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铸
一、 识字教学典型问题分析及改进策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共有一类生字170个,一学期会听写这170个生字不难,但是学生是否真正从音、形、义三个方面掌握了这些生字?为了了解五年级学生的识字情况,我们设计了一组试题,并通过全区的水平调研测试,搜集到了详实的数据,具体如下:
1. 试题呈现。看拼音写汉字
rèn nánɡ jǐn xié
坚( )不拔 ( )中之物 前程似( ) 同心( )力
tān ɡuàn pánɡ xié
( )生怕死 全神( )注 ( )然大物 扶老( )幼
rén jiānɡ
一视同( ) 万寿无( )
2. 编制说明。此题中要求填写的全是一类生字,但并不是课文中的固有词汇,而是与生字相关联的常用成语。由此可见,考查目标不仅是学生会写上述生字,还包括生字在语文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3. 学情分析。全区十二所学校本题合格率高值是82%,低值是48%,全区均值是72%,有五所学校的达标率低于70%。数据显示全区整体达标率较低,说明学生没有熟练掌握这些生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
4. 问题诊断。为了找到问题所在,我们调阅了上一年度的五年级学生学业水平发展检测数据,其中的“看拼音写汉字”项目所写的词语,都是课文中固有词汇,合格率是92%。为什么会下降这么多?根据对题型的对照分析,显示学生在课文具体词汇语境中,能够记住这些生字,但是缺乏必要的运用和扩展,所以一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学会的生字又变得陌生化,这便是缺乏在大量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的原因了。
5. 改进策略。除了主动识字,记得牢靠之外,最好的办法是在大量的语言环境中,推进学生的实践应用,这种应用,要贯穿识字教学的全过程。具体实施策略:
(1)在新旧联系中识字。“温故而知新。”在识生字时,经常多与熟字进行联系对照,一方面可以降低新字的识别难度;另一方面,可以对已经熟识的生字进行有效的复习,这是最为常用的方法。教师可以将这种方法直接传授给学生,让其形成识字习惯。比如,我们在布置学生预习时,就可以要求学生给每个生字寻找一个字形最接近的“老朋友”。
(2)在主动建构中识字。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主动识字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倡导学生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去识字,这样的做法,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有助于调动其兴趣,有助于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主动建构”生字的音形义。比如采用“对比识字法”“拓展识字法”“结构识字法”“生活应用识字法”等。
(3)在积累拓展中用字。汉字的最大难点就是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大量的同音字、形近字,极容易混淆学生的识记。所以,我们不能仅限于在文本中识字用字,还要考虑这些生字的扩展运用。比如,学生在《诺贝尔》一文中,掌握了“斯德哥尔摩”的“摩”字,那么,在“观摩、揣摩、摩托车、摩拳擦掌、摩肩接踵”等词语中,学生能否适当运用?所以,教师需要根据阶段识字需求,设计一些生字词的拓展与积累练习,如辨析组词,情境填词,根据上下文写词语等,用以丰富学生的拓展应用。另外,研究性学习也是一条应用和巩固识字的渠道。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语言学习与拓展”的主题活动,比如,在学完《水》一文之后,教师就可以安排一次有关“水文化研究”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搜集与“水”有关的词语、成语、诗句,摘录描写“水”的精彩片段,进行周边“水资源”的调查,撰写有关“水资源”的调查报告等,学生在这样的主题活动中识字写字,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4)在课外阅读中“化”字。“化”是内化融合之意,就是要把汉字的意义,融会贯通,成为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部分。做好这一步,离不开大量的阅读。课内外阅读永远是巩固识字的最佳途径。在阅读中内化识字,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将阅读评价落实到位,通过针对性的阅读评价,引导学生关注生字生词,关注字词在句子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关注语言,关注积累,主动识字。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开展诸如“美文诵读”“阅读摘抄”“交流质疑”“妙词速递”等方法,促进学生在阅读时,对语言文字,对连字成词、连词成句等基本语言要素的关注。
二、 写字教学典型问题分析及改进策略
在全区五年级学生语文学业水平调研测试中,一共安排了两项与写字相关联的内容。
1. 试题呈现。
(1) 书写“心”字底时,下面哪一项表述是不准确的。
A. 左中右三点连线呈一斜线;B. 卧钩要自然圆转;C. 卧钩尽量写宽写扁,利于上下和谐搭配;D. 卧钩出钩要向字心。
(2)写字综合考评(包含在习作板块中,依据习作卷面书写进行评价)
2. 编制说明。上述两题,都指向写字素养的检测。第一题是填空题,该题主要是评价学生写字能力,试题的考核点是五年级“练习2”“学写毛笔字”中,关于心字底的教学内容。在心字底的书写要领中,卧钩的书写技巧是重点,也是难点。第二题是写字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习作的整体书写状况进行评价,这种评价要求从卷面、行款、书写水平等方面综合评定优、良、及格。
3. 学情分析。在关于心字底的书写要领选项中,学生选择A项的最多,这是因为学生基本是根据“心”字作为独体字时的形态来判断选项的,而在实际应用中,“心”做字底时,形态要发生变化,三个点就不再呈三角形,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汉字部首变化的规律,所以不能正确进行辨析。本道题的合格率只有22.3%,显示学生在写字应用能力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在对学生写字情况的全区综合评定中,得分率是67.8%,除了四所学校超过均值以外,另外8所学校得分率都在70%以下,这样的得分率所反映的写字质量状况偏低,学生写字能力及写字习惯亟待提升。
4. 问题诊断。从上述写字的检测诊断分析中,可以看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写字教学指导落实不到位。作为小学五年级“练习2”所安排的一个重要部首,教师有必要在课内予以重点指导,让学生懂得汉字部首的变化规律;二是学生缺少写字的“双基”,即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对汉字基本笔画、部首、结构等书写要领的认识及细致观察、对照和分析的能力;三是写字习惯的缺失。学生在作业、考试等写字实际应用当中,写字习惯差,卷面潦草,字迹凌乱,整体效果有待提高。
5. 改进策略。
(1)“归纳”中内化。小学阶段,从基本笔画到偏旁部首,从间架结构到布局谋篇,从正楷到行楷,都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些基本要领就是汉字书写的基本知识。写字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提升写字认识能力。小学要掌握的常用汉字虽然有2500个,但是组成汉字的基本笔画只有五个,即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乛(横钩)。常用主部首也有201个。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这些笔画、部首、间架结构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归纳”的过程,也是内化的过程。另外,教师要有目标意识,要能够对写字基本知识与能力进行系统规划,对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分析小学阶段的教材内容,将写字教学的“双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科学划分到每个学期。这样一来,写字教学就有了清晰的目标意识,日常教学和指导的重难点就明确了,这是做好“归纳”的前提。
(2)实践中“演绎”。首先,无论是课文的生字书写,还是单元练习的毛笔字指导,教师都要落实到位,学生才有了写字的时间与空间。教师要借助课堂指导的时间,将小学不同学段的写字素养渗透下去。其次,在课堂“10分钟”写字内容的安排上,教师不仅要重视生字的指导,还要树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观念,课堂里的一切“写”的行为,都是在写字,也都是在练字,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行为习惯。第三,教师还要锻炼学生自主辨析字形,掌握汉字结构特点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写字实践中灵活运用,这是“演绎”的过程,也是举一反三的能力。
(3)评价中激励。写字评价是落实写字教学,推进学生写字素养提升的重要保障。关注写字评价,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写字知识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对汉字的基本认识、写字基本要领掌握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融合在语文考试中,也可以单独进行测试;二是写字兴趣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参与写字的愿望、兴趣和积极性,这种评价主要由教师结合平时的观察了解,来进行过程性评定;三是写字习惯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写字的“双姿”、卫生习惯和书写习惯等内容,此项评价也应该结合日常教学过程进行;四是写字能力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写字实际水平,许多学校进行的“写字等级考评”也属于此方面的内容,通过颁发星级考核证书的形式,来评定和激励学生的写字行为,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单位: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