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课堂提问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2014-11-20 23:03仇旭萍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小羊荷花课文

仇旭萍

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生的有效提问。怎样组织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 精心设计备课,明确提问目的

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提?这也是我们在备课时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想,设计提问的依据是:对达成教学目标,凸显重点,突破难点,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提,必须提;反之,应该舍,必须舍。这样,才能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益。

二、 精心设计课堂,抓住提问契机

在教学中,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效果才最好。所谓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的时候,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对教师的提问能入耳入脑。所以,应根据"学情"的变化,随时捕捉提问的机会,因势利导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1. 问在课题处。课题是课文的眼睛,它往往有揭示中心,概括课文内容的作用。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提示他们可以针对课题提出一些问题。一般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方面来提问,久而久之,使学生逐渐养成见题生疑的习惯,从而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比如:看到课题《水上飞机》,教师引导学生提问:水上飞机是什么样的呀?飞机在天上飞行,轮船在水上航行,课文中的飞机却能在水里飞行,这是为什么呢?水上飞机有什么用途呢?学生就能围绕这些问题兴趣盎然地进入课文学习。看到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学生就会从:“把谁的心脏带回祖国?”“为什么要把心脏带回祖国?”“最后真的把心脏带回祖国了吗?”三方面思考。不管这些问题是否稚嫩,但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起步,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教师都应鼓励。

2. 问在关键处。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一般是围绕课文的重点而制定的。课堂上所提的问题,都要围绕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击鼓要击在鼓点上。好问题往往要问在文章的点睛处。如三年级课文《荷花》一课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教者可在此提问:我们常说荷花从荷叶间“长出”来,这里为什么用“冒出”?教师指导学生联系上文,使学生体会到用“冒”字更能说明荷花长得很快,荷花的生命力旺盛等好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问在矛盾处。有些课文看似矛盾之处,就是作者匠心所在,含有深意。我们要抓准要害,用心辨析,从而在质疑过程中更确切地把握文章主旨。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中,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思考:彭德怀亲自下命令杀了大黑骡子,就是为了充饥,为什么警卫员端来时,却发火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发现并不矛盾,这个地方恰恰最能反映彭德怀与大黑骡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4. 问在空白处。有些课文,作者为了达到某些表达效果,对有些情节不作细微的叙述,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天地,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填补文章的空白,学生就易走进文章的“心灵”,领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进行创造性思维。如课文《狼和小羊》这样结尾:狼不想再争辩了,大声喊道:“你这个小坏蛋!骂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结果会怎么样呢?”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并根据文章的情节进行合理想象。学生们经过思考,为小羊设想了两种命运:第一种设想是沿着课文的原意续写课文。如:软弱的小羊无力抵抗穷凶极恶的狼,被狼咬死了;第二种设想是改变了课文的原意,描绘出了与课文内容相反的结果。如:就在这时,小羊急中生智,对狼说:“亲爱的狼大哥,我得了一种传染病,您千万别吃我的肉,不然这种病会传染给您的。”狼半信半疑,最后还是放小羊走了……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自己的智慧进行合理的想象,极大地丰富了课文内容。

5. 问在兴趣处。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点提问,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设计问题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问,尽量发掘他们的兴趣点,激发他们探究的乐趣。如:学生在学《石榴》一文时,可引导学生思考,石榴花又不是人,课文为什么要写石榴花开得“热闹”呢?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采用的拟人的写作手法就有了深刻的感悟。

三、 精心引导学生,学会提出疑问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问”“会问”善于“发问”。学生自己经过深思后,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才是最有价值的。

1. 营造氛围,使学生有“疑”敢“问”。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师讲生听,师问生答,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以致学生心存顾虑,有话不敢说,有问题不敢提。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从民主、尊重出发,还课堂给学生,还问题给学生,营造质疑氛围,使学生敢想敢问。

和谐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激发学生质疑的勇气。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出错误是学生的权利”观念,用真诚的微笑、信任的目光、热情的语言,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告诉学生有问题比没问题好,提错了比不提好,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消除学生担心出错的恐惧、焦虑心理。同时,教师要设法从空间和心理上“零距离”接近学生,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自由提问。

2. 授之以渔,使学生有“疑”善“问”。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题,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我们要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但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

3. 持之以恒,使学生有“疑”好“问”。要想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就要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把这项工作贯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好习惯。通过不断的实践、训练,让学生能自己学会提出问题、学会质疑,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

(作者单位: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小羊荷花课文
软萌小羊诞生记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毛茸茸的小羊
背课文的小偷
狼和小羊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背课文
荷花
夏天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