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儿童视角

2014-11-20 22:51朱念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课文教材儿童

从五四运动倡导白话文开始,中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儿童的母语学习再也不要从四书五经开始,而是代之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白话文,这些长短句常常是为学生量身定做,再也不是板着面孔的说教,更不是替圣人立言的古文。这是否就是如今所说的语文教育以及教材编写的儿童视角?

以儿童为本位,体现对儿童的尊重和关怀,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今天,我们重新检视语文教育的儿童视角及教材应从哪些方面体现儿童视角,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些探讨,以期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话题。

一、 何为“儿童视角”

1. 叙事视角。视角,也可以称之为视点,原是西方绘画透视学的专业术语,是画家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和生动地表现人物外在面貌的各种神态和内在的精神气质,在描绘人物时,往往根据绘画的主题选择更为适合的角度。而文学理论将视角与叙述相结合,叙事视角是“叙事者从什么角度去观察并传递有关事件的信息,它是特定叙事文本看取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是作者和文本的心灵结合点,也是文学语言的透视镜或文字的过滤网”①。叙事视角能使叙事者有效地叙述故事,描绘场景,刻画人物,表达思想。叙事视角既是统一作品形象的枢纽,又是表现作家艺术个性与写作立场的手段。

2. 儿童视角。有研究者认为:“一般意义上的儿童视角是指小说借助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说的叙述调子、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叙事角度。”②而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则把它归纳为“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

中国真正开始关注“儿童”是在清末民初时期。1912年,教育部颁布了《小学校令》和《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文》,提出“小学校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须之知识技能为宗旨”,“国文要旨,在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兼以启发其智德”。而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则明确提出,民国教育要“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随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倡导白话文学、追求语言统一的国语运动,深刻影响了教育制度、教育宗旨、课程设置及教材变化等。而杜威的主张客观认识儿童和尊重儿童、使其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人的儿童本位思想,进一步推动了五四时期普遍关注儿童教育的社会风气,提升了儿童教育的理论层次,对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教育造成了广泛影响。

3. 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视角。由于儿童的发现以及全社会对儿童的关注,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周作人在其著名的《儿童的文学》一文中指出:“以前的人对于儿童多不能正当理解,不是将他当作缩小的成人,拿‘圣经贤传尽量的灌下去,便将他看作不完全的小人,说小孩子懂得什么,一笔抹杀,不去理他。近来才知道……儿童也自有独立的意义与价值。”而文学研究会出版的《小说月报》《晨报副刊》成为儿童文学研究的重要阵地。这些研究促进了国语教科书的改观,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学制初小国语教科书》,选文标准是“顺应儿童心理发达之次序,分别选用材料,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求知心,扩充儿童的想象力,诱导儿童的直观判断,使儿童自有动机、自愿努力为主要目的”。吴研因在回忆当时的现象时写道:“有人提倡儿童文学,他们以为儿童一样爱好文学、需要文学,我们应当把儿童的文学给予儿童。因此,儿童文学的高潮就大涨起来,所谓新学制的小学国语课程,就把‘儿童的文学做了中心,各书坊的国语教科书,例如商务的《新学制》,中华的《新教材》《新教育》,世界的《新学制》……就也拿儿童文学做标榜,采入了寓言、笑话、自然故事、生活故事、传说、历史故事、儿歌、民歌等等。”小学语文教科书由“综合知识”编写模式转向“儿童文学”编写模式。

而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部分则强调:“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这表明了“课标”对教材体现儿童视角的要求。在具体操作层面,现行教材在内容选择和编排方式上注意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材选文考虑题材、体裁的丰富多样,考虑儿童的学习兴趣,还更多考虑学生熟悉的经验世界和学生生活着的现实世界,联系现实社会,拓展学生的视野。教材的组织和安排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渐渐向外扩展。”

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较高,这些作品角度独特、富有童真童趣,如苏教版的《装满昆虫的口袋》《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沉香救母》《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人教版的《兰兰过桥》《小狮子爱尔莎》《去年的树》《做风车的故事》等课文,或彰显孩子的智慧与灵性、纯真与烂漫,或呈现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描绘纯洁无瑕的精神世界,或表现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将儿童作为起点、作为中心,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自然发展与成长,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视角。

二、 在教材建设儿童视角问题上的再认识

1. 对名家名篇应持公允的态度。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既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要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感染熏陶,因此课文需“文质兼美”。而很多名家名篇因其典范的语言、敏锐的感悟力、深刻的立意及高尚的人文精神,完美表现了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涵养了儿童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如《开明新编国文读本》首选、后人教版教材又选用的萧红的《火烧云》,文章不仅展示了栩栩如生的美景,同时渲染了人们欢乐的心境。作者以多个不同构词形式的词语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描绘了红霞飞舞、目不暇接的奇妙景观。文章勾勒出火烧云各种奇妙的形态,它好似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而瞬息之间又从清楚到模糊、最后消失不见,恍恍惚惚什么都不像了,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人教版一年级选入叶圣陶先生的诗歌《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短短几十字,优美、轻快,文字浅近明白如话,充满童稚与想象,它将月亮与小船互喻,让儿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课文需要有名家名篇,但我们也应该对名家名篇持公允的态度,要从名家名篇和经典中解放出来,将符合语文的特性、适合教和适合学放在首位。香港及台湾的教材便十分注重自主编创、量身定做,如香港启思版教材的创编作品占59.2%。“小学阶段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文字语言习得的奠基期,语言的丰富积累和语感能力的发展主要靠模仿、认同、内化和积淀。因此,为孩子提供平实、规范的文本语言就显得尤其重要。”④而经典中亦不乏个性突兀、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语言经验、不易被学生理解与内化的篇章。如某教材中曾选过鲁迅的《给颜黎民的一封信》,虽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年轻人的关怀备至,但这篇课文缺少了童心、童趣、童真,孩子并不喜闻乐见,后被撤换。又如苏教版四年级《燕子》一文节选于郑振铎的散文《海燕》。1927年,郑振铎写作此文时正因受到迫害而远走欧洲,去国怀乡之际,偶遇海燕,睹物思情,引发相思,落笔成文,写出《海燕》。这篇散文虽是白话,但因时过境迁,其中相当一部分词语我们读来已感佶屈聱牙,如“劲俊”“蹇劣”“旷亮无比”等。显而易见,这些跟今天的语言规范与行文习惯都是有距离的。再者,郑振铎先生当年是在被逼逃亡的路上写作此文,其初衷并不是给儿童看的,更不会考虑到作为小学语文教科书范文的特殊要求。因此,我们要将这样的文章选入课本,势必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语文学习的特殊需要,对原文进行必要的删节和改动。

叶圣陶晚年曾在《我和儿童文学》一书中回忆说:“在儿童文学方面,我还做过一件比较大的工作。在一九三二年,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编写了一部《开明小学国语课本》,初小八册,高小四册,一共十二册,四百来篇课文,内容和形式都很庞杂,大约有一半可以说是创作,另一半是有所依据的再创作。总之,没有一篇是现成的,是抄来的。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序。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得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当时我编写这一部国语课本,就是这样想的。”⑤本着这样的思想,叶圣陶几乎自创了一半的课文,这些课文虽在当时并不能算作经典,但它们帮助儿童认识和了解日常生活、训练听说读写能力、扩充想象、启发思想、涵养感情……直至今天,这套教材依然受到读者的认可。

2. 对儿童思辨能力的培养。所谓思辨,意为思考与辨析,是一种抽象思维的能力,对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全面性与条理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认为,培养思辨能力是中学甚至大学的事,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是不是太早了。殊不知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处于认知与思维发展的关键期,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思维模式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如何在小学阶段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思辨能力、逻辑思维的培养成为教材编写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小学语文教材对此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注重应用文体尤其是议论文的选入。论说文的作用是阐明自己的立场,论证自己的观点。现代社会重视沟通交流、批判质疑、答辩问询等能力,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条理清楚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见解。语文课程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终身发展打下语言的底子,因此,从小学开始渗透一些浅近的议论文是有必要的。台湾国立编译馆的《国语》教材选文的一个鲜

明特色是从二年级开始,即逐步有浅近的论说体课文。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长,这类课文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到了四、五年级占到30%以上。如第六册“合作与分享”单元中选入《合作的重要》一文,阐述了什么是合作、为什么要合作以及怎样合作的问题。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拓展阅读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针对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破坏自然环境、违反社会公德等不文明行为漠视的现象,作者用一连串的“你为什么不生气”发出怒吼,引起读者强烈的反省与共鸣。文章事实确凿论据有力,而作者冷静缜密的思考,犀利批判的笔调和鞭辟入里的行文,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议论文的语言风格。

其二,注重理趣类文章的选择。语文常多关注情趣而忽视理趣,其实二者不可偏废,理趣以生动有趣的形象展示某种生活的哲理或事物的本质特征。有情趣,就有热情与向往,有真情的感动;有理趣,就有思考与体会,有深切的感悟。二者结合,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全面提升。人教版课文《小马过河》就是一篇蕴含哲理的文章。小马不敢过河,于是先后问了牛伯伯、小松鼠和老马妈妈,可是牛伯伯说河水很浅,小松鼠说河水很深,老马妈妈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并告诉小马应该动脑筋、试一试。可见,凡事都要学会分析,人云亦云将会无所适从。又如苏教版《最大的麦穗》一文,以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摘一个最大的麦穗这样一件小事,揭示了人必须切实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再如为多个版本教材收入的《游园不值》一诗,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自欣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景中含情,景中寓理,让读者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所有束缚,蓬勃发展。

3. 对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国家“科教兴国”政策的背景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要求,它既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理应为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发挥巨大作用。因此《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便开宗明义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总体目标与内容”的第4条明确提出,要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这说明语文学科对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说过,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应涵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教材在关照学生科学素养的渗透与培养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其“科学”部分就是一个内容较为丰富的系统:

其一,包含生动多样的科学知识。在孩子的心目中,科学决不是深奥的科学原理或繁杂的科学公式,而是他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奇妙、有趣的现象。比如花儿为什么开了?小鱼为什么会游泳?小鸟为什么会飞?为什么会有白天和夜晚?……这些问题涉及到物理、生物、天文、地理等诸多科学知识领域。语文教材通过一篇篇生动活泼的课文,让孩子充分领略世界的缤纷多彩,激起其对科学的热情。比如人教版课文《琥珀》,将琥珀形成的过程讲得很清楚,而且用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把本来比较枯燥的化石成因的知识进行了精心的包装,让学生读来饶有兴趣。香港现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的《现代中国语文》五年级选入《奇妙的海底世界》一文,形象地介绍了自然世界的奥秘,将学生的视野从身边的“陆上世界”延伸到广阔无涯的“海底世界”,让学生充满好奇与乐趣。课文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方式,使说明文字明白晓畅。

其二,渗透精确周密的科学方法。观察、实验、模仿、创造等是科学研究能力最重要的方面。大自然有许多奥秘,系统、精确的观察非常重要。比如苏教版《有趣的发现》一文中写道:“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正是这一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夜晚的实验》一文,则表现出实验对实现科技创造的重要性。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发现了蝙蝠在夜间飞行、灵活地捕捉食物,于是通过蒙住眼睛、堵住鼻子、全身涂满油漆、堵住耳朵等四次实验,得出了“蝙蝠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结论。而创造则是用一种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如《鲁班与橹板》一文就介绍了鲁班进行创造发明的小故事。他发现艄公用竹篙撑船非常吃力,于是仔细观察鸭子的动作,从鸭子“用脚蹼往身后拨水,身子轻快地向前滑行”得到启示,发明了摇船的工具——“橹板”。

其三,塑造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个人和社会重要的精神财富,它不仅能让人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更是一种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形成科学态度、不断创新发展的核心。如苏教版课文《晚上的太阳》,写了爱迪生通过大镜子为妈妈搭起明亮的手术台,用智慧救了妈妈,后来爱迪生真的发明了电

大家论语

灯,他的科学探索源于小时候的理想。又如《天火之谜》记叙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不迷信权威,不畏惧人们的冷嘲热讽,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风筝实验”,揭开了雷电之谜。再如《诺贝尔》一文写诺贝尔为了安全运输炸药和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造福于人类,在家人被炸死炸伤的逆境中,继续埋头实验,最终“满身鲜血”冲出浓烟,表现了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甘心情愿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正是很多科学家本着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和造福人类的崇高理想,才能在经历无数坎坷艰辛之后,仍坚持执著探索、发现真理。这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科学精神和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4. 对儿童意志品质的培养。所谓“意志品质”,是指构成人意志的诸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等几方面。我们不能因为设有思想品德课,就淡化了语文学科对儿童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的培养责任。

儿童的可塑性很强,小学时期也是儿童形成优良的意志品质的关键期。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不失时机地塑造儿童的美好心灵并让他们形成勇敢、顽强、坚持、果断、勤奋、专心等意志品质。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是什么?作为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载体的语文教材,对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注重编选古今英雄人物的史诗般作为的文章。如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主张的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入狱,但他意态从容,镇定自若,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著名诗句,充分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而指挥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以他的禁烟壮举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豪迈气概。尽管后来因被陷害而流放,但林则徐依然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表明了他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的态度,抒发了爱国之情。近代民主革命女志士秋瑾冲破封建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撰文提倡妇女解放,宣传革命,提倡反清。因起义计划遭到泄露而英勇就义。邓颖超曾为秋瑾题词:“秋瑾女杰,坚强不屈,英勇就义,永垂不朽!”这些仁人志士的事迹可歌可泣,教材应注重编选这类题材的文章,激励儿童以英雄豪杰为榜样,做有血性的中国人。

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视角的体现

1. 重视审美教育。有人说,对儿童的教育是从美育开始的,而不是从劳动教育或思想教育方面,教会儿童明辨是非、洞察美丑、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这句话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中得到体现:198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首次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列为教学目的之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这为语文教材渗透美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苏教版教材中美育资源极其丰富,不仅课文中蕴含着社会美、自然美、科学美、哲理美、结构美、语言美等丰富的美育因素,而且在编排形式上也洋溢着美的情趣和氛围,可以说,她就是一个缤纷的美的世界。如一年级下册《识字1》:“春天 春风 春雨/柳树 小草 嫩芽/布谷 燕子 蜜蜂/梨花 杏花 桃花。”这一组词串贴近儿童生活,用儿童熟知的具体事物连缀成串,引起他们的共鸣;又借鉴了古典诗词营造意象的手法,词与词之间留下的空隙,给学生以遐想的空间;而韵文的形式易构成音韵上的和谐共鸣,使人产生美的感受。因此,韵律美、插图美、意境美以及图文设计整体的和谐美,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又如二年级课文《孔繁森》,写了援藏干部孔繁森收养三个藏族孤儿,并以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他们上学读书的故事。藏胞们知道了这件事,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这真是民族交融,血浓于水,勾画出了汉藏交融的美好意境。再如六年级的《孔子游春》,写孔子带着他的学生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到泗水河边游玩,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他们畅谈、高歌。文章营造了一幅美好的自然画面:桃红柳绿,草色青青、阳光和煦、春风荡漾,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让人心旷神怡的环境中,孔子告诉他的学生:水洗涤万物,它有德行、有情义;水随遇而安,但一心向东,它有志向、善施教化。孔子借此教诲学生要像水一样做人,成为真君子。孔子善于学习、缘物悟理的思维美,以及师生互动的和谐美,似乎让春意更浓了。

2. 力求以简驭繁,以约驭博,返璞归真。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要轻装上阵,负担过重是导致老大难的重要原因。多年来,语文教育承载了太多,以至于造成语文学科本体性的淡化以及语文学科的异化,最终导致语文学科教学的低效,必须删繁就简,返璞归真,让语文真正的“学语习文”。苏教版教材即提倡简约化,强调削枝强干,简化头绪,加强整合,并从教学目标、结构体例、课文类型、知识内容、作业练习等诸方面着手,将“减法思维”落到实处。如,教材选文低年级多几十字

大家论语

或百来字的短文,直到六年级也不过千字文,这样的文章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读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教材突出学科特点,目标明确集中,强调抓住最重要、最根本的功能,对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提出了“识、写、读、背、说、作、习”等七项基础指标,使学生掌握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语文能力,着眼于他们的终身发展;作业设计突出重点、简洁明了,如低年级课后练习一般只有两部分——“朗读背诵”和“笔顺描红”,其他形式的训练极少,这体现了低年级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儿童喜欢汉字的感情,让他们感受阅读的乐趣。

应该说,苏教版教材“简约化”的指导思想促进了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革新,为学生“减负”,给学生留有空间,这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

3. 注重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对人的一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习惯又是后天养成的,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习惯的过程。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使学生的所学化为素养。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出发,着眼于儿童的终身发展,将培养良好的习惯作为重要内容,放在每册课本的最前面,主要不是采用文字表述的形式,而是用精心拍摄的照片编排而成,这是因为以“形象”来示范往往能给儿童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三年级上册的“习惯篇”,安排了5页的彩色插图,其中前3页插图的主题是“认真写钢笔字”,第4、5页插图的主题是“认真写毛笔字”。照片中学生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都十分规范: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背直,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而且神情专注,让人感受到他们写字的态度非常认真。这样直观地展示,充分考虑了儿童的认知水平及阅读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儿童时代开始养成的习惯,关联着人的一生,苏教版教材对于“习惯”部分的编排,体现了编者的匠心,将对儿童的终身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4. 鲜明的时代意识。每一个时代的课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传承文化,都被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今天,教材应渗透现代意识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苏教版教材中的许多选文便紧跟时代步伐,与儿童的经验世界相契合、相衔接,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意识,如《掌声》表现自主自立的意识,《学会合作》表现合作与竞争意识,《信用卡》表现了消费与投资意识,《金子》表现成功意识,《音乐之都维也纳》体现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教材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与渗透。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使人类开始更加深入地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应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社会。苏教版四年级选编的童话故事《云雀的心愿》,讲了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的重要。又如五年级课文《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轻快而又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表现了植树造林给荒山带来的巨变。“小鸟抖动彩翼,来这里搭窝筑巢;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小动物以人的感情色彩,让学生感受到人与动物、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这首诗歌意象明晰,没有使用深奥的修辞手法和晦涩的语言文字,内容简单浅显,非常适合儿童诵读。苏教版教材每册中都有3-5篇关于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文章,这些文章很富感染力和震撼力,对于学生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增强环保和资源意识大有裨益。

5. 平实规范的教材语言。平实规范的教材语言最能适应儿童学习语言的需要,为其学习语言提供了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其特点是:个性化色彩不浓,是接受度最高的语言,它们从生活中来,是最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如果运用得当,亦不失语言的魅力。如三年级课文《长城和运河》以现代诗的形式歌颂了祖国的两大奇迹:长城如一条矫健的巨龙穿行在崇山峻岭上,文中的“穿行”一词,赋予了形如巨龙的长城以动感,化静为动,增强了全诗的表现力;而京杭大运河宛如一条轻柔的绸带从天空“飘落”,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秀美迷人。诗歌语言凝练,音律和谐,将长城与运河写得生动传神。一年级的《小河与青草》是一则寓言,从小河与青草的对话中,可以感知自然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要学习它们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这一美德。文章的语言平白如话:“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小河对小草说:‘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好像就是我们平时的对话,但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六年级课文《麋鹿》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的语言多以客观描述为主,缺乏丰富的情感内涵,较为平淡。但透过这篇说明文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环境与生命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能体验到麋鹿在延续自己种族时所表现出的坚强毅力和忍耐精神。

有人说,平实规范的语言是一杯“白开水”,对教材采用这种语言方式颇有微词。但是我认为,白开水才是根本,有了白开水,才有美酒,才有咖啡,才有果汁。儿

大家论语

童学习语言首先应该掌握这些根本,有了基础,他以后才可以享用美酒、咖啡、果汁。所以,儿童学习语言应该从这里出发。

小学语文教材是为学生学习语文服务的,因此它必须具有儿童视角。除了选文要重视选编高质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外,还应采用编创结合的策略,为儿童量身定做最适合他们阅读的课文,同时还要精心设计编排方式,以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苏教版教材在这一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遵循儿童本位的基础上,小学语文教材如何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这是一个值得不断探讨的问题。

[注释]

①王泉根主编,《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22页

②吴晓冬、倪文尖,罗岗《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领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1),第78页

③陆志平,《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简介》《母语教材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卷346页

④教育部基础教育组织,课程标准研制组《走进新课程丛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⑤韦商编,《叶圣陶和儿童文学》[M],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第4页

[参考文献]

①洪宗礼、柳士镇、倪文锦主编,母语教材研究[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②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课题组编,汉语文教材评介[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③朱家珑编著,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母语教育研究[M],河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以‘语文素养—养成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深度开发研究”(课题批准号FHB120480)阶段性研究成果)

(朱念,文学博士;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委会编委)

猜你喜欢
课文教材儿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