她应该是一个又老又瘦又穷而且非常土气的乡下老太太,这个概括才兼顾到了作者描写的方方面面,如果只说一个贫穷那就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个方面。人总是非常现实的,作家试图从人性的角度来展示安恩的心灵。这样一个老太太会有很多人关注她吗?不会有很多,甚至于没有。这个结论在后面也得到了证实,因为那些人之所以来和安恩讲话,并不是因为安恩本身的原因,而是因为她身旁的奶牛。设想一下,假如她的身旁没有这头奶牛,安恩站在这里会有人理睬吗?另一方面,这里的穿着描写,还可以清楚地看出安恩为了来这趟集市,在家里做了精心的准备:换上了干干净净的衣服,找出了多年不戴的头巾(看出她多年不来集市了),还把那双旧得不能再旧的木屐擦得锃亮。作者只是做了如实的描写,然而,我们却可以读出安恩在做这一番精心准备时的激动和兴奋。这里的激动和兴奋的根源才是她要来集市的真正目的所在。
三、 从安恩在集市上的表现看安恩的孤独
安恩到达集市后的表现主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刚刚来集市,没有人搭理她的时候;一个部分是有人来跟她买奶牛的时候。
首先是安恩刚刚到达集市后的表现。作者这样写道:“她牵着那头孤独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也许是太腼腆羞怯,也许是故意要吸引更多人的注意。”这里有一组矛盾让读者一下子无法理解,一个是“悄悄地站在一边”,一个是“故意吸引更多人的注意”。这两者其实不是同一个层面上的对象,前者是动作和神态,后者是心理。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呢?我们只有做这样的理解:安恩生性腼腆害羞,又没有见过世面,所以是“悄悄地站在一边”,但她的内心深处又是非常渴望能够有人来关注她,来和她交流的。这可以说明她内心的孤独,有和别人交流的心理需求。再来看看在文章的第1自然段里写安恩的时候还写道:“竖起耳朵”“凝神倾听”“不时抬头看看”“晒着太阳”“打着毛袜”“旁若无人”“安闲得很”。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她来到集市以后和奶牛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她喜欢这里的热闹,享受这里嘈杂的环境。
其次是有很多人想要买安恩奶牛时安恩的表现。这一个部分作者重点强调的是安恩“不卖”奶牛。很多老师认为安恩之所以不卖奶牛是安恩内心的善良和仁慈,或者是对动物的关心。我想问一下的是,安恩不卖这一头奶牛,怎么就能看出她对所有动物的关心理解和仁慈了呢?笔者的理解是安恩不卖这头奶牛,只能说明她对这头奶牛有着深厚的感情,舍不得。为什么舍不得呢?文中也写到了“在这头奶牛还是条小牛犊的时候,就是她的了”。这么深厚的感情怎么舍得呢?这么深的感情显然已经是相伴相随、相依为命了。另外,还有几个不太好理解的地方,笔者在其他的类似探讨本文主题的文章中均未发现涉及。第一处是在安恩拒绝第一个买牛人后,“像是为了表示谦恭,她一只手把毛衣针撂下,使劲地把鼻孔擦个不停”;第二处是她拒绝第三个买牛人后,“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第三处是“要是同他多说上几句话能够消消他的气的话,那就不妨多同他闲聊会儿”。这三处看似无法理解的内容,如果从安恩害怕孤独,希望和别人交流这个角度来看,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
其实,文学作品最大的魅力在于作者把一个思想的密码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让我们在咀嚼的过程中慢慢发现和生成。虽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是笔者认为,对文本的解读还是不能偏离最基本的语言文字而凭空捏造,如果这样,文本解读的魅力就荡然无存了。因此,我们在读安恩这个形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文本中的具体语言文字来还原生成。另外,从创作主体作者角度来看,约翰尼斯·延森出生于丹麦日德兰半岛西岸的西玛兰,西玛兰教育了延森对时空的强烈感受,使他关注人类历史和命运。这样看,他关注人物,关注人物的命运,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和目的所在。
(作者单位:如东县袁庄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