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云雷
文章一旦进入语文教材,其价值就要发生变化,除了继续保留原有的传递信息的原生价值之外,还担任着“如何传递信息”的“教学价值”重任,这也是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下面,笔者以《黄山奇松》为例,谈教材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
【案例一】三年前,我曾执教过《黄山奇松》一课,并展示了一节公开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环节是导入新课。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九寨沟》,并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感受;接着,利用课件欣赏黄山“四绝”风景,也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黄山给我们的感受;最后,过渡到课文中的一个词“情有独钟”,再引出课题并质疑“黄山奇松到底‘奇在哪里?”
第二环节是自主研读,体会奇特。
第一部分:分小组朗读课文,讨论黄山奇松“奇”在哪?然后是交流汇报。学生分别交流了“位置奇”“形态奇”,重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山奇松的形态特点,并指导感情朗读最后一段,加强体会黄山松形态“奇”的特点。
第二部分:观看录像,介绍奇松。先让学生观看奇松的录像,然后再以黄山松的身份进行“自我介绍”。在学生的自主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朗读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语句,加深理解这三种松树的特点。
第三部分:理解了黄山松评价之高的原因后,再次通过朗读感受迎客松外形的奇特。紧扣“优美、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等词语,其中通过资料充分挖掘“饱经风霜”一词的内涵,加深对“代表、象征”的理解,然后带着赞美、敬佩之情再次朗读这段文字。与此同时,也捎带了一个仿写练笔,“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认识到了纪律的可贵;从黄山奇松那里,我学到了……”
第三环节是总结回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总结全文,“是啊,黄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奇特的黄山松。黄山松便展现着千姿百态,将黄山装点得更加神气、更加秀美。‘黄山不无峰不石、无石不松、不松不奇,因而我们将黄山这一独特的松树品种冠名为‘黄山奇松”。
【案例二】随着对语文课程的不断学习与理解,这学期,我再度执教了《黄山奇松》,找到了另外一种教学设计。
一、 理解题目,感知课文
教学伊始,指名读课题。教师问学生本文要介绍的是什么?带着这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引导学生明确本文重点要介绍的是黄山的奇松。接下来,分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相互交流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并尽可能在小组内完成,实在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大组交流。紧接着,教师提问:“这篇课文作者是向谁介绍的?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词语。”学生通过默读找到“人们、游人、游客”这些词,知道了课文是向游人介绍的,向不了解黄山奇松的人介绍的。
二、 重点突破,体会写法
既然同学们了解了课文是向不熟悉黄山奇松的人(游人)介绍松树的特点,那么课文是用什么办法来介绍的呢?学生朗读课文第2、3自然然,画出相关语句。学生迅速地找到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通过讨论交流学生知道了,这些句子都是描写松树样子的:或者是枝干笔直,或者是枝干盘曲,或者像巨人,或者像盆景……通过读这些语句,学生能在脑海中形象地再现三种树的形态。教到这里,教师水到渠成地点明这里运用的是“描摹”的写法。
三、 角色扮演,运用语言
作者运用描摹的手法,让游人清晰地了解了黄山奇松的样子,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扮演一回小导游,学习作者介绍黄山松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争取让没去过黄山的人都有想去游玩的冲动。
【比较评析】
通过对比,笔者感受到,第一次执教《黄山奇松》,是基于原生价值的教学理解来进行教学的。尽管教学目标中列举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但是课的基本理念还是整体上感受“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特点,想象奇松的形态。显然,这样的教学价值追求的是“传递了什么信息”。
第二次执教《黄山奇松》时,一改过多的指名读课文、逐个交流的教学形式,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关注了文本的对象意识,不仅使学生了解描摹的写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白为什么用“描摹”的办法来介绍?组织学生讨论,使之明确作者用描摹的写法是给人以形象的感官印象,符合课前提到的“文章是写给不了解黄山奇松的人看的”这一观点。
其实,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应对立统一。一方面教师要能分清文章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另一方面又不能将两者在教学中对立起来。将原生价值代替教学价值不可取,同样纯粹围绕教学价值也不合理。讲原生价值并不排斥教学价值,讲教学价值也不应否定原生价值。学生阅读课文获取信息,只是语文教学一个显性的行为,学生阅读课文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则是一个更为本质的行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并不是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应通过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进而掌握教材的教学价值,即掌握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也就是言语智慧。从语文教学的目标取向来看,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则是为实现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铺路、搭桥的。
(作者单位:溧阳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